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玩耍是少年儿童的天性。从游戏的历史发展中不难发现,无论你生活在哪个年代,童年时先都少不了游戏的陪伴。在玩耍中陶冶情操、锻炼身体,这是多么快乐、惬意的时先啊!
可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众多电子游戏进入小明友的生活中。与此同时,近视眼、手机肘、鼠标手等疾病也随之而来。这不,外福来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为了帮肋外福来恢复健康,他的饮伴们帮他制订出一套有趣的游戏康复计划,代号“越玩儿越棒。”
动动大脑更灵光
外福来闭上眼睛,脑子里全是电脑游戏的画面。看来,康复计划第一步,要给外福来换换脑子!活动大脑,当然要益智游戏来帮忙。
小小七巧版
这不就是由一块正方形切成的7块板儿,随意拼起来不就可以了?外福来觉得很简单,可当他遇到指定图案时,心里就有点儿怀疑了:这图案真的能拼出来?
实际上,就是这简简单单的7块板儿,竟能拼出约1600种不同的图形。比如,搭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几何图形,人物形象或者动物,桥、房子、宝塔等建筑。发挥你的创意吧!
一件家具的故事
七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你能想到吗?这种玩具是由一种古代家具演变来的。
燕几图——北宋进士黄伯思先设计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宴会时可彳艮据宾客的人数,把桌子拼成不同形状。后来又增加一件小几,7件案几全拼在一起,会变成一个大长方形,分开组合可变化无穷。
蝶翅门——明朝戈汕依照“燕几图”的原理,又设计了“蝶翅几”,由彳3件不同的三角形案几组成,拼在一起是一只蝴蝶展翅的形状,分开后则可拼出100多种图形。
七巧板——现代的七巧板就是在“燕几图”与“蝶翅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自制七巧板
七巧板拼起来困难,制作却非常简单。
你需要:把剪刀和一块纸板(纸张),几支彩笔。
第一步:在纸上画一个正方形。按照上图画线。
第二步:把分割出的7个区域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并沿着黑线条剪开,你便拥有一副全新的七巧板啦。
让眼睛看点儿绿
康复计划第二步:给眼睛来点儿绿色吧!
总是盯着电脑屏幕,你不会已经忘记大自然中青翠的绿色了吧。走吧,去大自然,你会发现那是个天然的游乐场,在玩儿游戏的同时,让眼睛看点儿绿色吧!
荡啊荡秋千
在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的过程中,往往会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涧,这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
这样玩儿:荡秋千的人在秋千运动到最低点时迅速站起,然后慢慢下蹲;当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再猛然站起,秋千会越荡越高。
用树叶做游戏
在唐代,游戏“斗百草”十分盛行。既然是斗草,那么花花草草当然是重要的道具。赶快跑进大自然中,去收集各种各样的花草吧!
这样玩儿:斗草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文斗”,另一种是“武斗”。“文斗”即把自己收集的各种花草拿来,一人报一种花草名,另一人接着前一个人所报花草的种类,拿出花草并对答花草名称,例如,“观音柳”对“罗汉松”,“君子竹”对“美人蕉”等。报到最后即为赢家。“武斗”则是拔叶子游戏,又称“拔根儿”,一般使用杨树上凋落下来的叶子。游戏时两个人各拿一片树叶,并且与对方的叶柄交叉勾住,然后用力往自己的方向拔拽。叶柄不断者为赢。
挑战一下
发现叶柄的秘密
多找几片杨树叶子,用力拔拽,看看什么样的叶柄最结实;找几种不同树种的叶子,看看哪种树的叶柄最结实。把结果记录在科学日志上。
动动手指吧
康复计划第三步:把灵活的手指还给你。电子游戏也需要灵活的手指?话是没错儿,可是一些“鼠标爪”——腱鞘炎也暗暗养成了。弯曲手指试试,稍微一弯就很疼?是时候玩儿些真正锻炼手指的游戏了。
轻轻挑起采,
别碰旁边
小美把攒了很久的冰糕棍儿贡献出来,拉着外福来一起玩儿起挑棍儿游戏。两人各从一大把棍儿中取一些,拿得多的人将先开始游戏。
第一步:先开始的人把所有的棍儿合起来往地上扔,使棍儿散开。
第二步:用一根棍儿把相互压住的棍儿挑开,能挑出来的就是战利品。
注意:只能一根一根地挑,挑起来的不能落下来砸到其他的,也不能触动下面的棍儿,否则就要让给对方玩儿。
五颗石子儿,抓起釆吧
在大自然中找一些大小差不多、棱角不太尖锐的石子儿来吧。只要5颗石子儿,我们就可以开始游戏啦!
第一步:将5颗石子儿随意撒在地上。
第二步:拿起其中一颗石子儿向上抛,在它落地前,抓起地上的第2颗石子儿,再接住刚才向上抛的石子儿。
第三步:把手里的两颗石子儿向上抛,在它落地之前,抓起地上的第3颗石子儿,再接住刚才向上抛的石子儿。
第四步:依次类推,直到抓起全部5颗石子儿。
绳子翻翻翻翻出花样来
外福来找来一些粗细适中的棉线或毛线,截取了半米左右的长度。翻花绳游戏准备就绪,真正考验手指灵活性的时候到啦!
把线绳两头打结,做成绳圈。将绳圈套在双手上,用双手手指或缠或绕或穿或挑,经过翻转,将线绳在手指间翻出各种花样来。
小美加入了翻花绳游戏。假如你也有一个同伴,太棒了,一起玩儿吧。你用手指把绳圈翻出一种花样,另一人用手指接过来,翻成不同的花样,相互交替,直到一方不能再翻下去为止。
锻炼必须全方位,康复游戏也不能厚此薄彼。康复计划第四步:跑跑跳跳,锻炼胳腮儿。
变着花样踢毽子
你能想到踢毽子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吗?它起源于汉代。古代的毽子一般用禽类羽毛和金属钱币做成,现在的毽子则有鸡毛毽、皮毛毽、纸条毽和绒线毽等几种。
这样玩儿:毽子有四种基本踢法:“盘、拐、绷、蹬”。用脚内侧踢为“盘”,用脚外侧踢为“拐”,用脚面踢为“绷”,用脚掌踢为“蹬”。除此之外,用脚趾踢为“挑”,用脚后跟踢为“德”等。
当然,你可以发挥想象力,踢出花样,并给它起个有趣的名字,如:“雾里看花”“倒挂紫金冠”等。
唱著歌谣跳皮筋儿
一块空地儿,一条长长的橡皮筋就能玩儿。
这样玩儿:跳皮筋儿分为单人跳和集体跳两种。单人跳由两人拉着约3m?4m长的皮筋儿,在皮筋儿的中间单人跳或多人依次轮流跳。集体跳是将数条皮筋儿拉成各种图案,如三角形、四方形、五角形、多边形、菱形、斜线形、人字形、八字形、波浪形、扇面形等,由许多人同时参加。
拉幵弹弓瞄准点儿
如果说跳皮筋儿是女孩子的专属游戏,弹弓应该是男孩子的特长了吧。
这样玩儿:树丫+皮筋儿=玩具。选择“丫”字形的枝丫,在两头儿系上皮筋儿,皮筋儿中段系上一块包裹弹丸的皮块儿。皮筋儿拉力越大,弹弓的威力也越大。屏住呼吸,瞄准目标,缓慢拉动皮筋儿,松手。
注意:请勿乱射入。
抖个空竹嗡嗡响
抖空竹又称为“抖空钟”“扯铃”等,是一项起源于清代的民间游戏。
这样玩儿:玩儿的人双手各拿两根60cm长的小竹棍,顶端都系一根长约1.5m的棉线绳,绕空竹的线轴一圈或两圈,一手提一手送,不断抖动,加速旋转时,铃便发出鸣声。
在抖空竹时,游戏者用上肢做提、拉、抖、盘、抛、接等动作,下肢做走、跳、绕、蹬等动作,腰做扭的动作,头做俯仰、转动等动作,眼晴要猫、追等。
可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众多电子游戏进入小明友的生活中。与此同时,近视眼、手机肘、鼠标手等疾病也随之而来。这不,外福来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为了帮肋外福来恢复健康,他的饮伴们帮他制订出一套有趣的游戏康复计划,代号“越玩儿越棒。”
动动大脑更灵光
外福来闭上眼睛,脑子里全是电脑游戏的画面。看来,康复计划第一步,要给外福来换换脑子!活动大脑,当然要益智游戏来帮忙。
小小七巧版
这不就是由一块正方形切成的7块板儿,随意拼起来不就可以了?外福来觉得很简单,可当他遇到指定图案时,心里就有点儿怀疑了:这图案真的能拼出来?
实际上,就是这简简单单的7块板儿,竟能拼出约1600种不同的图形。比如,搭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几何图形,人物形象或者动物,桥、房子、宝塔等建筑。发挥你的创意吧!
一件家具的故事
七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你能想到吗?这种玩具是由一种古代家具演变来的。
燕几图——北宋进士黄伯思先设计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宴会时可彳艮据宾客的人数,把桌子拼成不同形状。后来又增加一件小几,7件案几全拼在一起,会变成一个大长方形,分开组合可变化无穷。
蝶翅门——明朝戈汕依照“燕几图”的原理,又设计了“蝶翅几”,由彳3件不同的三角形案几组成,拼在一起是一只蝴蝶展翅的形状,分开后则可拼出100多种图形。
七巧板——现代的七巧板就是在“燕几图”与“蝶翅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自制七巧板
七巧板拼起来困难,制作却非常简单。
你需要:把剪刀和一块纸板(纸张),几支彩笔。
第一步:在纸上画一个正方形。按照上图画线。
第二步:把分割出的7个区域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并沿着黑线条剪开,你便拥有一副全新的七巧板啦。
让眼睛看点儿绿
康复计划第二步:给眼睛来点儿绿色吧!
总是盯着电脑屏幕,你不会已经忘记大自然中青翠的绿色了吧。走吧,去大自然,你会发现那是个天然的游乐场,在玩儿游戏的同时,让眼睛看点儿绿色吧!
荡啊荡秋千
在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的过程中,往往会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涧,这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
这样玩儿:荡秋千的人在秋千运动到最低点时迅速站起,然后慢慢下蹲;当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再猛然站起,秋千会越荡越高。
用树叶做游戏
在唐代,游戏“斗百草”十分盛行。既然是斗草,那么花花草草当然是重要的道具。赶快跑进大自然中,去收集各种各样的花草吧!
这样玩儿:斗草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文斗”,另一种是“武斗”。“文斗”即把自己收集的各种花草拿来,一人报一种花草名,另一人接着前一个人所报花草的种类,拿出花草并对答花草名称,例如,“观音柳”对“罗汉松”,“君子竹”对“美人蕉”等。报到最后即为赢家。“武斗”则是拔叶子游戏,又称“拔根儿”,一般使用杨树上凋落下来的叶子。游戏时两个人各拿一片树叶,并且与对方的叶柄交叉勾住,然后用力往自己的方向拔拽。叶柄不断者为赢。
挑战一下
发现叶柄的秘密
多找几片杨树叶子,用力拔拽,看看什么样的叶柄最结实;找几种不同树种的叶子,看看哪种树的叶柄最结实。把结果记录在科学日志上。
动动手指吧
康复计划第三步:把灵活的手指还给你。电子游戏也需要灵活的手指?话是没错儿,可是一些“鼠标爪”——腱鞘炎也暗暗养成了。弯曲手指试试,稍微一弯就很疼?是时候玩儿些真正锻炼手指的游戏了。
轻轻挑起采,
别碰旁边
小美把攒了很久的冰糕棍儿贡献出来,拉着外福来一起玩儿起挑棍儿游戏。两人各从一大把棍儿中取一些,拿得多的人将先开始游戏。
第一步:先开始的人把所有的棍儿合起来往地上扔,使棍儿散开。
第二步:用一根棍儿把相互压住的棍儿挑开,能挑出来的就是战利品。
注意:只能一根一根地挑,挑起来的不能落下来砸到其他的,也不能触动下面的棍儿,否则就要让给对方玩儿。
五颗石子儿,抓起釆吧
在大自然中找一些大小差不多、棱角不太尖锐的石子儿来吧。只要5颗石子儿,我们就可以开始游戏啦!
第一步:将5颗石子儿随意撒在地上。
第二步:拿起其中一颗石子儿向上抛,在它落地前,抓起地上的第2颗石子儿,再接住刚才向上抛的石子儿。
第三步:把手里的两颗石子儿向上抛,在它落地之前,抓起地上的第3颗石子儿,再接住刚才向上抛的石子儿。
第四步:依次类推,直到抓起全部5颗石子儿。
绳子翻翻翻翻出花样来
外福来找来一些粗细适中的棉线或毛线,截取了半米左右的长度。翻花绳游戏准备就绪,真正考验手指灵活性的时候到啦!
把线绳两头打结,做成绳圈。将绳圈套在双手上,用双手手指或缠或绕或穿或挑,经过翻转,将线绳在手指间翻出各种花样来。
小美加入了翻花绳游戏。假如你也有一个同伴,太棒了,一起玩儿吧。你用手指把绳圈翻出一种花样,另一人用手指接过来,翻成不同的花样,相互交替,直到一方不能再翻下去为止。
锻炼必须全方位,康复游戏也不能厚此薄彼。康复计划第四步:跑跑跳跳,锻炼胳腮儿。
变着花样踢毽子
你能想到踢毽子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吗?它起源于汉代。古代的毽子一般用禽类羽毛和金属钱币做成,现在的毽子则有鸡毛毽、皮毛毽、纸条毽和绒线毽等几种。
这样玩儿:毽子有四种基本踢法:“盘、拐、绷、蹬”。用脚内侧踢为“盘”,用脚外侧踢为“拐”,用脚面踢为“绷”,用脚掌踢为“蹬”。除此之外,用脚趾踢为“挑”,用脚后跟踢为“德”等。
当然,你可以发挥想象力,踢出花样,并给它起个有趣的名字,如:“雾里看花”“倒挂紫金冠”等。
唱著歌谣跳皮筋儿
一块空地儿,一条长长的橡皮筋就能玩儿。
这样玩儿:跳皮筋儿分为单人跳和集体跳两种。单人跳由两人拉着约3m?4m长的皮筋儿,在皮筋儿的中间单人跳或多人依次轮流跳。集体跳是将数条皮筋儿拉成各种图案,如三角形、四方形、五角形、多边形、菱形、斜线形、人字形、八字形、波浪形、扇面形等,由许多人同时参加。
拉幵弹弓瞄准点儿
如果说跳皮筋儿是女孩子的专属游戏,弹弓应该是男孩子的特长了吧。
这样玩儿:树丫+皮筋儿=玩具。选择“丫”字形的枝丫,在两头儿系上皮筋儿,皮筋儿中段系上一块包裹弹丸的皮块儿。皮筋儿拉力越大,弹弓的威力也越大。屏住呼吸,瞄准目标,缓慢拉动皮筋儿,松手。
注意:请勿乱射入。
抖个空竹嗡嗡响
抖空竹又称为“抖空钟”“扯铃”等,是一项起源于清代的民间游戏。
这样玩儿:玩儿的人双手各拿两根60cm长的小竹棍,顶端都系一根长约1.5m的棉线绳,绕空竹的线轴一圈或两圈,一手提一手送,不断抖动,加速旋转时,铃便发出鸣声。
在抖空竹时,游戏者用上肢做提、拉、抖、盘、抛、接等动作,下肢做走、跳、绕、蹬等动作,腰做扭的动作,头做俯仰、转动等动作,眼晴要猫、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