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竞争与国际制度的等级制

来源 :世界经济与政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s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制度的等级制是一种国际制度之间地位不对等的结构,具体表现为诸多国际制度对某一特定国际制度的单向遵从.为了阐明其生成机制,作者建立了一个以制度竞争类型为核心变量的分析框架.制度竞争是行为体围绕国际制度的议程设定、规范倡导、主导权及其他具体安排的竞争,具体可分为制度内竞争和制度间竞争.前者指国际制度的成员国在该制度框架下围绕上述主题的竞争,后者则指同一议题领域内多个国际制度就其开展的竞争.国家的功能性考量、战略性考量及议题领域特性决定了制度竞争的上述类型分异.对于气候变化等以制度内竞争为主的议题领域,制度内竞争的倒逼效应、集聚效应和加持效应为特定的国际制度带来了相应的权成并使其获得了其他国际制度的单向遵从,由此意味着该议题领域内的国际制度具有强等级制.对于能源治理等以制度间竞争为主的议题领域,制度间竞争的异化效应、亚集聚效应和抵消效应致使鲜有国际制度获得相应的权威和其他国际制度的遵从,由此意味着该议题领域内的国际制度具有弱等级制.作者论证了在国际制度研究中纳入等级制讨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索了国际制度等级制的生成原因,进而揭示了国际制度从复杂性到等级性的研究转向.
其他文献
本文以2020年4月佛山市的大数据样本为基础,利用多种政策评估方法,实证检验数字消费券的经济社会效应。研究发现:一是发放数字消费券有效促进了居民消费,且这种作用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二是数字消费券显著增加相关行业商户的交易额,对于复工复产有非常强的促进作用;三是数字消费券对商户的作用存在较大差异,规模较小、所受冲击较大或者自我恢复能力较弱的商户从中获益更多;四是通过数字消费券这种新渠道,财政政策可以真正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同时促进消费和复工复产。结合数字消费券这一实践,本文就数字财政建设进行了探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有140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这本身是一个令人瞩目的世界政治现象.然而,学界尚未结合经验证据系统性地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扩散的过程和规律.作者从结构层面来理解"一带一路"的全球扩散,将其在国际社会的接纳过程理论化为"浪潮"——众多国家采纳相同政策的集群——的生成过程.在区分浪潮的触发机制和推进机制两个维度的差异后,作者将共建"一带一路"视为一种纵向能动型浪潮.作为"一带一路"的发起者和倡导者,中国的纵向力量对这一浪潮的触发具有关键影响;浪潮的
近年来,上海合作组织的认同问题已引起政策界与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探讨.基于关系理论,上海合作组织的认同可提炼为一种"关系认同",即在上海合作组织实践的发展过程中,成员国在对其与上海合作组织关系认知的基础上对组织产生的归属感.借助关系认同这一概念工具考察可以发现,成员国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认同总体上呈现工具性认同、价值性认同和情感性认同三位一体的格局.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实践部分满足了成员国的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情感需求,因而在利益、价值和情感维度,成员国对上海合作组织展现出相应程度的积极认同.不过,上海合作组
国家形象一直被视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研究并未考察国家形象能否发挥软实力的实际作用.基于跨国并购数据,中国国家形象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功率呈负相关关系,基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