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_gr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现代建筑的影响不仅仅带来了好处,同样也带来了如安全性问题严重、能耗高、建筑风格趋同等社会问题。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使用得当,则能更好地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并提高人们的幸福度。
   【关键词】科学技术;现代建筑;安全;人文
  
   建筑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建筑及其表现形式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居住、生活和工作,还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情绪以及行为。科技的发展对建筑材料、结构、设备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筑向高空和地下都有所突破。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生态论等被引入到现代建筑中。建筑的设计计算机化,信息技术、网络通讯、办公自动化、自动报警系统等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建筑行业。科学技术对现代建筑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高能耗、高污染、趋同化、采光困难,建筑设计缺乏人文和历史考虑等方面的问题。
   1 现代建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建筑材料、结构的不安全性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安全性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高科技对建筑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安全的隐患。如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新型材料尤其是人工合成材料不断面世,这些新材料往往具备自然界原有的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优质特性,如高强度、很强的韧性、塑性、粘性等,并且色彩多样。然而事实证明很多材料是具有毒性或放射性的。建材、设备对室内空气污染程度之深。办公楼、写字楼内的空气污染也非常严重,此外,由于一部分新建成的写字楼急于早日投入使用,而采取了一些快速的装修方法以及凝结、固定期短但却具有一定毒性的装修、装饰材料。这种情况致使很多写字楼内的工作人员长期遭受不明的胸闷、头晕的烦扰。建筑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是引起白血病、呼吸道疾病、孕妇畸胎、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
   1.2 建筑的高能耗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给人们更加舒适的生存环境,然而随之而来的便是能源消耗的加速。现代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在满足更多人居住需求、给人们带来舒适、便利的同时,也在从各个方面不停吞噬着自然界的能源。建筑耗能在所有的产业能耗项目中都排在前列。根据相关统计,我国建筑能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2%左右,其中,建筑在使用中因采暖、空调、照明、家电、炊事及高档建筑换新风所用能耗占27.45%;建筑在建设中的能耗占13%。而且我国每年新增建筑中超过80%的房子是高能耗的建筑,普遍存在着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差,采暖系统热效率差等问题,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同等气候条件下的发达国家的2倍到3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城的推荐,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仍处于上升趋势。
   1.3 建筑的单一性和格式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使人们享受到现代化的服务设施。但是却不得不以精神享受上的妥协为代价。愈加单调、格式化的建筑外貌,与其日渐复杂、多元的功能形成了强大的反差。无论是商业的、公共的、还是私人住宅的,形式都出现越来越类似的趋向。建筑的单一化和格式化现象特别突出。建筑标准化的原因一是由于利用现代化的设计、材料和施工手段等,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建筑的建造成本,加快了完成建筑产品的周期,对于满足强大的居住需求、工业建设需求有着巨大的优点。二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交往增加,对于建筑的需求也越来越趋同化,所以建筑也在趋同化。建筑虽然一些国家和地区会根据本地、本国特色的形式加工,但是基本的形式、结构依然是国际化、现代化的。因此,应该将建筑、科技和艺术相结合,突破其趋同化的怪圈。
   1.4 中国建筑产业中的特殊问题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建筑行业有存在其特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滥用科技的噱头与浮夸人文现象严重,炒作成为常态,房价严重透支了人们未来的收入,房地产行业和建筑行业成为腐败滋生最严重的行业,权利寻租在房地产行业最为突出,交易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和地位的不平等现象十分严重,消费者维权难,伪劣施工、偷工减料等现象严重,社会各方力量在该行业形成多方博弈。
   2 解决科学技术对现代建筑影响的途径
   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建筑的材料、结构,进而改变了建筑的形式。建筑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科学技术对建筑带来了负面影响的同时,但是,如果利用好,科学技术,也能减少科技对建筑的负面作用,提高建筑的质量和水平,提升建筑给人们带来的幸福度实现建筑以人为本。
   2.1 通过现代科技使现建筑能够创造更舒适的生存空间
   建筑尤其是住宅,是安置人类灵魂的地方。建筑就是一个人们在其中寻求庇护、安全、生存、舒适的所在。舒适的生存空间是建筑的生命和灵魂。舒适的生存空间包括两部分,一是建筑外部空间,一是建筑内部空间。外部空间包括建筑本身的立面形式、色彩、细部处理以及建筑所在区域的周围环境包括绿化、生活娱乐设施、基础公共设施等等。内部空间包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及个人的室内空间,其中主要是室内空间。舒适的生存空间应该能让生活于其中的人从不同的方面感到舒适。例如令人赏心悦目的建筑外立面、较大的楼间距,大面积的绿化,芳香怡人的花卉,适当的水域,富有诗意的雕刻和塑像,区域内部方便的人车分流交通路线和停车场所,适于运动的户外健身器材设备,适合人们交流的公共场地,物美价廉的便利店等等,舒适的室内空间包含这样几个要素:合理的空间设计,优质恰当的室内设备设施,舒适的温热环境及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由科技带来的建筑的弊端,还是要由科技来解决。提高舒适度,保证舒适的生存空间离不开科技的应用,同时还要有人文的因素。
   2.2 运用科技实习建筑的节能和自然化
   科技的发展为人们重返自然家园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证。现代化的科技条件,使得人们可以择林而居,重返自然。。当科技逐渐为人们提供了电力照明、制冷采暖设施、煤气、方便的厨卫后,郊外居住生活便成为可能。当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汽车发明以后,更为人们选择在远郊居住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在计算机及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条件下,只要有因特网连通的计算机及通讯设备,使人们获取世界先进信息的手段、速度是基本相同的,能够接受的教育、医疗等服务差距进一步缩小。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真正的回归到大自然中。人们还可以在城市内部通过建造绿色建筑来达到回归自然的目的。多建设节能建筑,运用法律、技术手段实现建筑的节能和环保。
   2.3 运用现代科技通过建筑全面提高现代人的生活质量
   建筑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建筑决定着人们的生存感觉和生命尺度的空间感受。人们的行为、心理、情绪等亦直接受建筑素的影响。科技的发展,通过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解决了人们生存居住的大问题。现代建筑还更有效地保障了人们的居住安全。如现代建筑的钢筋水泥结构、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防盗门窗、红外线监控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除了建筑内部设施要在采用科技的基础上加入人文的考量外,对于建筑本身也应如此。如建筑形式的美观,内部结构的人性化设计等。
   总之,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相比较,在居住、安全、方便、舒适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人类社会在前进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带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一步步在提高中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建筑工作者逐渐在建筑中注入更多的人文因素,人类的建筑必将会更加舒适、宜人。
   参考文献
   [1]郑佰来.韩伟东.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理论意义与实施[J].中华建设.2011/11
   [2]叶子易.胡永红.城市建筑特殊生境的绿化技术及其模式[J].绿色科技.2011/11
   [3]宋静秋.浅谈建筑与科技[J].甘肃冶金.2004(26)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我国结构工程已经得到了广泛运用,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上还有不小差距,但可以相信随着混凝土质量的不断提升以及施工技术在不断实践中总结提高,此项施工工艺会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就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引 言  清水混凝土又称装饰混凝土,因其极具装饰
期刊
【摘 要】唐代已采用材份模数设计方法进行房屋营造,但唐代材份制度的内容却至今不甚明了。文章以木构建筑遗址作为切入点,通过对遗址中残留构件——柱础石的分析,找到还原唐代材份的途径,并推导出唐代木构的材份序列。  【关键词】唐代木构建筑;材份制度 柱础石;柱径;材    目前已知最早记载木构建筑材份模数制的文献是北宋《营造法式》,而实际中运用材份模数设计方法的时间却更早。通过对现存唐宋辽时期以及日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大范围“民工荒”的影响下, 建筑行业企业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民工短缺现象,使当下建筑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本文从“民工荒”爆发的原因入手展开分析, 依据相关的理论,提出了应对“民工荒”的意见和对策,对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民工荒;中小企业;原因和对策    经济复苏背景下 “民工荒”问题愈演愈烈,成为广泛关注的一个社会焦点问题。肆意蔓延的“民工
期刊
【摘 要】防水工程是隧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消除隧道病害,延长隧道使用寿命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隧道防水工艺和防水材料得到了不断更新,为隧道防水施工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本文对近两年隧道防水新工艺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为广大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隧道工程;防水工程;防水新工艺;隧道防水    1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交通运输的质量要求
期刊
【摘 要】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是全球建筑行业长期以来的永恒话题。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普遍关注及高度重视早已经是全球的显著特点之一。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不单单是关系到建筑工程实体的实用性,同时也关系到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1 绪论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不单单是关系到建筑工程实体的实用性,
期刊
【摘 要】“建设局长、土地局长、交通厅长成了‘高危职业’”这一黑色笑话的背后是建筑工程领域的一系列腐败案件、工程质量问题、安全责任事故。从技术角度来说,如何控制好建筑工程结构中的安全是头等大事。简言之,质量是第一生命力,质量来源于工程设计的严谨和安全的考虑。本文将主要就有关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设计进行分析和相关的研究,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结构安全和质量的重视。  【关键词】工程结构;安全;
期刊
【摘 要】加强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严峻的工作。本文主要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以及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造价管理常见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所谓工程造价管理就是对工程中的造价进行合理有效的确定及控制。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体制以及水平的不断复杂化,计划经济的弊端也日渐的显露出来。我国的经济正在又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
期刊
【摘 要】建筑设计创新现已成为建筑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关注建筑设计创新。建筑师在探索建筑设计创新的同时,倘若能借鉴优秀建筑师的建筑设计创新的经验和成果,方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0世纪后半叶以来,许多杰出的建筑师投身于建筑设计创新的浪潮之中,其中以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尤为突出。文章从以下方面进行了阐述:建筑设计创新思想对实践工程的有效作用、建筑设计的创新思想的内涵、建筑设计创
期刊
【摘 要】王村干渠倒虹吸位于南阳市王村乡大井村,因当地灌溉渠与南水北调渠道交叉,而修建的一个灌溉建筑物,本文通过对南水北调南阳一标王村干渠倒虹吸的充水试验方法与试验过程的分析研究,取得用以指导充水试验施工的工艺参数。  【关键词】南阳一标;王村干渠倒虹吸;充水试验    1 工程概况  王村干渠原为南阳市大井村一条灌溉渠道,在桩号TS89+374处与南水北调渠道交叉,成127.440夹角,设计采
期刊
【摘 要】浅谈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内容,阐述了全面审核法、重点审核法、造价指数对比审核法,以提高工程预结算审核工作质量。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方法    随着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我国经济体制也不断变化,改革的深化,投资主体向多元化发展。工程造价管理关系到投资主体和承包商的切身经济利益,关系到整个市场的竞争规范化,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逐步提高以及全社会的科技水平的进步等一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