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粗糙度参数的算法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fl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探讨表面粗糙度参数R_a、R_2、R_y、S_m、S和t_p算法的程序。要点如下:(1)中线的简便计算法;(2)轮廓峰和轮廓谷的识别法;(3)利用交点密度求S_m;(4)线段相交的可能性判别;(5)直线的裁剪法;(6)比较法和取舍法等。文中还图示了t_p算法的框图,以及一些运算的结果和打印输出的图形。
其他文献
用色氨酸降解法测定了给定条件下含血卟啉衍生物(Hpd)的溶液系统中产生的单线态氧相对量子产额,并由单线态氧相对量子产额与色氨酸浓度之间的关系推算出单线态氧的实际产额及单线态氧与色氨酸反应的速率常数(1.0×10~8M~(-1)S~(-1)。研究了溶液pH、温度、Hpd浓度、光照波长等因素对单线态氧产额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单线态氧量子产额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pH值升高而增大;随Hpd浓度增加而减小
期刊
探究了暗适应的蓖麻叶绿体及其放氧光系统Ⅱ制剂的光诱导荧光上升动力学,这种放氧制剂几乎只含基粒片层。PSⅡ_β的相对数量(β_(max))及PSⅡ_α和PSⅡ_β的光反应速度常数(k_α和k_α),在蓖麻的基粒片层中和整个叶绿体片层中没有什么差别。也研究了几种阴生和阳生植物的叶绿体的荧光诱导动力学,这些植物叶绿体的Chla/b比值和β_(max)之间没有什么相关性。这些结果是一致的,但与Melis等
期刊
四、土壤和农业生态研究中的信息问题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都认为,系统和系统间,系统与环境间除了物质流,能量流外还有信息流.维纳认为,信息是我们对外界进行调节并使我们的调节为外界所了解时而与外界交换来的东西,它不随载荷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的改变而改变.简言之,信息是系统间普遍联系的特殊形式.信息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土壤和生态系统的演化.信息是系统确定程度的标记,土壤与成土因素的作用是信息流的作用.前面讨
期刊
土壤含水量,通常以土中含水量的百分比表示,即每一百克干土中包含水分的重量.称取若干湿土在105℃的烘箱中,烘干至慎重,而后用下式计算含水率M_p=(湿土重-干土重)/干土重×100%(1)W_P为含水率(重量%),习惯上也称为含水量.在土壤水分状况的研究中,常常需要知道土壤含水量占据土壤孔隙的多少,而采用所谓容积含水百分率(容积含水率或容积含水量).以往的文献和实际运用,习惯都采用下式计算.M_v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为了探讨在自然条件下重要生理生态因子,如光照强度、温度、相对湿度、叶结构(SLW,单位叶面积干重;SLA,单位叶面积率)等对四川大头茶净光合作用(Pn)的影响,本文采用改良半叶法测定四川大头茶净光合作用日变化和年变化,并结合遮阴实验详细研究了生理生态因子与Pn的关系.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营造和管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针阔混交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春、夏、秋三季晴天,Pn日变化呈双
期刊
本研究表明所试四个甘薯品种(渝苏1号、813-19、农大红和徐薯-18)在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其生理反应不同.渝苏1号在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叶水势较对照降低得最多,叶脯氨酸相对含量也较高,而叶细胞相对透性变化最小,说明其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旱性都优于813-19、农大红和徐薯-18.渗透胁迫(15% PEG,高渗培养液)条件下,叶脯氨酸含量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甘薯的渗透调节能力、
期刊
利用平面外法线方向对平面可见性粗分,进而提出有效隐藏相关面对凹部平面可见性细分。同时利用最大最小判别原理分离无需求交的线和面,而且在判点可见性时,不作深度比较,从而使得计算量与现有各种方法相比大为减少,新方法具有更好的计算速率。由于采用了分层处理结构,明显地减少了对内存空间的要求,利于采用复盖技术,使得在内存仅48K的APPLE—Ⅱ微机上也能实施凹多面体的生成及其隐线的消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