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词义与社会的关系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xinl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中与社会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社会的发展变化基本上都体现在词汇的词义上。通过分析“国”和“中国”两词词义的变迁,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隐藏其背后的当时的社会状况,而且也能看到社会赋予一个词语新义的过程。
  关键词:词义 社会 “国” “中国”
  
  我们知道,“国”是“國”的简化字。在甲骨文中就有“国”字,它的形体与“或”“域”等字都有联系。它的书面语意义经过了多次变化,每次的意义变化都与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有着密切联系。本文试图将“国”字意义的变迁与中国社会发展联系起来,看看社会发展赋予一个词语新义的过程。
  
  一、“国”词义的变迁
  
  提起夏朝、商朝,我们现在总将其视为“国家”。其实,这是人们从社会学角度看待的结果。如果从语言学和文字学的角度来看,情况并非如此。在甲骨文时代,“国”字较早的字形是“或”,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一边是象征城邑的“口”,一边是象征战争的“戈”。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或”的含义是用戈守卫城邑。在生存竞争相当严峻的时代,同一个部落或者氏族的人为了自保,不得不聚居在一起,修建一定的防御设施,以抵挡其它部落和野兽的袭击。由于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甲骨文“国”的早期形式“或”,其实反映了较早的社会现实,它可能指的是部落中心聚居区域。基于此,“国”的含义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随着社会的发展,甲骨文的“或”有时还会加上一个方框构成“國”字,表示围起来的意思,这可能也是为了突出“国”作为一个中心聚居区域的意义。
  《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韂。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其中“万国”的“国”指的就是中心聚居区域,同时它也是军事防御的中心,不仅承担着祭祀等其他多种功能,而且也是部落共同体的象征。由此可见,“国”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
  此外,“或”字还衍生出另外一个字“域”。它的意思是“地域”,古今词义没有什么变化。不论是“国”,还是“或”和“域”,它们都有“一定范围内”的含义。根据语言学家对这三个字古音的构拟可知,它们在上古时代语音是相近的。因此,“或”“国”“域”被视为同源词。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看到,“国”在上古只表示“中心聚居区域”,并没有现代意义上“国家”的含义。
  周王朝在击败商朝后,分封同姓和同族、异姓和异族,目的是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夺取更多的土地和人口。这样分封的结果使得周朝的领土上形成大小不等的势力集团。这些势力集团逐渐形成氏族、部落及以此为基础的“城邦”。虽然受封的氏族、部落和他们所有的城邑都很少、很小,但氏族或部落的中心聚居区依然叫“国”;“国”之外则是“野”,也可以称为“鄙”。随着各个“城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兼并战争的兴起,城邑的数量逐渐增多。不过其中最大的城邑传统上还是被称为“国”,因为“国”一直是主要的中心聚居区,也是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国”内还修建有“宗庙”和“大学”。这些城邑中较小的只能被称为“都”或“邑”。它们起先主要是担负军事防御职能,是保卫“国”的军事要塞,后来才开始承担一些社会功能。随着领土扩大和实力的增强,“城邦”开始向国家过渡。
  由此可见,“国”一直就是部落、城邑的中心聚居区。而随着城邑数量的增多,它的地位则显得更加突出。同时,它的意义也逐渐开始分化,一方面它可以指“最重要的城市”,即“首都”;一方面可以指某一地理区域的政权和人民,即所谓的“国家”。《左传·隐公元年》中有一段郑国大夫祭仲的话“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这里的前一个“国”字已经很接近我们现在所说的“国家”了,而后一个“国”字则接近我们现在所说的“首都”。
  
  二、“中国”词义的变迁
  
  《诗经》时代,大概也就是在春秋或者是西周时期,“中国”一词已经出现,但与现代意义的“中国”有很大差别。《尚书》《诗经》等早期文献都有记载,考虑到历代以来《尚书》在学术界中争论较多,我们只引用《诗经》中的相关篇章为证。《诗经》中有三篇提到“中国”。如《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段文字与“惠此京师,以绥四國”形成互文,一般人都以此认为“中国”与“京师”同义。《诗·大雅·荡》:“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诗·大雅·桑柔》:“降此蟊贼,稼穑卒痒。哀恫中国,具赘卒荒。”
  在西周时代,“中国”虽指京师或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区域,但似乎还不是很固定的搭配。我们上面说过“国”这个词也可以指“京师”,表示“天子直接统治区域”,而这一概念也只是“京师”词义的扩大。战国时代,“中国”一词表示“京师”“首都”,这在文献中可以找到例证。如《孟子•梁惠王章句》:“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兼并战争的扩大,“原先城邦性质的诸侯国开始打破分封制早期的‘点’状格局,向‘面’的格局转化”。①也就在这个时候,中原一带的诸侯国与周围民族的冲突开始加剧,这也进一步加剧了“诸夏”聚合的脚步。“中国”一词在春秋末期以后的文献中意义明显与西周时代不同。它指的是中原地区各个小的国家,而且还常常与“蛮”“夷”“戎”“狄”等这样的词共同出现。如《左传·僖公二十有五年》:“德以柔中國,刑以威四夷,宜吾不敢服也。”《孟子·梁惠王章句》:“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在这两篇文献中,“中国”是一个所指非常明确的地域概念,但是这一概念的建立隐含着“中国”与周边民族对立的意思。
  汉代以后,“中国”表示“中原地区”这一含义得到进一步加强。如《三国志》:“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晋书·宣帝纪》:“孟达于是连吴固蜀,潜图中国。”南北朝时期,占领中原地区的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称“中国”,将南朝称为“岛夷”;汉族建立的南朝虽然迁离了中原,但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这里的“中国”除了表示地域概念外,还承载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这一含义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之后,“中国”一词成了专指我们国家全部领土的专用名词。
  综上所述,“中国”一词在古代首先是个地域概念。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矛盾的加剧,它的含义也不断地在发生变化,而且含义的外延越来越广,越来越抽象。“中国”一词含义变迁顺序如下:首都、京城→诸夏→中原地区→国家简称。
  
  三、小结
  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中,与社会结合最紧密,变化发展最快的当属词汇。词汇的含义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变化,它总是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因此,透过词汇含义的变迁,我们能够看到隐藏在词汇背后的社会变迁。我们通过分析“国”和“中国”这两个词含义的变化,非常清楚地看到当时社会的情景,同时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词汇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注释:
  ①颜世安:《“诸夏”聚合与春秋思想史》,《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高明.古文字类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杨伯峻.春秋左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0.
  [4]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5]郑张尚芳.上古音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7][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唐]孔颖达等撰.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
  [9][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0]颜世安.“诸夏”聚合与春秋思想史[J]南京大学学报,2003,(5).
  (曹凯,广西大学;齐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现代汉语中的“X+如+人称代词”结构语义丰富、语法复杂、语用广泛。X可以是形容词、名词或动词及动词短语,且多是双音节复合词,构成的四字格短语类似四字成语,文言意味浓厚。这一结构的语义差别和语法分类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对其语义、语用和语法上的特点进行分类分析、历时对比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正确使用该结构。  关键词:“X+如+人称代词” 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一    现代汉语中,“X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对“A+倒+B,转折词+C”结构的各个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A多是体词性的,“倒”字后面常常带有“是”“也”“还(是)”“并”等附加成分。转折词以“可(是)”“只是”“就是”为主。然后分析了该结构的“简单式”,提出这种格式主要用于口语表达。接着从语义语用角度对这一结构进行分析,指出该结构前后分句对比的语义重点在于成分B。此外,语气、语体和语言内容都会从不同角度影响句式的选
期刊
摘 要:會话中对指称表达的不恰当的使用、认知与理解,往往会导致指称阻碍的产生。但指称阻碍的出现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在今天的商业社会,很多商家可能自觉不自觉地利用到指称阻碍和随之而来的会话纠偏,以达到他们的商业目的。本文从生活中一个关于“什么”的小例子来看指称阻碍和会话纠偏的奇妙效果。  关键词:“什么” 指称阻碍 会话纠偏 商品名称    语言学的指称(reference)是特定的篇章里某一个名词性
期刊
摘要:对“A+V+O”结构进行层次切分,首先要清除原先的中心词分析法思路对我们的影响;真正明白层次性在句法分析中的重要性;了解层次分析的内涵;最终弄清层次分析与中心词分析的本质区别,才能进行更深入地分析。“A+V+O”在不同的语境下,会有不同的层次分析,所以要在遵循层次分析的原则下进行思考。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语境 “不/动/宾”    层次分析法由美国语言学家布龙姆菲尔德(L Bloomfi
期刊
摘 要:歧义现象体现了汉语语法的精细,其实质是一种形式对应多种内容。本文探讨“N1+V+N2”结构造成的语境歧义及其成因,并就其中的主语“N1”所承担的语义角色展开分析。  关键词:“N1+V+N2” 歧义 策动 语义角色    传统语法学和修辞学早就关注歧义,歧义现象体现出了汉语语法的精细。歧义,又称多义,确切地说,是指分别体现了不同论元结构的不同句式因语法形式完全相同而重合在一起的语法现象。歧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桃”和“peach”在语义上的对应关系(包括语义的重合和空缺)及其成因,认为不同民族语言的语义构成受到不同的社会状况、宗教信仰、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族思维、审美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指称意义相同的词在不同文化里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与该文化诸因素有密切联系的语义。因此,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第二语言,达到真正掌握、成功交际的目的,第二语言词汇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词语的对译,而应该充分
期刊
摘 要:目前语法研究对感叹句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特别是语用方面的研究极少,本文将以由“多么”和“太”为标记的感叹句为对象,主要研究两种感叹句的语义特征和语用条件。通过对二者在真实语境下的使用状况进行考察,认为以“太”为标记的感叹句主要是说话人情感的主观宣泄,而以“多么”为标记的感叹句则有更多的限制条件,主要特征为对象性和提示性,根据AP的语义不同,具有丰富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感叹句 “多么”
期刊
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了《現代汉语词典》,并与时俱进,进行了多次修订。无庸质疑,这部词典的作用是巨大的,意义是深远的,然而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下面就最新修订的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为例,说说释义方面的一点瑕疵,以求释义的科学、规范。  《现代汉语词典》在同一义项中采用并列的词或短语来释义主要有两种情况:  1.采用并列的词语进行释义。
期刊
摘 要:比较而言,汉语动词“吃”的宾语语义类型十分丰富,英语动词“eat”的宾语语义类型则稍微简单一些。“eat”含有破损义,因而能带结果宾语。汉语在句法上重意合的特质使它与重形合的英语相比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性,这是“吃食堂”“吃大碗”类动宾结构生成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吃” “eat” 宾语 语义类型 经济性    目前,“吃+N”类动宾结构引起了汉语语法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对“吃食堂、吃大
期刊
摘 要:在言语交际教学中,我们以动机教学、情境案例教学、考核方式等为策略,采用“课堂实训教学”的教学模式,重视教学主体、虚拟仿真生活场景设计、言语三要素,试图在虚拟的生活场景和再现现实生活的场景当中,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以满足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交际需要为目的,让教学过程成为实现某种生活需要的过程。  关键词:课堂实训教学 教学主体 场景设计 言语    言语交际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是贯穿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