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地震学联合研究会为改进全球地震台网建设提出建议

来源 :国际地震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uangyun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7月16日,美国地震学联合研究会(Incorporated Research Institutions for Seismology,IRIS)在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之间合作协议的授权下,发布题为“全球地震台网外部审查”(Global seismographic network external review)的报告,对全球地震台网(Global Seismographic Network,GSN)展开了一次完整的外部审查,针对维
其他文献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是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游客是其主要服务对象。因此,了解游客的特点和需求,选择侧重点不同的讲解内容和使用针对性的讲解方式,对提升防
根据2016年全球地震灾害资料,总结概括了2016年全球地震灾害数据,并对2016年度发生的主要地震进行描述,分析了重大地震灾害损失特征。
加强地震科普教育是提升防震减灾能力的重要抓手。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和农村地震科普的现状,总结了地震部门近几年科普宣传的宝贵经验,并提出了未来地震科普宣传的新思路
岩石的压力实验表明,岩石的电阻率随压力改变有显著的变化。地震前的应力积累会导致地下物质电阻率的改变,一般认为,在地震发生前有一个应力积累的过程,在积累过程中,地下物质的电阻率逐渐发生变化。冯志生等在地磁转换函数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地磁谐波振幅比概念,在地球介质为均匀各向同性平面导体条件下推导了谐波振幅比与地下电阻率的关系,并总结了中强震、强震前地磁谐波振幅比的异常特征。研究表明,地震发生前后地磁谐波振
地下流体同一测点不同测项出现同步性异常和不同测点相同测项出现同步性异常,这两种同步性异常现象同时出现可能是地震孕震过程进入短临阶段的重要标志。2014年景谷6.6级强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