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过好有末日的人生

来源 :家用汽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zz12345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实际上是最缺乏末日情结的,大家常常忘却
  这样一个现实:我们每一个人的末日已经被注定,而且
  这个末日很快就会来临。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我们自认为存在威胁的生态
  灾难启示录从未按照预言发生。一些部分成为现实,一
  些被实际情况所改变,而还有一些完全是空想。人类文
  明进步的速度之快远超想象。我们应该在未来生态威胁
  初现端倪之时,便利用技术创新对其迎头痛击,而不是
  拿糟糕的情况来加剧民众的恐慌情绪。在过去的半个世
  纪中,人类在不停接受各种灾难的警告,但是,那些被
  预言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不可度过的临界点,众所周知
  的威胁生命的因素——都没有成为现实。
  那么,我们为什么有这么深厚的“末日情结”,或
  者说我们为什么总是错误地预言世界末日?
  我想大概出于两种原因:第一种原因恐怕是出于人
  类自身的防御机制。尽管人类之间也存在大规模的杀戮,
  但是人类作为一个共同体却总是在顽强地生长,总是在
  提醒自己要避免恐龙的命运;第二种原因,或许登不上
  大雅之堂,实际上大家并不相信什么末日,不过是在寻
  找一种刺激。日常生活的过于平淡必须要有巨大的刺激
  来安慰,这种不可能来临的末日正是最好的安慰剂。
  无论是出于哪一种原因,末日情结于我们每一个人,
  都应该是一种人生的必需品。它要么刺激人类向上,要
  么刺激我们兴奋,那种因为世界末日而颓废的人,恐怕
  是少之又少。
  但中国人实际上是最缺乏末日情结的,大家常常忘
  却这样一个现实:我们每一个人的末日已经被注定,而
  且这个末日很快就会来临,就像我的朋友张小波所说:
  上帝一定觉得我们人类愚不可及,可笑,没记性,没传
  承。生育的时候兴高采烈,死亡的时候悲痛欲绝。在上
  帝眼里,这也就屁大会儿功夫。
  就是这“屁大会儿功夫”,在我们现世的人意识里,
  常常感觉会是永生,我并非说这样不好,成天活在真
  实的“末日情结”里,那每一天都是不快乐的。我大
  学时代的老师说过:这种问题,不能思考,思考下去,
  必致不幸。我想,他是翻译了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这
  句话:“凡是能够说的,都能说清楚:对于不能说的
  我们保持沉默。”
  “不能思考”,“保持沉默”,你可以认为这是消极的
  但是也可以认为它是积极的。我们每一个人的末日都会
  来临,我们其实别无选择,那我宁愿从积极的一面来认
  识这个残酷的现实。在这个意义上,我强烈赞同尼采所
  崇尚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因为日神精神的潜台词是
  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也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
  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而酒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
  人生是幕悲剧,我们也要有声有色的演这幕悲剧,不要
  失掉悲剧的壮丽和快慰。
  那么,我们该怎么过好有末日的人生?林语堂认为,
  中国人在得意的时候信儒教,失意的时候信道教、佛教。
  他又说,中国人“对幸福总比对进步更感兴趣”。我们
  确实是这样的,但我想,现时代的中国人,或许应该要
  对进步更感兴趣,因为失去了进步底蕴的幸福,对于这
  个族类,往往并不为好。破除个人的小格局,谋求一种
  人类或者群体的大格局,或许是更应该值得追求的生活。
  福特汽车创始人的曾孙比尔·福特最近在中国说:
  “为什么我每天早上起来这么努力呢?很多人都问我这
  个问题,我好像很有钱,不用这么做,但是我觉得,我
  不能想象一种离开福特公司的生活,不能想象”。
  我当时的感想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中国汽车人
  同样会更加努力,后来居上。李书福从福特手里拿下沃
  尔沃就已经是一个证明,而上汽最近同正大在泰国合资
  建厂产销MG也是一个有谱的证明,即使是不靠谱的香
  河农民刘起元花180万元造6个“诺亚方舟”的消息也
  让人感受到中国人绵延不绝的创造力。
  从内心的最深处,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在有生
  之涯作出无限之事。这样的人多了,这个世界的末日
  或许才不会真正来临。我希望更多的人认识这一点,
  并发生马克思所描述的那种效果:“思想的闪电一旦真
  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
  成为人。”
其他文献
进了葫芦岛市高速入口,鹤立在路旁的巨幅广告牌上写着“关外第一市”。之所以有这个名号,是因为在北京860年的建都史上,葫芦岛市一直是山海关外的要塞。  辽宁方圆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的动画总监马涛告诉记者,在这块兵家必争之地,最出名的就是发生在宁远古城的“宁远大捷”。当年,明朝大将袁崇焕以两万士卒力抗后金君主努尔哈赤的“十万铁骑”。背水一战时,袁崇焕上奏明帝“本道身在前冲,奋其智力,自料可以当奴”以表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