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经济法教学教学技术的分析与对策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orbre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校中,经济法是一门基础课程,虽然不断改革和创新了教学方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下,应进一步深挖经济法教学规律,结合教学特点,实现两者的融合与互动,真正实现教学目的。
  关键词:高校;经济法教学;案例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2
  经济法是高校中的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实用性强的特点。在很多高等院校,一些经济类和管理类的专业都设置了相关课程。从实践中看,经济法课程与社会联系密切,各高校都非常重视经济法教学,但是教学实践中采用的一些传统教学模式,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在新的时期下不断完善和创新。
  一、我国经济法教学发展的现状
  经济法教学不仅有教学中的一般发展特点,也有具有自身的特点,难点就是老师是否能通过课堂教学与实际相融合,是否更好地利用具体案例,让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经济法教学需要结合案例实训,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学生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也充分说明此种教学方法的实用性与先进性。
  第一,从老师方面分析
  目前,在经济法教学内容方面,老师在相关内容的选择上会选择覆盖市场监管法、宏观调控法两个方面,但这两者都会关系到法学基础、商法学、行政法、民法学、诉讼法学等内容,包含了纵向经济管理关系,也包含了横向经济调整关系,也有组织内部以及组织外部的经济关系。
  第二,从学生方面分析
  在经济法课程学习中,对于一些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会出现一些问题,因为对于很多高校来看,在开设经济法课程之前,都并没有设定相应的法律基础课程,这些课程对于法律专业的学生来看,学习相对容易;对于一些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在进行经济法学习时就会感到非常吃力,即使一些学生天赋较高,非常认真和刻苦学习,可是在实际中的学习的效果却并非良好;从对一些高校中的学生调查来看,将经济法设定成考查课的高校,有些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经济法课程的重要性,加之一些学生的课外兼职活动,加之上课出勤率降低,只是单纯的想拿到学分。
  二、我国经济法教学发展的问题
  第一,教学内容系统性缺乏
  目前的高校经济法教学内容加大了关注力度,但是并没有构成合理的理论体系,无法将总论与分论内容进行相互协调,具有一定的脱节现象,当然,在经济法学科当中,由于相关各类法较多,无法构成统一整体,一些内容还不够完善,面对实践的指导力度还不够充分。
  第二,教材使用不甚科学和合理
  目前的图书市场中,经济法教材种类繁多,但一些规章的不甚完善,加之高校老师评职称需求,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具质量良好、实用性教材不多,一些国家级或者省级教材在内容和形式都值得推敲,但是相对课堂教学中的深入研究,通常并非符合学生的实情,就一些非法学专业学生,不需要深奥知识,但是否实际效用值得推敲。
  第三,单一化课堂教学易脱离实践
  在传统的教学中,大多老师对经济法教的学通常是通过课堂教学为引导,以应试教育方式,仅仅注重说理,虽有利于协助学生构建较完整的框架,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学生会缺乏理论和社会现实结合,无法深入理解法律本身价值,一旦学生在实践过程里遇到问题时,就不能使用理论融入到实践中,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离,不能做到学以致用。
  三、经济法教学中的案例法教学应用
  案例教学是案例教学与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哈佛大学兰代尔1870年提出教学方法,由获取案例、展示案例和探讨案例结合,以模拟或再现方式将场景引入,培养和融合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与分析能力,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
  第一,发展学生个性
  首先要精心选取和展示教学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经济法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激发学生学习经济法积极性,使学生正确认识发展前景和职业前途,对于教师需要有意识地结合案例教学模式,融入学生个性和发展,选取符合学生学习的经济法教学案例和实际生活中判例,切实关系到学生利益,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主动分析、研究案例中实质,探究解决问题途径和方法。
  第二,实行案例教学
  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在经济法教学中,积极实行案例教学模式,利用案例教学与多媒体,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单一的文字表述,转变为文字、视频、音频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培养、锻炼和提升学生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批判意识;老师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加案例辩论,激发学生们的意见和观点,提升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在实践的应用中,锻炼和提升学生法律运用能力,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提高经济法教学效率。
  第三,拓展案例问题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当学生获取经济法教学案例问题的解决方法后,需要教师拓展和发展案例问题的知识深度、宽度的延伸性,为学生留置疑问,让学生主动搜索关于延伸性问题的知识和信息资源,充分了解和掌握经济法课程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例子,培养、锻炼和提升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在案例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对经济法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结构。
  四、政策建议
  当前,早我国的教育环境下,需要加快改革经济法教学,持续摸索理论和实践更加符合的教学模式,完善经济法学科合理化和完善化,摒弃经济法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因此,应坚持经济法教学原则,构建合理教学体系,完善知识结构,建立高效的课堂教学,不断完善经济法课程。
  第一,适当增加课堂研讨时间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适当缩小讲解时间,适当增加课堂研讨时间,老师关注有关经济法内容的现实讲解问题和处理问题,较多,注重言辞精讲、精炼,注重教学的重点;此外,老师要合理调整大纲,把知识以及内容进行分类,选取重点问题提出,同步老师和学生思维,鼓励学生积极面对现实中的问题,让学生置身在教学课堂的讨论之中,提高教学的效果。
  第二,通过评析案例,深入体会教学内容
  在探讨案例之前,学生要学习和真正理解知识;在案例探讨的过程中,老师要合理并积极引导并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寻找答案,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当然,这就要求老师需要认真选取典型的案例,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透过案例,学生能够掌握教学内容。
  第三,对接理论实践,指导提高应用效率
  在课堂教学里,老师需要融合经济法理论与实践中的研究成果,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在更高的领域上,让学生思考、研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相关理论,积极指引学生关注经济现象,以经济法来审视和观察,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事业,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陆爽.国际经济法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性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文化论坛,2011(3):80-83.
  [2]鲍晓晔.经济法教学中案例分析方法运用之我见[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25(5):94-96.
  [3]陆爽.国际经济法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性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文化论坛,2011(3):80-83.
  [4]张永忠.互动式、实践性法学阶梯教学法初探———以经济法教学模式创新为例[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6):406-407.
  [5]虎岩.多媒体课件环境下的国际经济法教学互动模式探析[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5):165-167.
  作者简介:吉 利(1978-),女,吉林省长春市人,吉林大学2013级博士生,长春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学、经济法。
其他文献
传统高职英语写作教学存在轻过程、重结果的问题,导致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写作质量也不甚理想.基于此,我们分析了传统写作教学方法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过程教学法,探讨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建筑更加追求现代化和独特性,除了在高度上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外,在形态上更是千姿百态。然而,在这个城市现代化十足的年代,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悠久文化魅力影响着全世界的华人,中式园林古建筑所营造出的特有的文化氛围促使人们追求所向往的生活环境,推动着仿古建筑的不断发展,创造出一个个古今和谐的中式建筑。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现代施工技术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
对本院1999年6~9月在肠道门诊检出的20株非O1群霍乱弧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分群和药敏试验.根据1998年美国NCCLS药敏法规中新增的霍乱弧菌抗生素选择规定和判别标准[2],所选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广业分公司  【摘 要】做好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是新时期建筑工程对资料管理的要求,只有不断更新资料管理理念,在实践中探索新的管理技术和手段,才能更好的进行资料的管理和归集,更加真实全面的反映企业的发展状况和经营成果,才能促进建筑工程的有效进行,适应建筑工程施工的新要求,提升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资料收集与整理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资料收集;整理;
随着苏教版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创新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物理是一门集科学性、计算性、变化性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同时还有很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但它不是没有规律可循的.而加强对开放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能增强学生对于所学物理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在促进学生物理学习水平提升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就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物理开放型教学模式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土建工程的建设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人们对土建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框架结构因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抗震性、安全性等优势,而被广泛地应用在土建工程中,它是保证建筑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基础。在土建工程的实际施工中,框架结构虽然发挥了优势作用,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框架结构施工策略的分析与研究,对提升土
摘要: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就业所开设的一门课程,主要目的是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观形成,促进大学生就业率提高。但是从目前现状来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普遍存在有效性低问题,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本文则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有效性提高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
期刊
本文利用合成的梅毒螺旋体多肽作为抗原,建立了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ELISA测定方法.对正常人(健康体检人员)85名,一期梅毒30例、二期梅毒8例、三期梅毒2例、隐性梅毒10例进行了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以检测数字水准仪及标尺综合精度为例 ,介绍了正交实验法在测绘领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