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背景下茶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教学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b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更好的交流,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可以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良好的沟通。所以,只有将文化教学渗透到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这一最根本的目的,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茶文化是中外文化中都存在但文化差异性又很大的一种文化现象,分析不同茶文化中所蕴含的观念与情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进入到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去,能够快速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的语言知识要点,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跨文化背景;茶文化;高校英语教学;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號]G1
  [文献标识码]G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25-02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系统,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该语言特定的文化内涵。外语教学的最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最终体现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已是英语语言教学界内达成的共识。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础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的需求。以此为出发点,把英语教学看作是一种跨文化教学也许更加合适,英汉两种语言在具体的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很多差异,不注重表达方式的差异性就会导致语言交流出现障碍,而不同的表达方式也同时反映了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内涵,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渗透文化,以文化渗透促进高校英语教学。所以,本文以茶文化为例,浅析跨文化背景下茶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跨文化背景下我国学生英语现状分析
  跨文化,简而言之,是不同民族、国家及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经历和了解对方的行为习惯、观念和方式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全球化的今天,社会流动性的增加等多种因素都使这一现象变得更加普遍,且全球化正在加速发展。英语作为一门国际交流语言,对我国学生而言,英语课程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一直都是一门必修课程,由于我国在初中和高中英语学习期间,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普遍更加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虽然一些学校已经聘用了外教,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提升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与实践能力,不能保证学生具备一定实际的语言交际能力。到了大学阶段,从高校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国家发展对英语的需求、社会各行业对外贸易程度的精深入化对英语的客观要求等,都要求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中学的学习模式,除了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点外,文化知识逐渐成为高校英语教师教学中的切入点。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更加普及,中外交流愈加频繁,与英语相关的内容也更加多了起来,报纸、书籍与杂志、电视节目、各种类型的手机APP等媒体信息渠道,都逐渐成为学生了解国外文化的有效补充手段。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指导学生好好利用这些媒介,以此来补充课堂学习的不足,进一步促进语言知识点与语言教学的结合,并创造合理的跨文化背景教学机制。
  二、茶文化下的英语教学背景
  茶是我国传统饮品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对外经济、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茶已走向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深受喜爱,而我国的茶文化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也影响着世界各国的茶文化。尽管我国的茶文化其他国家和地区茶文化的起源,但受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的影响,中西方的茶文化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的。在使用茶文化开展英语文化教学的工作中,指导学生全面掌握与了解中方与西方之间的思维差异特点,并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在了解思维差异之后,能够更好的练习英语交流方式,并通过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基本语言点,使学生能够深入探索英语语言的含义。
  1.饮茶与品茶的文化差异
  任何国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具备其独特性的文化,饮茶可分为混合与清饮两种方式,混合饮茶是饮茶者根据自身喜好,在茶水中添加糖、奶等物质,从唐朝时期就开始盛行混合饮茶的方式,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区域还在应用此类方式;清饮即仅使用开水冲泡、不在茶水中添加任何物质,清饮能够充分体现我国知识分子品质中的清高的一面,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在饮茶过程中延伸的茶道、茶艺也是极具中国传统特色。对于英国人而言,红茶是他们比较偏爱的,主要因为英国的地理情况与气候情况更适合种植红茶,且英国人喜爱味道较为浓郁的饮品。在饮茶的过程中,英国人不仅喜欢在其中添加糖、奶等,还会在其中添加胡椒与黄油等食材,符合当地人的口味。在英国人在饮茶的过程中,不存在较为复杂的礼仪,随意性强,能够凸显英国人生活随意且自由的性格。在此期间,英国人还喜欢将茶叶制作成为小茶包,能随时进行冲泡,可以凸显西方人的生活快节奏特点。
  2.饮茶礼仪的差异
  我国饮茶并没有设定固定的要求与标准,在客人到来期间可以利用茶叶招待客人,在没有客人的时候,可以自己进行品茶,而饮茶也成为了中国部分认定习惯。在英国人饮茶的过程中,具备固定的时间,例如:在早晨起床的时候,会饮茶,用来提神,在上午与中午的时候没有饮茶时间,英国人甚至每周都会固定饮茶时间,设定茶会等活动,如teabreak、teadance等词汇都是由此演变而来。因此,可指导学生将茶文化与英文单词或固定搭配的词组全面结合起来,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英国人在饮茶方面的文化与习俗。
  3.茶道精神的差异
  中国茶道不仅能够体现国人的行为习惯,还能凸显思想性情特点,可以展现主要的思维方式。中国人会将高雅与清淡作为主要的茶道,能够凸显中国人追求宁静的文化。对于英国人而言,对生活充满热爱,并且崇尚自由,具备典型的思维特点,英国人不仅会追求饮茶形式,还会将其作为生活的调剂品,明确固定的饮茶时间,能够凸显英国人的时间观念,茶道精神,教师应利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茶道知识内容,并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中外茶道精神知识学习的情况下,更好的学习英语知识,了解其中的人文思想与内涵。   三、跨文化背景之下茶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在跨文化背景之下,高校英语教师应合理使用茶文化教学方式,明确具体的教学要求与内容,并指导学生了解英语文化背景与习俗特点,保证能够提升教学水平与效果。在教学工作中,高校英语教师需将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目的,创建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创造跨文化教学背景,全面提高学生交流能力与综合水平,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得到良好的英语学习启示,更好地针对茶文化进行分析,提升学生英语知识学習效果。具体措施为:
  1.指导学生阅读英国茶文化文献
  在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将英国茶文化的文献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并将其作为学生学习的切入点,使得学生更好的了解中方与西方茶文化情况,使得学生了解英国文化情况,提升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推荐英国《论茶》书籍,使得学生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更好的了解西方茶文化知识。在此期间,还能通过英国文献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学生对于英国茶文化的认知与了解,全面提高整体教学工作效果,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在此期间,教师要正确指导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提供汉语翻译版本的文献进行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之后,核对英语与汉语的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教师在为学生推荐作品期间,还需创建定期的读书报告活动,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利用英语交流形式分享自己所总结的茶茶文化知识,教师应当正确指导学生总结英语知识,并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升文献资料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2.引导学生学习茶道精神
  为了更好的实现茶文化教学工作,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够产生初步的西方茶文化认知,并全面了解中方与西方之间的茶文化差异情况。英国饮茶,始于17世纪中期,1662年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与英国查尔斯二世,饮茶风尚带入皇家。在此期间,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跨文化案例内容,例如:为学生提供英国人的饮茶习惯案例,要求学生进行中方与西方的饮茶习惯对比,自主探索二者之间的差异情况,在学生了解差异内容之后,教师需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够通过跨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分享自身的文化总结观点,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水平。同时,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指导学生在学习跨文化知识期间,能够遵循尊重的原则,尊重中国茶文化与西方茶文化,并在对比文化差异的过程中,能够建立属于自身的跨文化茶文化学习模式,更好的学习知识,保证可以将应用知识与母语知识形成一定的联系,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在指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感的过程中,教师还需利用茶道精神文化,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讲解茶道文化,或是利用茶具为学生创建真实情境,使得学生在情境中受到中外茶文化的熏陶,以此树立正确价值观。
  3.茶文化差异导入教学措施
  当前,虽然我国已经提出了茶文化的跨文化英语知识学习思想,但是,在教学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不能更好的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茶文化,导致教学效率与质量降低。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结合当前的实际教学内容与特点,结合英语教材,要求学生进行英语与中国茶文化之间的对比,总结英语知识的应用规律,并夯实学生的基础能力。同时,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创建真实的茶文化情境,引导学生按照中国文化品茶,然后按照西方文化品茶,在完成实践操作之后,总结具体的经验与了解,在此期间,要求学生使用英语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以便于提升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四、结语
  在高校英语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合理开展跨文化教学工作,将茶文化引入英语课堂中,并在教学期间,培养学生的文化思维,提高学生语言交流能力,使得学生使用英语语言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与效果。
  参考文献:
  [1]跨文化背景下茶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李晶晶福建茶叶;2017-09-25;(1-12)
  [2]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分析;曾媛;校园英语;2017-04-26;(69-68)
  [3]中西茶文化看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植入出处:《社会科学(引文版)》赖林祥2015
  [4]浅析跨文化交际教学在高校英语中的教学作用出处:《成功:中下》;熊秀琼;2016-5
  [5]跨文化视野下的中英茶文化比较李亮麻蕊刘颖福建茶叶2017-06
  作者简介:陈琳(1984--),女,河南安阳,安阳师范学院(本科/英语、硕士/汉语国际教育)。作者有多年中学教学经验、2017年赴泰进行汉语教学1年。专业方向:英语教育;研究方向:第二语言教学、汉语文化传播。
其他文献
摘要:笔者尝试在CAXA课程中引入微信支持下混合式学习,拓展课堂教学的局限性,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协作学习的平台,根据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引导每个学生有效学习。  关键词:微信;混合式学习;CAXA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8-01  一、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必要性分析1.中职生的学情特点需要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引入中职学生
期刊
每年的高考题中都有一道较有难度的圆锥曲线题,由于切入点较难找,并且如果选不到好的途径会带来大的运算量,给考生带来一定困难。在解决圆锥曲线问题时有一种方法叫“设而不求法”,它给解这一类题提供了较好的切入点和较少的运算量,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设了未知数之后却不必要求出来呢?分析一下计算的过程,发现所求的问题与所设的未知数之间可以通过计算建立联系,没有必要求未知数而得到了问题的答案,也就
期刊
摘要: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文化自觉意识的觉醒,开封日益重视传统村落尤其是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修缮和利用。笔者通过对开封境内入选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的传统村落走访,发现这些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现状不容乐观,通过思考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开封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思考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10-01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
期刊
摘要:随着国际社会的飞速发展,培养外语人才也应该向国际发展,从培养单纯的语言技能向拓展思维方式、提高文化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培养综合能力等方面发展,进而培养出国际化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而英语演讲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英语演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提出了英语演讲和英语专业综合素质培养融合的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英语演讲;综合素质;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H319.3 
期刊
摘要:高校辅导员家访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但是随着现如今社会的发展,应不断探索辅导员家访的新模式,切实提高家访工作的实效性,创新家访形式,从而更好的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  关键词:家访;新模式;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29-01  2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
期刊
摘要: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速。高中生学习英语不在只是为了高考为学,而是跟中文一样,是生活或未来工作的日常语言。这就要求我们在提高英语读写能力的同时,听说的能力也要加强。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总结探索高中生如何合理地利用“英语流利说”等软件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关键词:英语流利说;英语软件;听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
期刊
摘要:在对于影响农村特岗教师职业幸福感因素的研究分析过程中,研究者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互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重庆市忠县官坝镇X小学进行为期五个月的调研,研究者通过对重庆市忠县官坝镇Z小学农村特岗教师的深度访谈与发放调查问卷形式对影响农村特岗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进行资料整理分析后得出有效研究结论。  关键词:特岗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5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平面构成作为室内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其作用不应仅仅是这种抽象原理的传授,而应将室内设计所需的能力训练融入“构成形式”的实践训练中.以平面构成原理来指导,寻找这“抽象”背后的真实和多样,以此来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室内设计的能力。就此,本文探析了《平面构成》项目教学的最终环节即项目教学质量评价环节的相关内容,通过对《平面构成》项目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逐一解析,给出了《平面构成》项目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性成为广大初中英语教师的难题,如何实施有效的英语教学,提高英语课的效能,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和运用技能,是当前英语教学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完成教学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4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初中体育是一门重要的身体锻炼教育课,也是一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同时也是一门开展德育思想教育的功课。初中体育课要依据教育方针的指引,开展好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64-01  我们大家都知道:初中体育是一门锻炼学生身体的知识教育课,也是一门身心健康教育课,同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