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15659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而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实验的优势,挖掘实验资源,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思维、自主等能力,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化学实验 问题情况 多元评价体系 自主探究能力
  一、前言
  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经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从而寻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如何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笔者试着从以下几点来论述,愿与各位同仁一起商榷。
  二、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探究动机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性学科,将问题情境教学法引入课堂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让化学实验室真正成为学生探究化学奥秘的空间。如,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充满氨气,挤入水后形成红色的喷泉,是因为外界大气压未变,但事先用胶头滴管挤入的水使部分氨气溶解,从而圆底烧瓶里边的压强降低,形成了内外压强差,把烧杯中的水压入烧瓶,促使里边的氨气溶解形成喷泉。溶液变红,说明氨气与水生成了碱性物质,使酚酞变红。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注意全面观察,才能清晰地感知化学现象,才可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同时,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上。因此,我们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蕴含着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的知识,利用这些知识作为情境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总之,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使教学过程实现师生互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方式,也是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倡导自主学习方式,以探究性学习方法为核心,让学生亲身去体验与实践,并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有利于塑造学生独立的人格品质,形成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学生做粗盐提纯的实验时,常因仪器不干净,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做不出理想的实验效果,我们要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出操作上的错误后,重新操作,保证实验现象明显,效果良好。学生动手操作,掌握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技能后,坚持练习,久之会熟能生巧。同时,我们要教育学生学会读书,建议学生养成课前阅读课本的良好习惯,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了解新课知识中的难点、重点、疑点,并结合自身的实际发现新的问题,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体验到参与成功带来的满足。总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懈地追求,努力去探索、实践和总结,以使每个学生的自身素质得到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将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人才。
  四、开展课外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体会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化学课外活动是学生发展才智的天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要克服各种困难,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活动,让探究走进生活,扩展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如,组织学生收集雨水样本并测定其pH,确定是否出现酸雨,查阅当地环保资料,了解是否出现过酸雨,酸雨出现的频率,探讨发生的可能原因。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又在实践中获得一技之长,甚至有所创新。总之,开展化学课外实验活动,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科学素养的多元评价体系”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评价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能有效地检查和促进教和学。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中,注意评价要多元化,不要单一,要学会从多方面去关注学生,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的体验和参与、主动探究的意识、化学知识、实验技能和方法的获取等方面。从评价中可以了解学生对相关化学理论、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可以从中发现学生思维方法、实验技巧、合作意识等方面的表现。同时,师生一起参与评价,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信任,体现了新课程的民主、平等精神,能够激起课堂火花。总之,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应该运用和发挥好评价的作用和功能,使得评价真正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使得评价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相得益彰。
  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形式,也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方法。我们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重视科学实验教学,创新教学方法,以发展的眼光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指导科学实验操作,提升学生化学综合素质,更好地推进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徐泓.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10).
  [2]唐晓菲.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J].现代阅读,2011(17).
  [3]李定叶.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中学生数理化,2011(01) .
  [4]王秋福.关于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J].考试与评价,2012(08).
其他文献
介绍了高等级公路路面摊铺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的发展过程,阐述了非接触式自动找平系统的特点及应用现状,提出了目前较先进的进口非接触式自动找平系统的两种类型。
就现阶段的教育而言,高中英语是一个焦点问题,很多高中生都在英语方面栽了很大的跟头,因此,教师必须对高中英语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让高中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倍添
设计了一种基于多目标的动态模糊递归神经网络(FRNN)建模方法,用于pH中和过程的广义预测控制。所设计的多目标优化算法以提高拟合精度和简化网络结构为原则,同时优化模糊神经网
采用由Lorenz方程生成的时间序列验证了递归定量分析的有效性及敏感性,并将该分析方法应用于油水两相流流型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对油水两相流过渡流型,在递归图上表现为分散点或线
以迎泽苑小区工程施工为例,介绍了橡胶隔震垫的工艺原理及施工准备工作,阐明了其施工工艺流程、操作要点,提出了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并对橡胶隔震垫的安装标准进行了说明.
从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几个方面对现浇楼屋面板的成因进行了探讨,针对裂缝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指出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预防裂缝的产生,限制裂缝的发展.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语音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语音准确性对学生英语学习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一定要予以充分的重视。在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可以逐渐掌握语言的基础知识,进而对英语进行全面的学习。本文主要对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高效手段进行分析,促进语音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语音教学 高效手段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
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从设计、材料、施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和研究,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预防提供了理论支持。
发酵过程通常采用流加补料操作,无稳态工作点、非线性强,且重要生物量往往无法在线测量。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非线性多输入多输出的发酵过程在线建模方法:关键核网络(key kernel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在已有砖墙上浇筑带销键的托梁,与上部砌体形成墙梁来承托开凿宽大窗洞后的洞顶墙体荷载的设计、施工方法,指出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既加快了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