不同分期牙周炎患者骨硬化蛋白表达和细菌分析

来源 :上海口腔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123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的牙周炎患者骨硬化蛋白水平和细菌分布及骨硬化蛋白与常规牙周检查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2017年3月-2019年6月治疗的牙周炎患者,根据牙周炎严重程度分为Ⅱ期组(n=27)、Ⅲ期组(n=42)和Ⅳ期组(n=22),另选择同期牙周健康者作为对照组(n=30).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分别收集患牙颊面、舌面近中侧位点的龈沟液及菌斑,进行细菌培养,对照组在体检当天进行以上操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龈沟液中骨硬化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SS 23.0软件包分析数据,BI分级与骨硬化蛋白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法,PD、CAL与骨硬化蛋白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分析法.结果:治疗前、治疗后Ⅱ期组患者平均PD、平均CAL显著小于Ⅲ期组及Ⅳ期组(P<0.05);治疗前Ⅳ期组平均CAL显著大于Ⅲ期组(P<0.05);治疗后Ⅱ期组、Ⅲ期组、Ⅳ期组平均PD、平均CAL均显著小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Ⅲ期组平均PD显著小于Ⅳ期组(P<0.05).治疗前Ⅱ期组BI分级2级(85.19%)显著高于Ⅲ期组(19.05%)和Ⅳ期组(18.18%)(P<0.05);治疗前Ⅲ期组3级(64.29%)显著高于Ⅱ期组3级(14.81%)(P<0.05).治疗前Ⅱ期组骨硬化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Ⅲ期组及Ⅳ期组(P<0.05),治疗后Ⅱ、Ⅲ、Ⅳ期组骨硬化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Ⅱ期组骨硬化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Ⅲ期组及Ⅳ期组(P<0.05).不同牙周炎分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PD、CAL、BI分级与龈沟液骨硬化蛋白均呈正相关(P<0.05).Ⅳ期组检出细菌数目大于Ⅲ期组及Ⅱ期组,各期牙周炎患者均以厌氧菌为主,优势菌为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伴放线放线杆菌、核梭杆菌、产黑色素普氏菌.结论:骨硬化蛋白表达水平与牙周炎患者PD、CAL、BI分级密切相关,不同分期牙周炎患者龈沟液、牙菌斑中细菌定植水平不同.检测骨硬化蛋白水平、牙周微生物培养鉴定.有助于对牙周炎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为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作用人肝癌细胞系后细胞周期动力学的改变,了解其对人肝癌细胞系生长的影响.为指导临床肝癌病人围术期能否使用rhGH纠正病人负氮平衡提供
目的:比较不同种植体外形设计对上颌窦提升术后种植体周围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在D3型上颌骨简化模型上利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3种不同外形设计的种植体在植骨与不植骨条件下的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CL21、E选择素(E-selectins)、热休克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在实验性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40只10周龄雄性Wistar大
目的:探讨肝脂酶(HL)基因多态性-250G(鸟嘌呤)→A(腺嘌呤)是否影响血脂水平及冠心病发生.方法:230例受试者,其中122例住院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108例为同期体检的非冠心病
目的:探讨常用龈下楔状缺损充填材料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在48颗离体前磨牙颊侧牙颈部制备同一规格V类洞,将其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6颗
目的:探讨P2X7受体(P2X7 receptor,P2X7r)在人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就诊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健康青年患者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前磨牙为实验材料
大兴安岭北部诺敏河地区碱长花岗岩锆石呈自形—半自形短柱状—板状,具有结构清晰的振荡生长环带和较高的Th/U比值(1.10~2.18),指示其为典型岩浆成因锆石.LA-ICP-MS U-Pb年代
目的:探讨P2X7受体在人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将原代培养获得的人牙周膜干细胞分为对照组、三磷酸腺苷组、成骨诱导液组和三磷酸腺苷+成骨诱导液组,比较4组的成
目的:探讨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含量与脊髓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了解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含量对于脊髓损伤程度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54只体重相近之日本大耳白家兔随机分为3组,其中A
采用水热反应法合成超分子化合物C11H6N2O.H3PO4.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组成、结构进行分析。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73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