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患者眼后段结构的形态学改变

来源 :眼科新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love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单纯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患者视盘区域、眼球壁等形态学改变,探讨用于评价高度近视眼的可测量指标。方法收集18~45岁高度近视患者29例52眼,采用深度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DRI-OCT Atlantis等影像设备检测相关数据,将患眼分成单纯高度近视组和病理性近视组。对比两组视盘、近视弧、脉络膜萎缩弧形态;不同区域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脉络膜、巩膜的厚度等形态特征。结果本研究中单纯高度近视组27眼,病理性近视组25眼。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8),病理性近视组比单纯高度近视组的屈光度更大、眼轴更长、最佳矫正视力更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1)。单纯高度近视组、病理性近视组患者的视盘水平长度分别为(1440±419)μm和(1228±331)μm;垂直长度分别为(1906±430)μm和(2085±304)μm;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视盘椭圆指数分别为0. 78±0. 16、0. 63±0. 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按照视盘椭圆指数0. 8以上为正常分类(8眼因视盘界限难以确定未纳入该项分析),单纯高度近视组中视盘正常形态13眼、异常12眼,病理性近视组视盘正常形态3眼、异常16眼,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两组单侧弧和环形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84)。两组单纯近视弧和色素上皮脉络膜萎缩区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视网膜厚度:单纯高度近视组和病理性近视组患者视网膜厚度中心区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病理性近视组患者的其余各区域视网膜厚度均比单纯高度近视组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神经纤维厚度:两组颞侧区域神经纤维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病理性近视组的其余各区域神经纤维厚度均比单纯高度近视组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1)。病理性近视组患者各区域脉络膜厚度比单纯高度近视组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单纯高度近视组均未完整显示全层巩膜厚度;病理性近视组19眼可显示全层巩膜厚度。结论单纯高度近视进展为病理性近视时,主要表现为近视加深、眼轴变长、最佳矫正视力下降,脉络膜萎缩弧增加,视网膜厚度、神经纤维厚度大部分区域更薄;脉络膜厚度普遍变薄。
其他文献
<正>努力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当前迫切需要在多元需求中塑造主流精神,以正确、清晰的主导价值引领官兵,从根本上筑牢官兵经受各种考验的思想防线。一、包容独立思想
目的探讨微创胆总管取石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分析导致胆总管结石患者微创手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相关因素与病原菌种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
目的:观察脑深部刺激治疗帕金森患者并发症与护理。方法:对17例帕金森患者,行双侧脑深部刺激器(deep brain stimulator,)植入术。手术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
目的分析婴幼儿哮喘行维生素D治疗对临床疗效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婴幼儿哮喘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
目的探讨住院药房摆药与药品质量的关系。方法调查、分析住院药房摆药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结果加强医院病区摆药的统一管理,在药品合理使用,控制大处方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目的:探讨早期肺康复对COPD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COPD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和随意自我运动锻炼;康复组针对患者个体情
目的研究肥胖和超重学生糖脂代谢紊乱的特点,为干预儿童青少年肥胖、超重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营养监测点学校546名肥胖、超重、正常学生,按照1∶1∶1配对,检测空腹血糖(FG)、
[目的]探讨沙漠化地区地下水位的分布状况及其对沙漠植被的影响,为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MODIS卫星遥感数据,采用遥感—数学—模型学融合的研究
目的探讨提高手术室环节管理质量在预防手术切口感染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预防手术切口感染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204例外科实施手术患者为研
目录一、神经科学对社会和科学发展的意义(一)神经科学对社会健康的意义(二)神经科学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三)神经科学发展的科学意义(四)国际社会和国际科技界对神经科学的重视二、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