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严重的难治性、慢性肠道疾病,尤其在儿童,炎症性肠病严重影响其营养、生长发育,且发病率逐年升高。因此,对该病的认识在儿童慢性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现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其最新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表现进行总结。
【机 构】
:
201102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消化科,201102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消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严重的难治性、慢性肠道疾病,尤其在儿童,炎症性肠病严重影响其营养、生长发育,且发病率逐年升高。因此,对该病的认识在儿童慢性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现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其最新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表现进行总结。
其他文献
目的归纳与分析我国儿童Wiskott–Aldrich综合征(WAS)的临床特征,为提高WAS早期诊断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全面归纳与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和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经治病例,以及近6年来国内文献中临床资料基本完整的共18例儿童WAS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结果患儿均为男性,平均起病年龄和确诊年龄分别为出生1.9个月和10.8个月,均存在湿疹、感染倾向、血小板减少伴血小板体积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易感性的关系及HSP的发病机制,为诊断、治疗及判断HSP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assarray基因分型技术检测郑州市儿童医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住院的112例HSP患儿(HSP组),其中包括39例紫癜性肾炎患儿(HSPN组)和184例健康体检儿童(健康对照组)的IL–10基因rs1800872、rs30244
目的检测麻疹患儿外周血Toll样受体2(TLR2)、p38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p38 MAPK)和细胞因子的表达,探讨TLR2–p38 MAPK信号途径在麻疹急性期导致的免疫抑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住院的麻疹患儿30例为麻疹组,3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小儿不同类型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成功率、复发因素、安全性及年龄对消融效果的影响。方法接受心内电生理学检查及RFCA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儿1000例,年龄0.33~16.50岁[(7.6±3.8)岁]。分析不同心动过速类型RFCA方法及效果、心动过速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不同年龄组RFCA效果。结果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患儿1000例,经心内电生理学检查证实房室折返性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新生儿排尿参数的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新生儿室出生3~7 d的54例早产儿(男26例,女28例)和48例足月儿(男30例,女18例)作为研究对象,连续观察12 h(9∶00 Am-9∶00 Pm)的自由排尿情况。记录每次排尿时间、排尿量、残余尿量(PRV)、是否伴排大便、排尿时觉醒状态等参数;并记录液体总入量。比较不同性别新生儿排尿间隔时间、最大膀胱容量、膀胱
目的探索microRNA(miR)–22和miR–1825在幼年系统性红斑狼疮(JSLE)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JSLE患儿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收治的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JIA)、肾病综合征(NS)、川崎病(KD)、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为病例对照组,选取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研究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VSD患儿介入治疗前后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变化,分析NT-proBNP水平变化的特点及其与心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住院接受介入封堵治疗的VSD患儿100例为VSD组,男43例,女57例;年龄5~8岁[(6.3±2.1)岁]。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50例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在术前、术后第3天、
儿童风湿性疾病因种类繁多,多数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涉及多器官系统损害,临床表现复杂,给诊断带来极大困扰。认识儿童风湿病的分类,梳理主要诊断思路,从局部到全身,除外感染及肿瘤,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加以甄别,才可能得出正确的诊断。
目的探讨肠三叶因子(ITF)对肠组织NF-κB及TNF-α的调节及与肠损伤保护作用的关系。方法24只10日龄的Wistar幼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组),脂多糖(LPS)组,ITF组,每组8只。NS组予9 g/L盐水1 mL/kg腹腔注射;LPS组予LPS(5 g/L)5 mg/kg腹腔注射;ITF组予重组ITF(5 g/L)0.1 mL/只+LPS 5 mg/kg腹腔注射。于腹腔注射后3 h处
目的探讨脂联素(ADP)后处理对3周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将雄性3周龄SD大鼠分为4组(n=6)。假手术组:开胸后分离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后并不断流;MIRI组:LAD穿线后用蚊式血管钳断流30 min,然后松钳再灌注120 min;ADP后处理组(ADP组):LAD再灌注前20 min经股静脉注射ADP,其余操作同MIRI组;ADP/磷脂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