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282211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创新人才。因此,本刊请三位高校一线管理者就高校如何在教学实际中培养创新人才分享各自的经验。
  
  主持人:李文君 投稿邮箱: liwenjun163@163.com
  
  社会变革需要高校培养创新人才
  中央美术学院副书记 孙红培
  在2008年奥运会上,我院师生承担了很多设计任务:奥运会金镶玉奖牌、各种体育赛场和运动赛场的标识、证件、门票,还有奥林匹克公园80%的景观设计等。我们还专门为这次奥运设计了两条轨道线路,一条是奥运地铁专线,一条是机场快速线。这两条线一共有7个站点,所有的室内建筑都是我院师生设计的。
  这些都说明,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文化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我们综合国力的增强,艺术更多地走入了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面对社会这样的发展变革,我院这几年也有了较大的发展。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科专业的扩充,我们成立了设计学院、建筑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比如我们现在的陶瓷专业不再是专门设计景泰蓝,而是设计寻常百姓使用的锅、碗、瓢、盆、餐桌、餐椅等家里常用的东西,但是用艺术的语言设计的。
  当我们建立这些专业培养这样的人才的时候,我们也要面对需要扩大生源覆盖、生源类型这样一个问题。近些年来,我们进行了多次改革,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在本科招生中,对文化课成绩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知道即使是搞美术的,如果没有比较厚重的文化积淀,没有对社会发展那种深刻的认识,是不可能创造出流传历史的优秀作品。
  我个人感觉,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有两个突出的主题,在整个教育界和社会得到了认可:一个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保证人才发展的可持续性。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就是时代意识、时代精神。这二者完美地结合才能够培养出我们民族长久发展、社会实现进步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创新精神需结合知识技能
  北京科技大学校长 徐金梧
  我们是工科学校,所以更多的是结合工科学校的办学实际来谈一下创新人才的培养。我觉得如果要对创新型人才共同的本质或者是特征下一个定义,这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创新的过程,究竟有哪些人在创新。我觉得从大的分类来说大概有三类人:第一,理想家或者叫幻想家。他不断地去构思,通过他的灵感、感悟可以提出来一些设想。我们可以看到,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实际上都是起源于这一类人的理想和幻想,这种理想一旦被证实的话可能就是比较大的创新。第二,探索家。他不断地揭示或者是发现自然界的一些现象,比如对我们有直接影响的有灯源、激光、核磁共振、物理和化学等现象。第三,执行者。他把一些科学家的构想和探索家所揭示的现象加以利用,为我们生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
  那么创新人才的共同特征又是什么呢?我想有三点供大家参考。第一,具有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因为你要创新就必须要付出。而现在很多年轻人更多地趋向于功利主义,不愿意吃苦。而要真正地有所探索和发现大自然新的现象,需要花很长时间琢磨才能找出你自己的灵感。第二,具有严谨、科学的逻辑思维。我们确实需要好好地思考这类问题,我也带博士生和研究生,有时候给他们讲,你们要学一点哲学,因为很多创新缺乏逻辑性。缺乏逻辑的创新是无序的,它不可能有大的创新。第三,具有掌握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知识。前面所讲的执行者就需要大量的技能和知识。
  中国要培养一大批创新人才的话,我觉得有几点确实值得讨论。第一,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最重要的是培养探索精神。第二,要避免功利主义。第三,应当加强综合素质,尤其是要启迪学生的智慧。我经常在我们学校讲,我们教学的目的要更多地启迪学生的智慧,而不是完全单纯地教知识,我觉得知识只是一时的东西,智慧才是更长远的东西。第四,要避免一些纯理性主义的想法。欧美人的价值观更多是从自我的感受来出发,而中国人更多的是从别人的感受来出发。这种思维,对于我们的创新是不利的。我们老觉得外国人个性很张扬,但是搞艺术的人绝对需要这种张扬的个性,在科学界也需要这种东西。如果什么事都去感受别人有什么想法而没有自己的想法的话,我觉得不会有创新。
  
  应用型创新人才如何培养
  辽宁美术职业学院副院长 王东辉
  我们高职院校培养大量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我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其创新要建立在实用的基础上。
  我们学校是美术职业学院,拿服装专业来说,大家看到电视上的时装表演感觉到很有创新、很有创意。但是往往真的冷静下来以后我们感觉不实用,有的东西穿不出来。而实际生活当中人人穿的衣服又都需要在实实在在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创新,这个创新是在实用的基础上创新,这才有价值。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高职教育日益受到主管部门的重视,同时也受到国内的关注和认可。现在高职的招生形势很旺,并不是像社会所说的考不上重点报高职,因为高职很实在,毕业以后就业率比较高。
  辽宁美术职业学院是在20世纪90年代诞生的,为了培养适合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首先我们实实在在地探索出了一条特色教学道路。我们引进了项目教学法,通过师生共同和完整的项目进行教学活动的方法。我们通常拿一个实际工程,按照工程过程分解,针对每一个工作环节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达到了实践与理论知识的整合,这样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很多教学计划都是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基本模式,我们打破了这个模式,不是以知识点为线来讲,而是以项目为线把知识点串起来讲。由于我们在项目教学过程中都是真实的工程项目,所以学生可以零距离地接触市场。
  其次,我们建立了教学网络管理平台。很多学校都在建,但是我们学校建这个平台感觉特别有时效性。我们主要是利用教学网络平台来让学生跟老师互动,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跟老师和同学交流。我们做了一份调查,哈佛学生差不多每周是15个学时上课,而我国很多学校是25个学时,哈佛的学生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而网络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学生在网络上自学、与老师互动等,通过网络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和空间。
  再次,积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特色考试制度。因为考试是学习的风向标,考试的形式直接引导学习的形式,也决定了学习的成果。我们高职的考试不仅仅是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项目执行能力进行考核,以及是否拥有灵活运用知识创新的能力。第一个考试的形式就是成绩的形式组成;实践课的形式分别由学生的出勤、课堂提问等几部分组成。其中月考是基于工作过程中学习的实践动手考试,不是理论考试。这样通过考试引导学生重视实践课,把学生的作品变成了产品,用产品来检验学生的学习质量,用市场来检验学生的成绩如何。
  学生毕业答辩的时候由三方组成,有校内的专家教授、校外的业内专家、行外的专家。目的就是要通过毕业答辩,来检验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否能够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通过答辩可以发现和选拔人才,让学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三方答辩实践,我们还可以接触到来自企业行业的人才需求信息,从而可以不断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总的来说,我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根植于实践的土壤当中,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才会成为社会上需要的创新人才。
  
  链接
  创新人才内涵的国际定义
  在国外的有关文献中,我们并未发现与“创造型人才”或“创新型人才”对等的概念。一些相关的概念如“creativemind”“creativeman”“criticalthinking”等,大都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的特点。
  国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比我国要宽泛一些,他们大都是在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从国外有关大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阐释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来。应该注意的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视已有很长的历史,只不过近年来更加突出而已。
  在英国,培养绅士型的领袖和学者是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牛津大学校长C·鲁卡斯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要有很高的技术,非常宽的知识基础,有很强的个人责任感、革新能力和灵活性。个人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的技术以适应其需要。”至2001年,牛津大学共为英国培养出4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25位首相。
  德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深受洪堡大学理念的影响。至20世纪,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提出大学应该培养“全人”的理念,追求“全人”前提下的创新。
  美国大学教育有着自由教育的传统。截止到1998年,仅哈佛大学一所学校,就已有35名教师、38名毕业生获得诺贝尔奖,可以说是培养创新人才最成功的大学之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21世纪教育发展的报告也要求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但在教育目的的阐述上仍坚持全人或完人的培养目标。
其他文献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正因为有了创新,社会才有了今天的进步。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呢?    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需具备三大要素  我们有珠穆朗玛峰是世界屋脊,最高点,但是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话,我想珠穆朗玛峰就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屋脊,因为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四五千米,正是在这四五千米的基础上才有了珠穆朗玛峰。我想拔尖创新人才
期刊
近年来,学生因各种学校事务起诉校方的事件频频发生。相关法学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学校作为行政案件中一种特殊的被告,既应受到法律的相应约束,又应保留有一定的自主办学、特色办学空间。但鉴于目前教育行政案件的立案标准、审判原则等方面的法律规定都十分模糊,因此,亟须尽快细化、完善相关法律。同时作为屡屡成为被告的学校,亦应提高管理水平、规范行政程序,尽力避免这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典型案例※  【事件
期刊
19年来,4%始终牵动着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代表委员的心,呼吁、失望、无奈、等待、再呼吁,成了他们“追4”行动的真实写照,而如何实现、如何使用、如何监管、如何追加更是被无数次的假设与构想。与往年不同,19年后的今天,所有关于4%的讨论和争议变得更有实际意义,因为这个数字有望成为现实。    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
期刊
即使图书馆条件都改善了,但对外开放也还是要结合各自具体情况,根据不同的功能,采取不同的方式。高校的图书大多数不适合向公众开放,比如我们学校,通俗小说、少儿读物就基本上不订购。我们不要追求形式,要讲实效。现在公众追求的是什么,我们高校又能为他们做什么?如果仅仅是宣布开放而还没有具体措施,这意义也不是很大,只能说是第一步。  当然,首都高校图书馆联盟本身是件好事情,也是一个发展的方向,但高校图书馆对外
期刊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东海之滨上海南翼杭州湾北岸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嘉兴市区南湖之畔,曾被原国家教委授予“教学改革先进单位”,被农业部评为“科教兴农先进学校”,同时获得“全国农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  多年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以“四个一”工程建设专业技能强的教学团队、依托职教集团改革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走上了一条内涵式
期刊
据《法制晚报》报道,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上自习需要提前占座一事尚未平息,近日首都图书馆联盟成立,34所加盟高校图书馆决定向社会公众开放,这一新闻再次挑动了首都高校学生敏感的神经。一名人大学生抱怨道:“现在要提前一天占座,如果校外的人来了,恐怕提前3天都占不到座了。”  大学图书馆确实属于公共资源,对社会开放能满足公众的读书需求,但需要谨慎地开放。《中国统计年鉴》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年末,我
期刊
现在“资源共享”在大众观念上已达到共识,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一种发展趋势,但是要实现完全地对外开放仍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轻易达到的。就目前国内的情况来说,要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完全对外开放需要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图书馆必须具备一定的实力,包括经济实力、技术实力和馆藏实力。在满足本校师生正常借阅的情况下,还能满足社会人士的借阅。  二是图书馆管理体系的完善。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后,要求相应
期刊
“西部大开发,离不开西部人,离不开智力的开发。教育,在西部大开发中,负有特殊的使命。”地处中国西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紧抓历史机遇,顺势而为,提出了“西部开发、教育先行”的理念,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优先发展,是实现西部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宁夏高等教育有了哪些变化?“十二五”期间,又将推出哪些新举措来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郭虎 
期刊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嘉职院”)青年教师蒙冉菊,自从与嘉兴卅拾秋制衣有限公司结对后,越发感受到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读了将近20年的书,在学校当了5年教师,掌握了很多理论知识,但都是在黑板上开机器。走进企业后才发现,理论要与实际对接还会碰到很多问题。要让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与时代脱节,教师必须对相关行业的动向及发展趋势了如指掌。”
期刊
1988年3月3日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发布  1988年3月3日,国务院发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条例》规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任务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推进在职专业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自学考试已成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全国累计有2.1亿人次参加自学考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