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园林工程中的技术应用

来源 :福建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lzt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自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现代化高速发展,城市建设中的园林绿化已经成为现代文明城市的标志,也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项目中的重要内容,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园林工程建设在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创新,本文主要就新技术和工艺在园林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三个方面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园林工程 技术应用
  园林工程是指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将人工建筑物和自然的园林景观融为一体,旨在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舒适空间,以其所具有的艺术性和美观性赢得了人们的青睐。现如今,园林工程已经成为集山石景物、建筑水景和铺地绿化为一体的综合景观工程。通过研究探讨园林工程中所需要的新技术新材料,有利于改善我国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下面将对其发展展开分类的具体分析。
  一、低碳技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低碳技术是一种通过将园林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改进来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一种可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新型技术。低碳技术可以大幅度节约园林工程的成本,在很多园林工程中都有了具体可行的应用,下面粗略介绍三种常见方案。
  (一) 根据园林工程的地形特点来设计
  园林工程本身就是一项将人工美与自然美相结合的一项技术,但是更为强调的是自然的生态美,因而因地制宜的对原有景观加以人工的修饰是非常重要的。地形作为园林的基底和其他工程元素的基础,在施工过程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利用园林的原有地形不仅可以减少地形塑造所需要的资金人力,而且还能降低对园林区域现有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 合理利用园林的水生植物
  园林工程中的池塘建设是众多环节中建设成本和资源需求较高的一项,因而对池塘工程进行低碳化改造就显得较为关键。其中对净水设备的购入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措施是在池塘内部建立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池塘内的水生植物主要包括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将三种类型的植物进行搭配种植可以在池塘内部构建一个良性的净化循环系统。水生植物类似于芦苇、美人蕉等能够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同时可以吸收园林内产生的二氧化碳,而且不失美感,对于保持园林中良好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三) 合理利用园林内的水资源
  在设计环节提倡低碳技术,必然离开不了节约水资源这一措施。在园林工程的设计阶段,相关工作人员要利用自身专业技术做好水资源的节约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要积极寻找使用绿色环保的材料,如在道路设计中使用透水性良好的铺砖,来加大地面排水和房屋排水的速率。要考虑到水污染的问题,在设计时要充分利用街道两旁的绿化带,这样雨水就可以先在绿化带中沉淀一部分再流入河中,而且绿化带对雨水的吸收也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并储备一定的地下水资源。必要时可以采取具有集水功能的人工湿地措施,有利于节约抗旱排涝的资源,在调整园林内部的温度及湿度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新工艺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
  传统的园林施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园林的建设要求,需要新的施工技术设备来提高建设效率,在技术设备生产使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下面就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和解决措施进行简要阐述。
  (一) 园林施工新工艺的注意问题
  相关工作人员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要做到园林的道路建设和山石植被的协调统一。在之前传统的园林施工中,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往往注意不到植被等的搭配问题,导致园林整体的艺术性和美观性得不到上升。园林施工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园林建设中的工作人员中只有少部分有着专业的知识和素养,大多数没有很注重施工的技术理念和施工方法,在如何进行园林的生态改造和加强园林的建设方面都存在着问题。
  (二) 园林施工新工艺的解决措施
  对园林施工资源首先要进行合理的配制,将土地、湿地和林地等进行合理的分配来达到效用的最大化。在将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基础上探索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内在规律,要根据时代的发展把握住园林工艺的正确发展方向,确保园林设计能够符合当今技术水平的发展要求,如在进行园林施工的时候,对于采取哪种类型的施工材料,要从安全、清洁、耐用和节约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最佳选择,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最后要加强园林施工新工艺运用的预见性,要事先了解施工区域的人文地理和水文地质条件,做好事情准备,同时对新工艺是否可行要进行检测验证,如在对园林内部石材进行利用的时候,不仅要对石材的摆放进行合理的分析设计,同时要维持石材的稳定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园林施工的安全性。园林工作的安全性提高才能经受住自然灾害的考验。
  三、水土保持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
  水土保持技术与水土整治息息相关,也是我国生态建设中最常用的一项技术。应用水土保持技术在提高园林艺术水平和改善生态环境上具有重要作用,有一定的生态价值和社会效应。
  在园林建设中,水土保持技术要体现一定的艺术性原则。植物作为水土保持和艺术性相结合的载体,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在植物栽种的过程,要对植物进行合理搭配布局来实现视觉上的层次感,提升园林的整体艺术性。设计者要在设计上首先对园林风格有整体的把握,确保植物能很好的融入到园林中,其次要在选择上体现地域特色,從植物的选择到布局上要对应相关区域的特色性,在区域性植物的引进上,要让观光旅游者不仅能领略到浓郁的区域特色,又能体会到异国风情的特色,让参观者在陶冶情操的基础上也提高自身的品味。
  四、总结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无论是物质水平还是生活环境都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林建设是改善城市环境的载体,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的前提条件,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大力应用低碳技术、水土保持技术等新工艺,有利于我国园林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从而提高我国园林建设的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马丹丹,王俊山.如何有效地进行园林工程施工管理[J].大科技,2014,(31):1-1,2.
  [2]袁文刚.对我国城市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J].中华民居,2012,(1):804-805.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槽电压的引入,对离子膜电解槽电压升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同时提出了预防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离子膜电解槽 电压升高 原因分析     考核离子膜电解槽运行性能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是槽电压,是电解生产是否正常的考核标志。它与能耗密切相关,与离子膜的生产成本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操作中要求尽量低的槽电压。为保证电解槽在低压下稳定运行,对影响电压的因素进行以下分析。  一、槽电压的
一、 裂缝的性质    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根据工程实践和统计资料这类裂缝几乎占全部可遇裂缝的80%以上。而最为常见的裂缝有两大类,一是温度裂缝,二是干燥收缩裂缝,简称干缩裂缝,以及由温度和干缩共同产生的裂缝。   1.温度裂缝    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