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女,40岁.反复发热3个月,胸闷、气促1周.有“精神分裂症”病史.3个月前出现反复低热,于当地医院行多种抗生素及激素静脉输液治疗后体温仍时高时低.入院时轻度贫血貌,体温36.4℃,血压106/7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122次/min,心尖部可闻及2/Ⅵ收缩期杂音.血常规示白细胞16.4×109/L,中性粒细胞0.76,血红蛋白96 g/L;血细菌培养阴性.超声心
【机 构】
:
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心外一科,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心外一科,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病理科,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心外一科,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40岁.反复发热3个月,胸闷、气促1周.有“精神分裂症”病史.3个月前出现反复低热,于当地医院行多种抗生素及激素静脉输液治疗后体温仍时高时低.入院时轻度贫血貌,体温36.4℃,血压106/7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122次/min,心尖部可闻及2/Ⅵ收缩期杂音.血常规示白细胞16.4×109/L,中性粒细胞0.76,血红蛋白96 g/L;血细菌培养阴性.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实性占位,有蒂附着于房间隔上部,舒张期脱入二尖瓣口,收缩期返回左心房(图1、2)。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重症胸外伤合并多发肋骨骨折早期应用钛板肋骨固定手术治疗的诊治经验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需开胸探查的重症胸外伤患者161例,动态均衡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9例常规开胸手术;肋骨内固定组82例开胸同期行肋骨内固定.比较两组术后反常呼吸、血氧饱和度、肺功能、胸腔引流、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肋骨内固定组术后血氧饱和度、肺功能、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等均优于
肺部曲菌感染最常见为曲菌球,其发病率现处于上升趋势,尤其在我国的偏远地区[1-3].虽然目前抗真菌的内科药物治疗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外科手术仍是治疗肺曲菌球的主要有效措施,开胸肺切除是目前主要的手术方式[3].胸腔镜外科技术发展迅速,并以其微创的优势得以广泛应用[4],尤其在肺癌领域.但是在一些特殊感染肺部良性疾病,如结核、曲菌球的治疗中,胸腔镜的应用较为局限.现对我院接受胸腔镜手术(VATS)
目的 研究合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大隐静脉(GSV)血管自身存在的内膜增生和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在血管内膜的表达情况.方法 从42例择期行CABG的患者中获取GSV,其中糖尿病患者20例,非糖尿病患者22例,对获取的GSV进行形态学分析,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测定血管内膜N
患者 男,46岁.12年前因肾功能衰竭行肾移植,此次发病前出现移植肾功能衰竭、少尿,行血液滤过治疗,维持血肌酐400μmol/L左右.主动脉CTA三维重建诊断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未累及腹主动脉以下(图1).2010年8月急诊行升主动脉替换、弓部替换、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术.经右腋动脉插管(直径8 mm人工血管与腋动脉吻合,再连接动脉管)和右心房插腔房管建立体外循环,经右上肺静脉放置左心室引
目的 探讨应用可吸收缝线编网进行胸壁重建的方法.方法 对23例胸壁部分肋骨切除患者利用可吸收缝线编网支撑软组织,观察疗效.结果 全组术后呼吸稳定,无发生反常呼吸及胸壁塌陷者,支撑效果良好.结论 利用可吸收缝线编网进行胸壁重建,具有取材方便、简单方便、易于学习推广、价格低廉、支撑胸壁作用好等多种优点,值得在国内推广应用。
目的 建立大鼠同种异体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预处理受体大鼠,观察并探讨其对大鼠心肌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Lewis大鼠140只,其中100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SFN0.5组、SFN0.75组、SFN1.0组和SFN25组5组,每组20只(供、受体各10只).各组受体大鼠分别于受体移植前24h经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SFN0.5
目的 探讨以浅、中度低温,区域性脑灌注同期心脏灌注行主动脉缩窄(CoA)矫治的改良灌注策略,在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一期矫治中的应用及手术结果.方法 2010年9月至2012年12月,59例CoA合并心内畸形患儿手术,男37例,女22例;年龄2~46 (8.2±6.3)个月,体质量4.0~18.0(6.6±2.2) kg..采用改良灌注策略组29例,改良的灌注策略要点包括:降温至鼻咽温26℃
目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是大多数缺血性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虽然体外循环和心肌保护技术日趋完善,其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影响患者预后仍存争议,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作为此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仍不确定.现回顾性分析我科近年来OPCAB治疗缺血性左心室功能不全病例,总结经验报道如
目的 探讨耐多药肺结核外科治疗的手术时机和手术联合药物化学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为优化耐多药肺结核外科治疗方案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003年7月至2010年6月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患者均经药敏试验确诊,具肺叶切除指征.对照组进行内科化疗;观察组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继续予以药物化疗12 ~ 24个月.所有患者随访24个月.根据病程长短将观察组
电视胸腔镜技术在肺癌及肺部良性疾病的治疗中已广泛应用,2008年5月至2013年3月,我们完成58例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现总结手术适应证及围手术期安全性,分析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