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M14步枪全纪录(下)

来源 :轻兵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ns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14狙击型—M21与M25
  
  虽然M16在越南战场上全面取代了 M14,使美军在200~300m射程上的火力大为增强,但在进行远距离精确射击时,M16则显得无能为力,美国陆军司令部认为急需配备一种新型的狙击步枪。 1966年,美国陆军武器司令部、战斗研究司令部、有限战争委员会与美国陆军射击训练队一起共同研究新型狙击步枪的设计方案。他们将所有能使用的军、民用枪与各种瞄准镜和枪弹配合使用,并根据他们自己制订的原则标准和精度标准,最后选择了M14NM半自动步枪,将其改造后命名为XM21狙击步枪,该枪配有莱瑟伍德3~9倍ART(Adjustable Rang— ing Telescope,可调距离望远镜)瞄准镜。1969年,美国陆军岩岛兵工厂把l435支XM21狙击步枪提供给在越南的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狙击手使用。
  将M14步枪精确化主要进行以下几项改进。首先是选用比赛级枪管,其次是选用一个合适的瞄准镜,当然还要改进发射机构,因为一个平稳而敏感的扳机对于提高单发射击精度是极为重要的。最后就是选用精度高的枪弹,XM21所配用的是盐湖城武器弹药厂生产的M118弹,弹头质量11.2g,初速810m/s。
  1969年12月后,XM21已经被非正式地称为M21,不过直到1975年才正式定型为M21。在整个越战期间,美军共装备了1800支配ART瞄准镜的M21。在一份美国越战杀伤报告中记载,1969年1月7日至7月14日半年内,一个狙击班共射杀北越军1245名,耗弹1706发,平均1.37发弹消灭一个目标。
  M21不同于M14之处为:
  (1)枪管是精选出来的,并经测量仪器精确测量,严格符合规定的制造公差,枪管不镀铬;
  (2)枪托由胡桃木制成,用环氧树脂浸渍(后改为玻璃纤维护木);
  (3)使用玻璃纤维粘合剂将枪托固定于机匣上,枪管和机匣结合好后,用环氧树脂封固;
  (4)发射机构用手工装配并抛光,以利于击锤解脱,扳机力为19.99-21.07N
  (5)枪上装消焰器,消焰器经过铰孔,精度提高,消除偏心误差;
  (6)活塞筒和活塞用手工装配,且都抛光,动作可靠,同时能避免火药残渣积存,
  (7)导气箍和下套箍为一体结合件,
  (8)对该枪的精度要求是,10发一组的最大平均散布应始终一致,300m处的最大平均散布不超过150mm。
  另外,M21的消焰器可外接Sionics消声器,该消声器不会影响弹头初速,但能把逸出的火药燃气的速度降低至音速以下,使射手位置不易暴露。
  由于M14本身是一支相当精确的步枪,因此改进成狙击步枪也非常成功。除了陆军外,美国海军特种部队如海豹突击队也采用这种半自动狙击步枪。到了1988年,美国陆军开始以旋转后拉式枪机的M24 SWS逐步取代M21,但M21仍然被特种部队使用。
  另外美国并没有出口M21,在一些关于以色列狙击手的文章中提到以军采用美制的M21狙击步枪,其实那是以色列人用美国支援的M14步枪改装的狙击武器。在1973年赎罪日战争期间,美国紧急空运了大批武器到以色列,其中包括一批M14步枪。以军决定用这批M14作为狙击步枪,由IMI公司进行改进。IMI 先是对这批35 000多支M14进行精度测试,其中最好的10 000支改装成狙击武器,其余的M14则储备起来。
  被改装成狙击武器的M14也被装上了快慢机锁,并配上一个放大6倍的瞄准镜、哈里斯两脚架、贴腮板和橡胶托底板,改装后的M14被命名为M14 SWS,并配发给以军狙击手。SWS即“狙击手武器系统”的缩写,虽然都是由M14改装而成,但以军的M14 SWS与美军的M21的区别在于瞄准镜和贴腮板不同。直到1997年,以军的M14 SWS才被从美国采购的M24 SWS所取代。
  M25狙击步枪是M21狙击步枪的改进型,由美国陆军和美国海军特种部队联合研制。1991年,美军把这种改进后的M21正式命名为M25,主要供给美国陆军特种部队和海军海豹突击队。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海豹突击队曾使用M25 狙击步枪参与实战。
  M25保留有许多M21的特征,都是NM级枪管的M14配麦克米兰的玻璃纤维枪托及改进的导气装置,但M25改用布克菲尔德瞄准镜座代替原来的莱瑟伍德瞄准镜座,并用刘坡尔德瞄准镜(有MK4或VariX-III LR M3型)代替ART瞄准镜。采用密位点分划的瞄准镜虽然对射手的要求较高,但对于专业狙击手来说并不是问题。此外,新的瞄准镜座也便于安装夜视瞄准装置。
  早期的XM25步枪的枪托内有一块用于枪管定位的钢衬垫,这块钢衬垫使射手在枪托上拆卸或重新安装枪管后不需要给瞄准装置重新归零,但定型后的 M25取消了这块钢衬垫并改用麦克米兰公司生产的M3A枪托。美国陆军特种部队第10特种大队还和OPS公司一起为M25设计了一种专用消声器,使M25在安装消声器后仍保持有较高的射击精度。
  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把M25定义为轻型狙击步枪,作为M24 SWS的辅助狙击步枪,所以M25并不是用来代替已装备的狙击步枪,而是作为狙击手的支援武器。特种部队认为,用M25作狙击小组的观瞄手武器比M16/M203的组合更佳(注: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狙击小组中的观瞄手通常使用这种组合作为支援武器),因为它能够准确地射击500m外的目标,另外M25也可以作为一种城市战的狙击步枪使用。
  
  民间版M14
  
  在美国民间的M14有两大类,一类被称为USGI M14,USGI意思是“美国政府配发”,实际上就是指按照美国政府采购合同所生产的军用型;另一类被称为商业型,即所谓的民用型。自1971年后,美国的轻武器生产商生产了超过23万支民用型M14向民间出售,大多数民用型M14与军用型M14在外观上区别不大,不过军用型的机匣在右侧下方有一个安装快慢机柄或快慢机锁的开孔,而民用型因为没有快慢机,因此干脆取消了机匣上的这个开孔,这是从外观上区别军用型和民用型的一个方法。不过军用型和民用型的零件基本上都可以互换。
  虽然绝大多数民用型M14都是半自动,但也有少数例外。据说史密斯企业和斯普林菲尔德武器公司生产了大约1000~2000支设有快慢机的全自动M14 在民间销售,直到1986年5月19日,因为美国政府颁布的禁止全自动武器法令开始生效,因而停止了全自动民用枪支的生产,但只要符合所在州或地方的相关法规,平民仍然可以合法买卖或持有法令生效前生产的全自动民用型M14。
  民用型M14的美国生产厂商有很多,不过到了2002年,只有安斯科珀、安特普莱斯武器和斯普林菲尔德武器公司仍在生产民用型M14。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位于伊利诺州的斯普林菲尔德武器公司,但这家公司与位于马萨诸塞州的美国陆军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并没有任何关系。1971年,位于德克萨斯州的一家枪械公司开始生产名为M1A的民用型M14,公司的主人埃尔默·巴伦斯注意到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已经关闭,于是他成功地把公司名字重新注册成斯普林菲尔德武器公司,这个名称的改变是一个成功的销售策略。巴伦斯大约销售了3000支M1A,然后在1974年把他的公司卖给了罗伯特·李斯,斯普林菲尔德武器公司的新主人在1974年底把公司搬到了伊利诺州,继续生产M1A步枪。从1971年至2002年,斯普林菲尔德武器公司生产和出售了15.9万支以上的M1A,成为生产民用型M14时间最长和数量最大的厂商。
  斯普林菲尔德武器公司所生产的M1A主要有标准型、紧凑型和比赛型。标准型M1A是M1A系列的基本型,除了没有连发发射方式外,与军用型M14完全相同。紧凑型则采用短枪管,适合狭窄环境下使用,其中一种宣称为执法机构生产的型号被称为“侦察班M1A”,在枪管上方配有韦弗式瞄准镜座,适合使用艾姆波音特或其他低倍率的瞄准镜,在枪管前方配有斯普林菲尔德武器公司设计的膛口防跳器,便于快速射击,提高射击精度。另外还有国家比赛级和超级比赛级等不同标准的比赛型M1A。
  有意思的是,在斯普林菲尔德武器公司的产品目录里面也有M21和M25这两种型号,但实际上这两种型号都不是美军装备的型号,而是斯普林菲尔德武器公司以这些名义销售的超级比赛型M1A,只是分别加上不同的配件。这两种型号都采用可调贴腮板高度的枪托,但M21的枪托为木质,M25则采用玻璃纤维枪托;另外这两种枪配用的瞄准镜及镜座都是斯普林菲尔德武器公司自己的产品。要区分斯普林菲尔德武器公司与美军装备的M21和M25非常简单,就是美军的型号都采用军用型机匣,因此都在机匣上安装了快慢机锁使其只能单发发射,而斯普林菲尔德武器公司的M21和M25则采用民用型机匣。
  另外斯普林菲尔德武器公司还生产有一些其他口径的M1A,但较为少见。 1986年后,斯普林菲尔德武器公司也不能再生产全自动的M1A了,不过即使在 1986年前,连发的M1A也只是极少量生产。
  中国也曾生产过M14步枪,包括大陆和台湾省。美国政府在1968年把M14 的生产机器卖给台湾,台湾于1969年开始生产命名为T57的M14步枪。中国大陆生产的M14自1980年代开始销往北美民用市场,由于价格便宜而有一定的销路。
  虽然在美国有大量库存的M14,而且也有不少生产民用型M14的公司,但美国政府库存的M14属于战略储备,只有极少量流入到民间(据说在国家步枪协会登记的军用型M14只有48支)。因美国厂商生产的民用型M14价格较高,而中国生产的民用型M14则比较便宜,两者都有自己的客户群,因此中国的M14 在北美地区也有一定的市场。但美国政府从1989年3月开始限制外国进口枪支,中国的M14也因此受到影响。
  在美国除了生产或组装民用型M14的企业外,民间还散落着一些经过特殊改装的M14。例如凤凰城AWC公司在1990年代末改装过一批无托结构的M14,被称为G2系列。又例如有一些人利用锻压的M14机匣与斯普林菲尔德武器公司的M1A的零件装配成M15步枪的模样,并以从未投产的M15的名义出售。不过其中最有趣的是一种被称为M14K的全自动民用型M14。
  M14K是一种外形紧凑、枪口冲量和后坐力均很低的M14,最初是由理查德· 史密斯和蒂姆·拉法兰斯于1980年代设计。如前文所述,M14并不是适合连发射击的武器,因此这两个人就决定改造出一种容易控制的全自动M14。他们经过一些试验后发现,如果把M14的导气系统改成M60通用机枪的导气系统就能够有效降低枪口冲量。后来,史密斯企业的罗·史密斯进一步改进了这种安装M60 导气系统的M14,这种改进后的M14就被称为M14K。
  为了容纳新的导气装置,木质枪托的前方被截短,另外M14K还改用了一个独特的枪口制退器,并缩短了拉机柄连杆。在1988年之前,M14K由蒂姆·拉法兰斯在“SOF展”(著名杂志《Soldier of Fortune》每年都在拉斯维加斯举办枪展)上销售,史密斯企业则提供把属于 1986年前生产的合法全自动M14改装成M14K的业务。
  M14K有两种不同长度的枪管型号,一种枪管长406mm,另一种是338mm枪管。较长的型号全枪长963mm,全枪质量3.75kg;较短的型号全枪长897mm,全枪质量3.6kg。M14K的理论射速约600发/分,由于射速比标准的军用型 M14要低,而且枪口冲量小,因此在连发射击时非常容易控制。
  
  最新改进型美国海军陆战队的DMR-M14
  
  当美国海军陆战队和舰队反恐怖安全部队需要一种远距离精确射击的半自动步枪时,一向自诩比陆军更重视轻武器建设工作的海军陆战队不愿意采用陆军改装的M21或M25,而是建立了一项名为“精确射手步枪”(Designated Marks man Rifle,简称DMR)的计划,这个计划是用库存的M14改装成一种半自动的狙击步枪。
  据说选枪时是由经验丰富的海军陆战队队员和军械保修人员一起被指派到一个秘密的地方,在那里有1万支浸在石油基防腐剂中保存了约30年的M14步枪,他们检验每支步枪,通过几次反复检查,从中筛选出最好的1 000支出来改装成DMR-M14——这是第三种以M14为基础改装而成的制式狙击步枪。与前两种所不同的是,M21和M25均系由美陆军改装的武器,而DMR-M14则系由海军陆战队自己改装。
  这些被选出来的步枪更换上麦克米兰M2A枪托,枪托外形类似M14E2枪托,装有可调高度的贴腮板,但采用纤维材料,因此比M14E2的木质枪托轻0.45kg,护木下方安装有哈里斯两脚架。瞄准镜座采用布克菲尔德公司的产品,据推测可能是焊接到机匣上的。长期以来,美国海军陆战队对10倍Unertl瞄准镜钟爱有加,但这次海军陆战队却没有为DMR- M14选用固定倍率的Unertl瞄准镜,而是选用刘坡尔德公司的Mk4 M3型变倍瞄准镜。最初的DMR-M14把鸟笼形消焰器换成了OPS公司生产的枪口制退器,并配有可拆卸的OPS公司消声器,同时取消了机械瞄具。现在生产的DMR- M14则没有更换消焰器,但保留了机械瞄具。另外DMR-M14没有采用近年流行的尼龙背带,而是采用了老陆战队员们喜爱的皮革背带。
  目前第26海军陆战队远征队已经装备了DMR-M14,并在阿富汗的“持久自由行动”中参与了实战。
  
  SOPMOD M14
  
  2002年,美国海军地面战斗中心与特洛伊工业公司签订了一份把M14步枪改装成室内近战卡宾枪的合同。研制这种命名为“特种作战改进型M14突击队员型卡宾枪”(SOPMOD M14 Com man do Carbine)的目的是为特种部队提供一种外形紧凑、发射7.62mm NATO弹的卡宾枪。
  SOPMOD M14的设计师是特洛伊公司的迈克·洛克,该计划采用军用型机匣,因此可连发射击,枪管采用的是5R级的比赛型枪管,并根据战术需要可更换不同长度的枪管,包括有305mm、356mm、406mm和457mm等4种长度的枪管。
  原本固定的枪托被伸缩式轻合金枪托代替,有数个固定的长度位置。导气系统也经过重新设计,以减小枪口跳动,并提高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护手上有皮卡汀尼导轨,以便于安装多种标准接口的战术附件。原本的枪口装置也改成一种类似M16A2步枪上的新消焰器,消焰器上有外接消声器的螺纹。
  目前并没有任何部队采用SOPMOD M14的相关报道,但在2003年10月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提出的SCAR项目中要求在同一种枪上能够通过转换部件而发射5.56mm NATO弹或7.62mm NATO弹,因此估计SOPMOD M14计划已经被放弃,由SCAR计划代替。目前特洛伊工业公司正在向执法机构或民间市场推销SOPMODM14,但其机匣已经改为单发的民用型机匣。
  
  M14的意大利“表弟”——BM59
  
  看到BM59图片千万不要以为这是民用型M14的一种,这其实是M14的意大利“表弟”——伯莱塔公司生产的BM59自动步枪。BM59的外形之所以与M14很接近,是因为它们都是由M1伽兰德步枪发展而来的。
  二战结束后,意大利采用了伽兰德步枪作为制式步兵武器,由于意大利陆军在短时间内需要大量装备新武器,只靠美国的进口不能满足要求,因此伯莱塔公司在1945年开始获权特许生产伽兰德步枪,稍后又生产了发射7.62mm NATO弹的伽兰德步枪改进型。但这种在二战期间表现很好的半自动步枪在 1950年代后期就显得过时、落后了,因此意大利军方迫切需要一种采用新型自动步枪,而最省钱省时的方法就是利用性能优良的伽兰德步枪设计一种新枪,这项研制工作被指派给伯莱塔公司。
  1959年,在伯莱塔M12冲锋枪主设计师德迈尼科·萨尔扎的领导下,由维托里奥·瓦尔开始研制新型自动步枪,很快就研制出BM59自动步枪。BM59基本上就是改变了弹膛的伽兰德步枪,采用可卸式20发弹匣,并增加了快慢机。快慢机/保险开关位置与原来伽兰德步枪一样,位于扳机护圈前方,这一点与M14的独立操作的快慢机柄不同。另外BM59还增加了北约标准直径的消焰器,以便发射枪榴弹,但发射枪榴弹时,必须翻起导气箍上的枪榴弹瞄具并关闭导气孔。另外BM59的拉机柄位置也与伽兰德步枪一样。BM59的机械瞄具包括片状准星和觇孔照门,可调风偏和射程。除标准的20 发弹匣外,还有两种14发和25发的弹匣,BM59的弹匣不仅可以在卸下时压弹,而且还可以装在枪上时直接压弹,与M14方式相同。BM59的弹匣也可以直接在 M14上使用。
  BM59共有8种型号:
  BM59 Mark E,这是最早的BM59型号,直接使用了一些伽兰德步枪的零件来制造,所以成本比较低。
  BM59 MarkⅠ,采用木质枪托带一体式握把。
  BM59 MarkⅡ,与Mark Ⅰ基本相同,但木质枪托上有手枪形握把,使连发射击时更容易控制,并配有两脚架。
  BM59 MarkⅢ,有手枪形握把和向右折叠的金属枪托,该型号主要用于山地部队。
  BM59 MarkⅣ,采用比较重的枪管和塑料枪托,没有前握把,用作班用轻机枪,类似于M14A1。
  BM59 Mark Ital,在活塞筒的下方安装有轻型折叠两脚架,枪管前端装有可卸式枪口消焰器,枪口下方可装刺刀。
  BM59 Mark Ital TA,Mark Ⅲ改进型,与Mark Ⅲ基本相同,装备山地部队。
  BM59 Mark Ital Para,即伞兵型,也是Mark Ⅲ的变型枪,与Mark Ital TA的区别是采用较短的枪管和较短的消焰器,方便伞兵使用。
  BM59系列步枪于1959年被意大利军队采用,印度尼西亚和摩洛哥也有装备,这两个国家还获得BM59的特许生产权。1980年代后期,意大利军队使用的 BM59自动步枪被伯莱塔AR70/90突击步枪所代替,目前BM59已经停产,但在意大利陆军内仍有少量装备。
其他文献
几乎每年枪弹制造业都有新品问世,其中大多数都是对传统的铜被甲铅心弹头枪弹进行改进,很少有创新产品,而且大多是出自个体制造商。而巴西的福尔佳斯·陶鲁斯公司新近推出的一种铜弹头枪弹却不是如此。该弹的研制成功不仅是对空弹尖铜弹头枪弹的一次革命,而且也导致了一些弹药厂家的重组及弹药成分的创新。   这款新弹于2002年初展示样品,同年9月完成生产研制。最初提供的弹头口径为0.45英寸,弹头质量11.97g
期刊
本文中所提及的“M14型”并不单指美军装备的M14自动步枪,而是涵盖了所有的M14类型的步枪,即包括了M21狙击步枪、M25狙击步枪、斯普林菲尔德M1A系列半自动步枪等多种型号。   ——作者语    历史悠久     美国著名枪械大师约翰·伽兰德的得意之作是1935年10月定型的7.62mm 口径M1半自动步枪,也称伽兰德步枪(参见《轻兵器》2004年第1期《不灭的传说 ——M1伽兰德步枪》一文
期刊
大口径狙击步枪作为对远距离目标实施精确打击的武器,高精度是区别于其他枪械的主要特点,但如何才能有高的精度呢?这主要源于它在结构设计上有许多与众不同之处。首先,狙击步枪的枪管由优质的铬钼钢或不锈钢制成,内膛加工精度和光洁度比一般的枪管要高。多数狙击步枪采用半自动或非自动机构,发射时枪机处于静止状态,机匣所受的张力和弯曲力都很小。此外,狙击步枪还有复杂的膛口装置以减小后坐力,并配有精度高、视野开阔的专
期刊
编者按:1939~1945年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为挫败法西斯妄图统治世界的野心,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为代表的同盟国与以德国、意大利、日本等为代表的轴心国进行了惨烈的战争。战火遍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并同时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厮杀,共有 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1亿人。回首二战,那一
期刊
  
期刊
二战前,美军使用的机枪大都是勃朗宁M1917及M1919的各种改进型。自1930年代以来,美军企图发展轻便型机枪。1940年4月,美国防部提出轻机枪战术要求,征集设计方案,但所征集方案均未能满足要求,后来修改了战术技术要求,于是出现了约翰逊轻机枪及其他试制型轻机枪方案。   约翰逊轻机枪由美国人梅尔文·约翰逊(Melvin M.Johnson)设计,有M1941及M1944两种。本文介绍M1944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人们经常可以在银行门口见到这样的情景:一辆运钞车停稳后,若干名保卫人员迅速下车将车团团围住,押运人员将提款箱拎进或拎出银行,完成交接。运钞车所到之处“动静”不小,自然不可避免地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 2003年“沈阳1·18”特大爆炸、抢劫银行案的发生使得人们更加关注银行,特别是运钞车的安全问题。   那么,运钞车究竟能防什么枪弹?它的防护性能如何?安全系数有多大?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就会找到答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