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办理税收优惠需要审批,环节多、手续繁,所需资料多。现在,改为备案后,程序简化、高效快捷,极大地方便了纳税人。”石嘴山市军粮供应站财务科李科长感慨地说。
宁夏汇川服装有限公司会计王学峰说:“我当了二十多年会计,办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轻松过,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重视、被尊重……”
实际上,类似的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随着全区国税系统简政放权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纳税人享受到了更优质高效的办税服务。宁夏国税局转变职能、减政放权释放的红利在给纳税人带来实惠的同时,也更新了税务干部的管理理念、创新了税收管理方式,开创了国税工作的新局面。
做好“减法” 开通简政放权直通车
曾经,银川市国税局的各个办税服务厅里人满为患,纳税人办理各项涉税业务有时要等一两个小时。办税人员异常忙碌,纳税人焦急等待,这是办税服务厅的真实写照。然而,现在人们再走进银川市国税局的各个办税服务厅,面对的是笑脸相迎的办税人员。纳税人满意而回,这是怎么回事呢?
赵先生是一名注册会计师,同时兼任几家公司的会计工作,每个月都要办理各种各样的涉税事务。由于赵先生兼职会计的公司分属西夏区和兴庆区,办理同一项涉税事务,要为不同的公司准备不同的资料,这给他的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记者走进办税服务厅,赵先生笑着告诉记者:“以前南局跟北局提供的资料肯定不一样,北局这边提供的是咱们一般纳税人扩版,提供就是扩版明细账,还有付款凭证等。南局提供的是房屋租赁合同、销售合同等。现在办事特别方便,比原来方便多了。”
据悉,从2014年10月1日起,《全国县级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正式实施,国家税务总局根据纳税人的诉求,对税务登记、发票办理、申报纳税等9大类72项212个服务事项,从提供资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方面制定了1120个服务规范。银川市国税局提前着手,开展全员培训,先后举办培训班15期,确保规范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银川市国税局在全面落实《全国县级纳税服务规范》的基础上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办税效率,方便纳税人。对于这一点,前来办理跨境国际通讯业务增值税免税业务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宁夏有限公司会计黄吉娥感受颇深。
黄吉娥说:“来这里办理需要现场办结的业务,十几分钟就办理完结了,可以说是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纳税人。”
据了解,宁夏国税局取消57项税务行政审批事项,取消面达65.5%。将122项涉税事项的办理流程、报送资料、办理时限等与《纳税服务规范》《税收征管规范》《进出口退(免)税管理工作规范》有效对接,制定税务登记、税款征收、发票管理、税务行政许可等10余项税收业务流程,兼并了206项税收业务,取消了185种资料,使纳税人办理日常涉税业务减少报送资料52.6%,办理时间缩短30%以上。打破单位、业务局限,在全区各县市推行涉税业务“同城通办”和“免填单”服务。配置自助办税终端,为纳税人提供全天候服务。将税务登记、税款征收、发票管理、税收优惠等118项涉税事项全部下放和前移至办税服务厅,实行“集中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一站式”办税模式。规范进户执法项目,减少进户执法次数,在国家税务总局取消29项进户执法项目的基础上,结合宁夏实际又取消了5项,并开发了执法进户审批系统,进一步规范执法进户。加强与地税、工商、质检等部门的合作,积极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国地税联合办税等措施,实行“一窗受理、国地税业务通办”极大地方便了纳税人。
在简政放权的同时,宁夏国税局强化事中和事后监管,将后续监管工作做细、做全、做到位,实现取消审批与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无缝对接。对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后续管理措施进行梳理,制定了加强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管理的实施意见,并把后续管理融入发票管理、申报管理等日常税收征管工作中。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依托税收信息化系统,提取企业相关申报数据,通过税务稽查、纳税评估、风险核查、风险提醒等多种方式进行风险管理。2015年以来,共筛选下发风险任务7356户(次),通过风险应对,补交税款30078.45万元,有效堵塞了税收管理漏洞,增强了后续管理的针对性。开展纳税人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制定、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激励纳税人重视自身信誉,加强纳税人自律,营造诚信纳税氛围。
做好“加法” 推进简政放权步入快车道
“女士您好,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4第57号公告,还有财税2014第71号公告,为了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支持力度,经国务院批准自2014年11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对月销售额3万元以下(含3万元)的免征增值税。”在银川是国税局的12366纳税服务热线的话务中心,8名各科室的业务骨干,在这里马不停蹄地提供着远程涉税事务的咨询。据了解,纳税人通过拨打12366就可以了解最新的纳税政策、办税所需材料、如何办理涉税事项等内容,也可以进行投诉和建议。而且,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只需拨打12366就可以直接办理纳税事宜。
“小规模纳税人拨打12366办税,现在是按季度办理,一年只需报4次税即可。对于其他纳税人,银川市国税局开通了网上报税业务。纳税人只需到各个办税服务厅进行申请,安装指定纳税软件,就可以直接在网上完成报税业务,实现足不出户的无纸化报税。”银川市国税局纳税服务科工作人员赵元元告诉记者。
现在,对于大多数纳税人来说,只要有移动信号覆盖、只要有互联网络接通,就能够随时随地申报缴税,彻底解决了纳税人在办税服务厅窗口排队、申报缴税两头跑路的问题。为了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目前银川市国税局7个基层分局全部已经开通了微信平台。纳税人可以在各个办税服务厅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指尖一动就可以了解到最新的一些税收政策、涉税信息及税收提醒。
宁夏中税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王文强边演示边介绍:“在网上申报缴税,企业光进行数据下载,把自己的信息下载下来,下载以后,企业就可以进行报表填写。国税局对所有数据进行审核,审核完以后,企业将数据传输上报,上报成功后,企业的税就报成功了。” 在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下放后,为了防止出现管理服务上的“真空”,全区各级国税机关积极落实纳税服务规范,除为纳税人提供预约服务、延时服务、提醒服务外,还积极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政策推送服务,努力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积极探索“互联网+税务”新模式,将互联网的创新科技融入国税工作的方方面面,陆续推出“互联网+办税服务、互联网+业务辅导、互联网+纳税人维权”等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科技优势,提升纳税服务效率。同时,加强与金融部门的联动合作,联手推出“税联贷”和“税易贷”等“暖心”服务,助力企业融资发展,实现了纳税服务与金融服务的有效对接。
激发“乘法效应” 打造简政放权的动车组
面对全区经济持续下行,宁夏国税局全系统积极应对,强化责任,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千方百计抓收入,精打细算挖潜力,严密管理堵漏洞,强化稽查促增收,在异常艰难的情况下,尽最大的努力实现税收收入平稳增长。2015年,宁夏国税局共组织税收收入282.5亿元,完成总局下达计划任务278亿元的101.6%,其中中央级207.2亿元,地方级75.3亿元,全年共依法办理各类减免抵退税款55.65亿元。税收总额从2010年的145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82.5亿元,年均增长13.5%。
宁夏国税局精心实施交通运输、现代服务、铁路运输、邮政电信业营改增试点,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起征点调高、小微企业、出口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共依法减免抵退税款194亿元,在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出台服务开放宁夏建设的20条税收措施,围绕重点园区、重要产业和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深入开展“六五”普法、税法宣传和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法治税务示范基地创建,打牢依法行政基础。推行税务行政审批和“三证合一”改革,减少审批项目,下放审批权限,提高审批效能。与地税部门联合制定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及裁量基准,在全国率先统一国地税处罚尺度。完善“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机制,制定涉税事项办理规范,统筹进户执法,严格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深化内控机制建设,切实规范税收执法。推行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和税收“黑名单”制度,联合金融机构推出“税易贷”“税联贷”服务,加大重点领域稽查和专项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各类涉税违法活动,强化涉税中介行业管理,税收秩序进一步规范。
宁夏汇川服装有限公司会计王学峰说:“我当了二十多年会计,办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轻松过,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重视、被尊重……”
实际上,类似的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随着全区国税系统简政放权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纳税人享受到了更优质高效的办税服务。宁夏国税局转变职能、减政放权释放的红利在给纳税人带来实惠的同时,也更新了税务干部的管理理念、创新了税收管理方式,开创了国税工作的新局面。
做好“减法” 开通简政放权直通车
曾经,银川市国税局的各个办税服务厅里人满为患,纳税人办理各项涉税业务有时要等一两个小时。办税人员异常忙碌,纳税人焦急等待,这是办税服务厅的真实写照。然而,现在人们再走进银川市国税局的各个办税服务厅,面对的是笑脸相迎的办税人员。纳税人满意而回,这是怎么回事呢?
赵先生是一名注册会计师,同时兼任几家公司的会计工作,每个月都要办理各种各样的涉税事务。由于赵先生兼职会计的公司分属西夏区和兴庆区,办理同一项涉税事务,要为不同的公司准备不同的资料,这给他的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记者走进办税服务厅,赵先生笑着告诉记者:“以前南局跟北局提供的资料肯定不一样,北局这边提供的是咱们一般纳税人扩版,提供就是扩版明细账,还有付款凭证等。南局提供的是房屋租赁合同、销售合同等。现在办事特别方便,比原来方便多了。”
据悉,从2014年10月1日起,《全国县级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正式实施,国家税务总局根据纳税人的诉求,对税务登记、发票办理、申报纳税等9大类72项212个服务事项,从提供资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方面制定了1120个服务规范。银川市国税局提前着手,开展全员培训,先后举办培训班15期,确保规范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银川市国税局在全面落实《全国县级纳税服务规范》的基础上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办税效率,方便纳税人。对于这一点,前来办理跨境国际通讯业务增值税免税业务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宁夏有限公司会计黄吉娥感受颇深。
黄吉娥说:“来这里办理需要现场办结的业务,十几分钟就办理完结了,可以说是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纳税人。”
据了解,宁夏国税局取消57项税务行政审批事项,取消面达65.5%。将122项涉税事项的办理流程、报送资料、办理时限等与《纳税服务规范》《税收征管规范》《进出口退(免)税管理工作规范》有效对接,制定税务登记、税款征收、发票管理、税务行政许可等10余项税收业务流程,兼并了206项税收业务,取消了185种资料,使纳税人办理日常涉税业务减少报送资料52.6%,办理时间缩短30%以上。打破单位、业务局限,在全区各县市推行涉税业务“同城通办”和“免填单”服务。配置自助办税终端,为纳税人提供全天候服务。将税务登记、税款征收、发票管理、税收优惠等118项涉税事项全部下放和前移至办税服务厅,实行“集中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一站式”办税模式。规范进户执法项目,减少进户执法次数,在国家税务总局取消29项进户执法项目的基础上,结合宁夏实际又取消了5项,并开发了执法进户审批系统,进一步规范执法进户。加强与地税、工商、质检等部门的合作,积极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国地税联合办税等措施,实行“一窗受理、国地税业务通办”极大地方便了纳税人。
在简政放权的同时,宁夏国税局强化事中和事后监管,将后续监管工作做细、做全、做到位,实现取消审批与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无缝对接。对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后续管理措施进行梳理,制定了加强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管理的实施意见,并把后续管理融入发票管理、申报管理等日常税收征管工作中。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依托税收信息化系统,提取企业相关申报数据,通过税务稽查、纳税评估、风险核查、风险提醒等多种方式进行风险管理。2015年以来,共筛选下发风险任务7356户(次),通过风险应对,补交税款30078.45万元,有效堵塞了税收管理漏洞,增强了后续管理的针对性。开展纳税人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制定、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激励纳税人重视自身信誉,加强纳税人自律,营造诚信纳税氛围。
做好“加法” 推进简政放权步入快车道
“女士您好,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4第57号公告,还有财税2014第71号公告,为了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支持力度,经国务院批准自2014年11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对月销售额3万元以下(含3万元)的免征增值税。”在银川是国税局的12366纳税服务热线的话务中心,8名各科室的业务骨干,在这里马不停蹄地提供着远程涉税事务的咨询。据了解,纳税人通过拨打12366就可以了解最新的纳税政策、办税所需材料、如何办理涉税事项等内容,也可以进行投诉和建议。而且,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只需拨打12366就可以直接办理纳税事宜。
“小规模纳税人拨打12366办税,现在是按季度办理,一年只需报4次税即可。对于其他纳税人,银川市国税局开通了网上报税业务。纳税人只需到各个办税服务厅进行申请,安装指定纳税软件,就可以直接在网上完成报税业务,实现足不出户的无纸化报税。”银川市国税局纳税服务科工作人员赵元元告诉记者。
现在,对于大多数纳税人来说,只要有移动信号覆盖、只要有互联网络接通,就能够随时随地申报缴税,彻底解决了纳税人在办税服务厅窗口排队、申报缴税两头跑路的问题。为了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目前银川市国税局7个基层分局全部已经开通了微信平台。纳税人可以在各个办税服务厅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指尖一动就可以了解到最新的一些税收政策、涉税信息及税收提醒。
宁夏中税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王文强边演示边介绍:“在网上申报缴税,企业光进行数据下载,把自己的信息下载下来,下载以后,企业就可以进行报表填写。国税局对所有数据进行审核,审核完以后,企业将数据传输上报,上报成功后,企业的税就报成功了。” 在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下放后,为了防止出现管理服务上的“真空”,全区各级国税机关积极落实纳税服务规范,除为纳税人提供预约服务、延时服务、提醒服务外,还积极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政策推送服务,努力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积极探索“互联网+税务”新模式,将互联网的创新科技融入国税工作的方方面面,陆续推出“互联网+办税服务、互联网+业务辅导、互联网+纳税人维权”等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科技优势,提升纳税服务效率。同时,加强与金融部门的联动合作,联手推出“税联贷”和“税易贷”等“暖心”服务,助力企业融资发展,实现了纳税服务与金融服务的有效对接。
激发“乘法效应” 打造简政放权的动车组
面对全区经济持续下行,宁夏国税局全系统积极应对,强化责任,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千方百计抓收入,精打细算挖潜力,严密管理堵漏洞,强化稽查促增收,在异常艰难的情况下,尽最大的努力实现税收收入平稳增长。2015年,宁夏国税局共组织税收收入282.5亿元,完成总局下达计划任务278亿元的101.6%,其中中央级207.2亿元,地方级75.3亿元,全年共依法办理各类减免抵退税款55.65亿元。税收总额从2010年的145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82.5亿元,年均增长13.5%。
宁夏国税局精心实施交通运输、现代服务、铁路运输、邮政电信业营改增试点,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起征点调高、小微企业、出口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共依法减免抵退税款194亿元,在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出台服务开放宁夏建设的20条税收措施,围绕重点园区、重要产业和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深入开展“六五”普法、税法宣传和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法治税务示范基地创建,打牢依法行政基础。推行税务行政审批和“三证合一”改革,减少审批项目,下放审批权限,提高审批效能。与地税部门联合制定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及裁量基准,在全国率先统一国地税处罚尺度。完善“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机制,制定涉税事项办理规范,统筹进户执法,严格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深化内控机制建设,切实规范税收执法。推行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和税收“黑名单”制度,联合金融机构推出“税易贷”“税联贷”服务,加大重点领域稽查和专项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各类涉税违法活动,强化涉税中介行业管理,税收秩序进一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