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科”视角下医工融合在形态学创新实验课程建设中的探索

来源 :医学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t6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医科建设的背景下,结合当前医学迈入人工智能阶段和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现状,基于医工结合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急需建立.通过立足医学教育的新特点及要求,以建设医学形态学创新实验课程为例,提出新医科背景下形态学实验课程知识结构、学习方式及综合素质“三维能力”内涵,探讨以学生培养为中心,以科研创新为目标,以自主学习为向导,以进阶式的项目设计贯穿全过程的“医工融合”实验课程教学方案,并创新应用到实验教学中,对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形态实验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探索.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BOPPPS联合CBL教学法在护理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体抽样法抽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实习生120名,按照实习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60名和试验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BOPPPS联合CBL教学法.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的各项能力考核成绩、护理教学效果、护理教学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护理实习生的各项能力考核成绩、护理教学效果、护理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OPPPS
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重要的环节.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将部分实验安全操作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或微课形式呈现,采用线上线下有效结合的培训模式,通过理论结合虚拟仿真实验的学习及实验室实地操作培训等多种方式,建立了分子医学教学实验室学生准入培训制度,完善了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在全面系统的基础上保证培训内容的时效性和趣味性,有效地加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操作规范意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近几年,高校实验室常有火灾、爆炸和投毒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造成师生生命和国家财产的重大损失.以首都医科大学药学院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及其培训系统为例,探讨其体系建设与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和“安全第一”的核心,自主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虚拟仿真项目和线上慕课,实验室安全课程(逃生演习+虚拟仿真+学堂在线+学习强国)和实验室安全培训体系(操作考核和安全知识题库、科研楼门禁考核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