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顺出任中航集团总经理等

来源 :中国经贸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zsr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昌顺 出任中航集团总经理
  主管投资、财务等工作的中国民航局原副局长王昌顺,已在11月1日被任命为中航集团总经理,中航集团原总经理孔栋因年龄问题将退休。
  曾任中航集团党组书记的孔栋,2008年4月接替李家祥出任中航集团总经理,尽管在民航业内人眼里,孔栋多被评论为务实和内敛,但在他执掌国航期间,还是完成了对深航的控股和北京航空、大连航空的组建等一系列全国扩张。出生于1948年的孔栋今年63岁,已经超过了央企负责人60岁的规定任职年龄。
  1957年出生的王昌顺曾任南航集团副总经理,以及南方航空(600029.SH,01055.HK)总经理,2004年8月任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据民航局内部人士称,王本人平时比较稳重,这一点上与孔栋的风格相似。
  目前,孔栋仍担任中国国航(601111.SH,00293.HK)董事长,据了解,待履行上市公司相关程序后,王昌顺也有望接任中国国航董事长。
  此次民航业高层变动,是继2007年底和2008年底之后民航业的第三次“大换血”。11月2日,东方航空(600115.SH,00670.HK)总经理马须伦接任东航集团党组书记、副总经理,东航集团原党组书记李军另有任用。此前,三大国有航空的另一家南方航空总经理谭万庚接任南航集团党组书记,目前仍兼任南方航空总经理。
  李经纬 健力宝创始人李经纬获刑15年
  11月2日,原广东健力宝集团掌门人李经纬贪污案有了结果。佛山市中级法院认为李经纬行为已构成贪污罪,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15年,并没收个人财产15万元。
  今年72岁的李经纬是曾经显赫一时的“民族饮料第一品牌”健力宝的创始人,“中国魔水”甚至出现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上而扬名国际,其品牌价值一度超过60亿元。不过,正当他要功成身退之时,忽然被“脑中风”击垮,随之因涉嫌贪污,被罢免了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资格。
  变化的节点是在1997年,38层高的广州健力宝大厦落成,李经纬按计划把公司总部迁到了广州。那一年,健力宝的销售额超过了50亿。但据称,大厦的建造并没有通过三水市(现佛山市三水区)政府的批准,高造价更有转移资产的嫌疑,更致命的是,这件事牵动了三水政府敏感的神经。
  1997年秋,三水政府拒绝批准健力宝在香港上市的方案,一怒之下,李经纬放弃上市。2002年初,在健力宝被张海以3.38亿元价格收购了其75%的股权后半年,李经纬及健力宝的三名副总裁黎庆元、杨仕明、阮钜源,均因“涉嫌转移巨额健力宝资产”而被三水反贪局传讯及“双规”。
  而随着李经纬与第二任掌门人张海相继“出事”,健力宝业绩大减。有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健力宝集团仍有10亿元左右的债务。
  苏浩 太原公安局局长苏浩突被调离
  11月18日中午,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17日上午太原市委召开全市公安机关干部大会,宣布山西省公安厅副厅长兼太原市公安局局长苏浩工作调动,李亚力任太原市公安局党委书记,提名担任公安局局长。
  据报道,一些山西警方人士对于苏浩突然被调离公安队伍感到不解。“这极不符合惯例。”当地警方一位高层透露:苏浩极可能是前往山西省司法厅,担任副厅长职务。接任苏浩太原市公安局局长职务的李亚力此前为晋城市公安局局长,副厅级,属平级调动。李为山西省警官学校第一届毕业生,一直从事公安工作,被公安系统视为“科班出身”。
  今年9月发生的“李双江儿子在西山华府小区门口打人”一事中,18岁的奥迪司机苏楠也有参与,他在派出所接受讯问时自称是苏浩之子。苏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此予以了否认,称苏楠为减轻处理、逃避处罚,编造了亲属关系。
  9月15日,北京市公安局公布“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查处情况称,犯罪嫌疑人苏楠被提请逮捕,依照《刑法》第17条的规定,其行为已经构成寻衅滋事犯罪。
  在此事中的另一焦点,苏楠所驾驶车辆套牌问题,警方通报称,经过山西省公安厅交管局牌照设施所认定,并有其他相关证据佐证,苏楠案发时驾驶机动车上悬挂的“晋000888”车牌系伪造。
  朱小丹 接掌广东省代省长
  11月4日,原广东省省长黄华华辞去省长一职,由朱小丹出任代省长,此前朱小丹早在去年2月的广东省两会上就出任常务副省长。而黄华华自2003年起一直担任广东省省长,今年10月刚满65岁的省部级正职退休年龄,交棒于朱小丹被外界认为是部署已久的既定人事安排。
  香港媒体指出,1953年出生的朱小丹,虽籍贯浙江温州,但出生在广州,又长期在广东任职,已被视为本土官员。自上世纪80年代起,广东省委宣传系统一度有“四大才子”之说,分别是于幼军(原文化部党组书记)、朱小丹、曹淳亮(原羊城晚报社社长)和黎元江(原广州日报社社长),他们精于理论研究,均曾著书,但黎2004年因受贿罪获刑,于幼军2008年被处以“留党察看”处分,现任国家南水北调办副主任,而曹淳亮2008年去世,仅朱小丹仕途得意。
  朱小丹早年曾任共青团广州市委书记,和黄华华一样,有地方团干色彩。2003年起他就调任广东省委宣传部长,跻身省委常委,2006年出任广州市委书记,中共十七大上晋身中央候补委员,被视为广东政坛的“明日之星”。在媒体人看来,他留给人的印象是“念旧、果敢”。
  如今广东处在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时期,也面临着全球低迷的经济状况。这将是朱小丹上任后面临的最大挑战。
其他文献
相对政府官员来讲,企业家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往往更受社会尊重和认可,他们大都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勤奋,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朦胧的市场经济中,杀出一条“血路”。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下海”拼的是勇气和胆识,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中国商业环境的规范,催生了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他们更具法律意识并懂得自我约束,深知个人行为和公司经营处于合法轨道之中的重要性,此时从商拼的是知识和能力。但仍有
期刊
2011年12月19日沪市A股收市指数锁定在2218.24点,在2286点获得支撑的希望又一次落空,“熊市”已不是股民群体中让人忌讳的词。距离2012年还不到10个交易日,有人早就将2011年盘面算得清清楚楚,A股市值共蒸发7.2万亿元,至少五成股民亏损。而在股市哀鸿之中,人们的眼光已在看着2012年。  每到晚上,股民蔡先生总要打开电视,锁定财经频道,默然看着屏幕里的选手和评委在“天天向上”。有
期刊
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仅40多克的鸡仔长到2公斤多的肉鸡,最短只需30天。而在此期间,它们不得不与众多鸡群簇拥在面积仅不到1平方米的狭小恶臭的鸡笼内,见不到一丝阳光和雨露,它们的双爪来不及触及土地,甚至还没有学会踱步,便被急匆匆地送上一辆又一辆的运输卡车,奔赴屠宰场,仓促结束短暂的生命。  近日,《中国经贸聚焦》记者远赴山东省济南、济宁等地实地调查,揭开食用鸡的饲养真相。作为中国畜牧养殖业较发达
期刊
摘要:本文依据萨缪尔森的代际交叠模型,甜八了企业年金保障体系,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了两种年金运行模式对企业员工个人生命周期中储蓄与消费的影响,得出两种模式都挤出了员工的储蓄、分流了银行长期储蓄资产;但对员工不同时期消费的影响,两种模式却明显不同,DB模式的承诺待遇可能无法兑现,因而使员工减少了工作与退休期的消费,而DC型促使员工增加两期的消费。比较得出DC型是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模式的现实选择。  
期刊
电力市场是指电力系统韵运行、规划和管理遵循经济学规律,从而利用市场来更加有效的配置电力资源。也就是说,电力市场是电力系统的内在规律与微观经济学原理相结合的产物。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1 研究背景厦问题的提出    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都是当前熟点问题。我国上市公司重要特征之一是一股独大,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陆建桥,1998;Joseph、Lee和wong,2000;陈小悦等,2000)。已有文献主要从两个方面对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一是关于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关系,实证研究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大小成U型关系(李长青、管连云,2004),上市公司股权
期刊
摘要:人心合一,实现心灵的沟通,是沟通的最高境界。诚信、博学、礼仪是有效沟通的基础;扎实的基本功,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营造沟通氛围和环境、掌握沟通的“时机”和“结合点”是有效沟通的关键}训练有素的沟通技巧是有效沟通的成功秘诀;提高效能、调动积极性、增强和谐度是有效沟通的目的。沟通的技巧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企业如果没有训练有素,没有较强沟通艺术及技巧的优秀目队,再好的“产品”
期刊
摘要:笔者通过对河南省第一家种粮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固始金答农科种粮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带有联合社性质的信阳市金咎农科种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筹建过程与运行情况的调查、研究与思考,分析了组建辐射面、组织难度最大的种粮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豫南稻区粮食生产现代化的的重大意史,对种粮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与治理结构的优化做出了探讨与分析,提出了构建符合豫南稻医粮食生产实际情况的种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前提、条件,方法和要点。 
期刊
摘要:结合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理念,以及资源型城市黄石市工业因现状和环境问题,对黄石市构建生态工业园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本文指出黄石市生态工业圆规划建设领导组织机构及生态工业目理论方法体系应尽快建立,并依此建立生态工业园,这对黄石市开展“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黄石市在循环经济理念下建设生态工业园的具体可行措施和方法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 构建 对策  [中图
期刊
小产权房这件事的横空出世经年累月,却一直久拖未决,至今上不给明确说法,下惶惶不可终日,舆论沸沸扬扬,民怨日甚一日。  本刊记者为了弄清小产权房的来龙去脉、幕后真相,不惜奔波千里南下深圳,又是实地考察,又是探访业主,进而采访专家学者,追本溯源、刨根问底,试图为此中国特色房产奇特景观求一正解。本期推出的专题报道《解码小产权房》一组文字即是此行成果,我们还特意收集编辑了若干资料链接,以便帮助大家对问题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