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给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20201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语文平台的建设者。美国哈佛大学嘉德纳教授说:“对于一个孩子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在深入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能否实现他的才能“尽情施展”这一目标,可以说已经成为衡量我们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准。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给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为语文教学奠定好基础。
  (一)、情感基础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如果我们的教育不注入情感的活水,就根本不可能取得教育的成功。这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因此,搭建情感舞台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1、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新课程标准说:“教师应处为学生当中的平等首席地位。”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以师长的身份凌驾于学生之上,从而消除学生的戒备、压抑心理。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用同样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更好地尊重学生,真正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同样被重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者罗杰斯说:“对个人的尊重、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等态度出现时,激动人心的事情就发生了。所得的报偿……诸如更强的自信心,与日俱增的创造性,对他人更大的喜爱。”
  2、教师要让充满生活激情的雨露“润物细无声”。 教师是培育和塑造人的职业,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激情。教师焕发的精神面貌、乐观的心理情绪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即使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烦恼与不快,也不能在学生面前有丝毫流露,更不能让这种灾难波及无辜的学生,伤害他们。
  3、教师要让爱的阳光洒满学生的心田。教师应该经常深入学生之中、生活在学生之中,而不应该只是上下课铃响之间的那段时间与学生在一起。有的教师在一个班级任教一学期甚至一学年还无法叫出每一位学生的姓名,哪谈得上关爱学生。教师要随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想些什么、干些什么,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卸下他们的思想包袱、心理重负。有时即使是一句简单的话语,也会让学生深感沐浴在老师和煦的爱的阳光里。
  4、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情感蕴涵最丰富的学科。文章不是无情物,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它们要么描绘了优美壮丽的自然景观,要么叙述了扣人心弦的童话故事,要么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都饱含着作者的深挚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撒在这个土壤上。” 教师要挖掘课文中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思想内容,以情激情,感染学生。
  (二)、爱好基础
  少年鲁迅被父母送进三味书屋后,对百草园的生活十分留恋。其根本原因在于百草园比三味书屋具有诱惑力,能激发少年鲁迅浓厚的兴趣。宋代程颐说:“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没有了兴趣,也就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把课堂变为生动有趣的“百草园”,而不是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在知识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兴趣的桥梁,让学生产生遏不可止的求知欲望,把学习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因此,搭建兴趣平台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其一、爱好移植。教师将学生对某些艺术或事物的兴趣移植到语文教学中,实现兴趣的转移,为语文教学服务。教学时,我们应该因文制宜,采取兴趣移植法,激活课堂,牢牢抓住学生的心。上《找春天》时,我让学生用彩笔描画一幅自己眼中的春景图,将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移植到教学中,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二、让语文学习的兴趣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文章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语文教学應该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尤其是学生的生活,学生熟悉的生活。离开现实生活的语文教学是空灵的,一定吊不起学生的胃口。只有把文章中的人和事跟生活中的人和事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学习情境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的学生都来自农村,对农村的事物非常熟悉。教学《秋天的图画》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与了解,回忆自己耳闻目睹的情景。我将问题一提出,学生纷纷举手,说:“老师,我来,我最了解。”可见学生兴趣之浓。为了让学生喜欢作文,我将作文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给学生很大的自主权,写他们自己熟悉的生活。学生有话可说,写得十分生动仔细。
  (三)、自信基础
  学习需要信心,尤其是自信力。苏联学者索罗维契克说:“一个人只要有自信,那么他就能成为他所希望成为的那样的人。”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为学生搭建自信舞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十分重要。
  1、确立多元化的有层次性的目标。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于别的学生的个体,不能把学生放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朝一个终点奔跑。教学中,我们应该因生而异,给学生制定多元化的目标、具有层次性的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我开始任教语文,知道一个叫李波的同学,了解到其语文成绩特差,从未上过60分,可以说学习语文的信心已经降至冰点。为了让李波同学找到自信,我根据他书写特差的实际情况,首先为他确立了书写目标,且仅仅要求每天写一句自己喜欢的歇后语,只能是从他人那里问来的,如“鸡屁股牵绳索——扯淡(蛋)。”书写时做到一笔一划、工工整整。我问他能不能做好,他笑着说:“老师,歇后语有趣,你给我的要求也很低,我保证让你满意。”果然,他做得很投入、很认真,向爸爸妈妈、同学朋友等请教,了解歇后语,每个歇后语都要写上至少5遍。自信心有了,李波同学在语文学习的跑道上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目标,终于学好了语文。
  2、让学生在竞争中找到自信。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别说唤起学生的自信,就是学生原本有的自信,也会因此而逐渐丧失。有一个动物园,饲养着一只老虎。最初,饲养员每次把大块牛肉、整只鸡鸭随便扔到虎园哪个角落,老虎都能快速觅食。渐渐地,饲养员只好把大块牛肉、整只鸡鸭用盆装好,搁在老虎身边。到后来,饲养员不得不把大块牛肉、整只鸡鸭分解、切碎,老虎才肯进食。为此,动物园又引进了一只老虎,一到老虎就餐的时间,就将两只老虎放在一个园里。原来那只老虎在争夺食物的竞争中很快找到了自信。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但好胜心强、渴望成功是他们的共性。教师应该把竞争引入教学过程,使之成为学生自信的助长剂。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学习竞赛活动。教学古诗的时候,我让学生借助教材注释和工具书试着说出意思,找出经过认真思考还不能理解的词句,然后学生自由分组,讨论解决,看哪个小组理解最正确,予以奖励或表扬。教学课文,我组织学生开展朗诵和鉴赏比赛。教学故事性强的文章,我让学生比赛复述故事、表演故事。作文教学中,我组织学生评选优秀作文,进行范读、展览。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竞赛活动。每周交流一次阅读体会,共享阅读信息。通过这些形式灵活的竞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效率。为了真正把学生的潜在智能发挥出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努力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使学生在学习中感觉轻松、愉悦、新奇,充满自信。
  总之,如果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展示平台。我坚信,有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大胆探索,积极进取,不断总结,语文教学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其他文献
【摘要】:关汉卿以跨时代的眼光审视当时的社会现状,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许多作品表现出对女性地位,个人价值追求以及追求爱情的尊重。同时作家也讴歌了被压抑女性的反抗精神。对改变女性所处不公地位具有进步意义。  【关键词】:关汉卿;杂剧;女性观念  关汉卿作为 “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戏剧创作在中国戏剧史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元杂剧的鼻祖”。他的作品有强烈的现实性,深刻地反映
期刊
【摘要】:绘画材料是国画艺术能够展现自身魅力的物质基础。在传统中国画艺术中,以单纯的笔墨、少量的植物色与矿物色与简约的线条表达着作品的艺术境界,但是这种单一的笔、墨、色与线条却使中国画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条件下陷入了狭小的创作空间中。相比之下,综合材料的应用为中国画创作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突破传统创作局限性,为当代中国画艺术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综合材料;中国画;创作  一、综
期刊
【摘要】:现今世界的不断进步,视觉传达设计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它不仅包括数字平面创作,还延伸到更多知识面,例如识别设计,海报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商业插画,商业摄影,书籍装帧,视觉心理研究,及印刷设计等,还覆盖很多绘画与软件范围,让人通过视觉去感受艺术之美,通过动感和静感给人一种强烈的心灵归宿感,当我们试图研究一个画面的时候,我们会透过它所呈现出的一面去不断挖掘探索它的本质与别具一格的美,我
期刊
【摘要】:在摄影中最主要的技能是构图,而构图的主要元素包括点、线、面,如果构图要素处理好了,则能构成一幅非常有创意的作品,并且能增加摄影作品的美感,最主要的能体现摄影师的内在情感。如何在摄影构图中较好的表现平面元素是目前摄影最关注的问题,下面就从摄影构图分析入手,对平面构成元素进行分析探讨,进而分析摄影构图中平面构成的原则,从整体上对平面元素在摄影构图中的表现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平面元素
期刊
【摘要】:19世纪英国文坛“勃朗特三姐妹”之一的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以19世纪早期英国偏远乡村为背景,用女主人公简·爱的视角以自叙方式讲述了一个受尽摧毁、凌辱的孤儿,如何在犹如儿童的人间地狱的孤儿院顽强地生存下去,成为一个独立、坚强、自尊、自信的女性的成长故事。这部作品吸引了无数读者,引人深思。  【关键词】:价值;尊严;自信;爱情  《简·爱》是一部经典的文学著作。在文学史上,有许多
期刊
【摘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爵士乐逐渐开始流行,并且快速的繁衍,这也对我国音乐艺术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虽然美国爵士乐在我国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对于我国的影响却并不广泛,而本文也针对这样的情况重点分析美国爵士乐的发展历程,以及在《海上钢琴师》电影中的配乐情况,重点了解其对中国影响范围较小的因素,以此对爵士乐的未来走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美国爵士乐;起源;发展;演变;中国  前言:爵士乐
期刊
【摘要】: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在他创作的所有音乐作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数量上所占比重也很大。而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他的九首钢琴奏鸣曲。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创作手法,在捍卫古典主义结构和功能逻辑的同时,将全新的色彩和声同最普遍的终止手法相结合,将传统创作手法与二十世纪的艺术风格完美融合。本文将从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奏鸣曲》的音乐形态和演奏技巧特点两大方面分析该作品。  【关键词】:普罗科菲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了教育结构,优化了教育过程,增强了数学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作为数学教师,要充分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转变教学观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利用创新合作,创建中学数学教学的高效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数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数字时代的到来,网络给予人们一种新的体验,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创新,令人不断感叹文明进步的神
期刊
【摘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对美的定义就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对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直接反映是人们的美容化妆与穿衣打扮,所以化妆与服装的整体协调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服装设计与化妆搭配的技巧,来探究服装设计与化妆的应用。  【关键词】:服装设计;化妆;搭配  一、化妆与服装设计的概述  1.什么是化妆?  化妆师运用化妆品和工具,采取合乎规则的步骤和技巧,对人体的面部、五官及其其
期刊
【摘要】:历史的功能是透过记录的事件来了解过去,而艺术史则是透过艺术品和艺术家来了解过去。每一个时代的艺术品都与其他时代不同,这点差异即反映出时代的思想、潮流和生活形态的改变。在西方美术的发展中,人文主义思想始终是作品中所要表现的主题之一。在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各个时期的美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内涵也是不一样的。纵观西方美术史,我们大致可以将人文精神理解为:人性、个性、理性三个层面。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