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土豆炮

来源 :智慧少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200902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少数允许私人持枪的国家之一,为什么人们放弃真枪实弹的乐趣,却选择了“土豆炮”?
   原因很简单,美国枪支管理法规非常严格,在很多州,只能在靶场内进行实弹射击,携行枪支也要带上证件。因此,爱玩的美国人就想出了不受管制的“土豆炮”。这“土豆炮”做起来可以随心所欲,既能做得很大,看起来像一门真正的大炮,也可以做得很小,和手电筒差不多大;可以做得简单,也可以做得复杂至极;至于“炮膛”、“炮管”的位置,更可以发挥想象,自由安装,正所谓“梦想有多牛,土豆炮就能做多牛”……
   因此,在美国,工作之余,大多数家庭机械师都会甩开膀子DIY一个独一无二的“土豆炮”。由于时不时地需要对“土豆炮”进行维修改善,几乎家家户户还自备了成套的工具。
  
  土豆充炮弹,效果不一般
  
   没错,虽然玩家可以把所有能想象得到的东西都拿来当“炮弹”,但最普通不过的土豆(这也是土豆炮得名的由来)却以一系列优势成为了玩家心目中的最佳“炮弹选手”。
   首先,便宜。在大多数地方土豆几乎都是最廉价的;
   其次,安全。土豆在和目标亲密接触后,会自动碎成小块,不会造成危险;
   第三,土豆软而且脆,很容易切成大小合适的“炮弹”,另外,土豆切开后,表面还会分泌出一些可以充当“炮管”润滑油的粘液;
   最后,土豆有一定的重量,可以射得较远。这点西红柿就不行了,熟透的西红柿一出膛就会解体,这样一来,只要站在距离“炮口”数米外,就不会受到任何伤害,但站在10米之内,都会被它溅得一身通红。不过尽管如此,玩土豆炮安全仍是第一位的,如果伤着人,就不爽啦。
  
   玩玩“土豆枪”
  
   美国的中小学生还会自制“土豆枪”,它和中国传统的“竹筒水枪”相似,主体仍是J根管子,里面有一个带有手柄的活塞,切取一小块土豆后,用力向前推动活塞,即可压缩管中的空气,射出“土豆弹。
其他文献
自古以来,人类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能跟老天爷商量商量明天的天气,甚至有人声称自己能控制天气,这当中最牛的当属“智慧与正义的化身”诸葛亮同学。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就说自己能向老天爷借来三日三夜东南大风,搞得自己好像一个巫师。其实,诸葛亮顶多只是一个合格的天气预报员罢了,操纵天气?他还差得远呢!  好吧,古人很落后,那么现在呢?科学家郑重宣布:人类操纵天气的时代已经来临!不信?请接着看下去吧!    
期刊
在地球上,有这样一类机器人,它们行为低调,但却与科学家并肩工作;它们有的变身为鸡,有的化身为蛋,有的甚至变成狗的样子,偷偷地潜伏在动物周围,做出了非常重要的科学贡献,它们让机器家族的力量空前壮大,你会惊讶地发现,原来除了机器人,还有机器狗、机器鸡,甚至是机器蛋!
期刊
让咱们烧柴度日吧    头一回听说能源还能被种出来0巴,7嘿嘿,瞧你那惊讶的样儿,其实也没你想’象得那么神秘啦!不信?那你想一想,在没有煤炭和石油的古代,人们烧什么呢?柴禾呀!  没错,如今科学家的建议就是,让人类重新开始烧柴度日。当然了,这些“柴禾”可同以往的不一样,它们都是被精挑细选出来的植物精英,具有前辈们所没有的优异素质。它们被称作“能源草”。    能源草,究竟是啥草    哈哈,你恐怕
期刊
DNA分子的大名,你应该早就听说过了吧。它们遍布在我们身体的各个角落,个头实在是太小了,小得连肉眼都发现不了它们的存在。  ONA分子的造型十分奇特,它由两条“锁链”组成。这两条“锁链”就像拧麻花似的扭在一起,所以DNA分子看起来是螺旋状的。“锁链”上还有很多更小的环节,每个环节都保存着特定的信息,有的信息能让你成为单眼皮,有的信息能让你的脸上现出一对大酒窝等等。这么说吧,每一个DNA分子都是我们
期刊
战地出师不利    说起悍马吉普车,美国大兵们无不感慨万千。作为战场上的军车,这家伙机动性好,皮实耐用,操作简便,可以执行物资运输、反坦克、通信中转和救护伤病等多种任务。在许多次冲锋陷阵中,它与士兵出生入死,历经枪林弹雨,完成了许多的危险任务。可以说,它简直就是大兵们的左臂右膀,被亲切地称为“大脚兽”。  然而,在如今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悍马却出师不利。山路崎岖,它们只能“望山兴叹”。还有可恶
期刊
漫长的旅程    作为人类航天学之父,俄国人齐奥尔科夫斯基在将近100年前做出的这条预言,在今天看来是不是有那么一点好笑呢?没错,如今人类早已穿越了大气层,甚至将脚印留在了距离地球38万千米的月球上。可是,这距离齐老爷子说的“征服太阳系周围整个空间”的目标还有多远呢?  至少127亿千米!  是的,从地球出发的飞行器,要飞越127亿千米的茫茫旅程,才会到达太阳系的边缘。著名的先驱者10号飞船,携带
期刊
今年冬天格外冷,蓝波尔记得自己写着作业,手已经被冻得麻木。  “明年再要赶上这鬼天气怎么办呢?”蓝波尔也忍不住哆嗦了一下。  可是喜欢幻想的蓝波尔突然灵机一动:古代有避暑山庄,那么这世上有没有座“避冷山庄”,让饱受寒冷摧残的蓝波尔也能到那里去避避冷空气啊?  蓝波尔聪明,知道用互联网。搜索引擎、关键字、Enter,没想到几个简单的动作,却让他找到了今年冬天的度假避冷之地。    黑夜里德太阳神  
期刊
杜鹃鸟VS杜鹃花  团长杜鹃也叫“布谷鸟”,鸟界的知名“人士”;它虽然有借窝下蛋的坏名声,但在消灭害虫方面还是有两下子的。
期刊
为了长得帅?    如果不是为了长得帅或漂亮,我们还能给对称找出一个合适的理由来吗?或者,你怎么证明我们长成这样不是为了帅或漂亮呢? 实际上,不光是我们人,世界上的其他一切生物也几乎都是对称的:昆虫是对称的,它们都有三对足、两对翅,从中间将昆虫一分为二,左右一般模样;鸟类是对称的,你没见过一只翅膀大一只翅膀小的鸟吧?哺乳类、鱼类,这都不用说,肯定是对称的,就连最“离经叛道”的比目鱼,两只眼睛长到了
期刊
1956年,时年42岁的爱特尔踏入了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土地,他选准了阿姆斯特丹城中的繁华处,准备着手开办一家书店。  几个月后,爱特尔的图书店顺利开业,但让人惊奇的是,爱特尔的图书店却作出了让业界大吃一惊的事。  彼时的阿姆斯特丹图书店,除了工作人员之外,店内是不设置任何桌椅以供顾客落座休息的。毕竟,在前来图书店的顾客中,有很多图书爱好者并非抱着一定购书之心前来。他们之中,有相当大部分是将图书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