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掩其光的文字之星:MicroPro左右手互搏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342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尔·盖茨曾叹息说:“西摩·鲁宾斯坦是谈判方面的大师。我在他面前,不过是个小孩子。”
  20世纪70年代中期,鲁宾斯坦为PC厂商以姆赛工作,采购微软的软件时,曾把他的商业手腕全部用到了年轻的比尔·盖茨身上。盖茨在离开会谈地点后,起初还感觉不错,过了几天后才回过味儿来,觉得被鲁宾斯坦算计了。
  随后,两人有5年没有交手,商业轨迹保持平行。直到1983年,微软推出了自己的Word字处理软件时,两个软件领域的高手再次对刀。
  
  创业后的露宿车站
  
  华灯初上,疲惫不堪的鲁宾斯坦摸了一下空空如也的口袋,叹了一口气,拖着沉重的双腿,挪进一家车站,找了个地方露宿。
  1978年,鲁宾斯坦从以姆赛公司辞职出来,创立了一家名为MicroPro的软件公司,把目光投向字处理软件。为了研发软件开发人员使用的“文字主人(WordMaster)字处理软件”,鲁宾斯坦花光了兜里最后一块钱。
  好在“文字主人字处理软件”推出后,一炮打响,为MicroPro公司带来了宝贵的现金流。鲁宾斯坦受到鼓舞,决定开发面向大众使用的字处理软件——文字之星(WordStar)。鲁宾斯坦认为,当时软件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商业知识不够的限制。他和盖茨观点一致,软件只能也必须作为一种独立的商品来销售。在商业模式上,鲁宾斯坦给文字之星代理商的报酬是按推销出的份数计算的,这在今天的软件界是常态,而在当时不是这样,一些大型的硬件厂商往往一次性支付少许费用就取得软件的使用权,软件厂商的权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
  文字之星于1979年中期推出,成为当时的畅销软件。当时,王安的文字处理机正方兴未艾,文字之星与之完美匹配,水涨船高。1981年,IBM推出自己品牌的PC,文字之星修改后,成功地占领了IBM PC这一制高点。
  既生瑜,何生亮?可市场就是这样残酷,一家名叫“完美文字”( WordPerfect)的公司也在1979年创建,这是由一位名叫巴斯坦(B.Bastian)的大学生和他的电脑老师阿希顿(A.Ashton)共同创办的。他们的特点是雇用了大批学生,采取扫街式上门推销,提供服务,耐心地为每一位顾客解决问题,认真回答每一个咨询电话。当时,对大众来说,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处于启蒙阶段,这种贴身式服务很管用。给公众留下最深印象的是,WordPerfect把电话费账单的影印件作为在计算机杂志上的广告,公布于众。大笔的话费说明公司对用户周到的服务。
  在3年左右的时间里,经过与WordPerfect的反复缠斗,1982年,MicroPro已跻身于全美大型软件公司行列,公司宣布,售出的文字之星已经超过了100万套。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觉文字之星的操作十分繁琐,必须同时按下几个键的组合,至少要记住30~50个操作键和复杂的排版规则才能比较熟练地编辑文本。为了使用它,人们需要不断地翻阅用户手册。业界出现了简化文字之星操作的呼声,1983年10月出版的《软件谈》杂志一篇文章称,文字之星修改文件要使用如此复杂的方法,其弊端达到了“有害于思想自由”的程度。
  文字处理软件市场的巨大,MicroPro公司的不足让一家公司看到眼里,它跃跃欲试。这家公司的老板就是鲁宾斯坦眼中的“手下败将”——比尔·盖茨。
  
  “野心勃勃”的盖茨
  
  鲁宾斯坦对盖茨进军文字处理软件市场的企图非常恼火。他说,“我不止一次谈到过比尔·盖茨,他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
  1983年,微软公司准备发起应用软件的第二场战事──挑战文字之星。微软的字处理软件起初起名叫多文件(Multi File)软件,但他们进行商标检索时发现此名字已被别的公司注册,于是取名多工具文字软件。微软负责产品推广的罗兰·汉森,对这个冗长的名字不感兴趣。他说:“看,就用微软好了,就称它为微软Word好了。”当时,微软还是初创期,大众对微软这个名字还很陌生,更别说什么多工具文字软件了,简化的名字让人好记,同时也能强化微软公司的知名度。大道至简,盖茨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于是一锤定音。
  当时,鲁宾斯坦还没把盖茨放在眼里,他评价盖茨:“他总是错误百出,而且反复无常,他起初并不是搞操作系统的,只不过基尔代尔搞砸了与IBM的关系,才轮到了他。这是纯粹的运气,没有深谋远虑,没有想象力,也没有花招技巧。”
  可是此时的盖茨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两家“Micro”辈的公司虽然开始了交锋,但各有所长,双方有时会交换一下技术。这一天,鲁宾斯坦去拜访盖茨,而盖茨当时因超速行驶收到了法庭传票,要到庭。盖茨要求作为老对手也是老朋友的鲁宾斯坦一同前往,在来回的路上谈生意。事后,鲁宾斯坦对盖茨观感大变,他回忆说,从盖茨应对法庭的态度和手腕来看,昔日的微软小子羽翼已丰、锋芒毕露了,鲁宾斯坦开始对盖茨有了几分畏惧。
  在这段期间,高枕无忧的MicroPro在干什么呢?它开发了数据库产品,结果不成功;开发了电子表格产品,失败。MicroPro甚至想生产硬件PC,据说是因为鲁宾斯坦的朋友亚当·奥斯本生产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电脑,引发了鲁宾斯坦的嫉妒,所以他也要这么干。结果生产了大约100台,最后以全部卖给了自己公司的员工了事。好在收手得早,损失还能承受。而文字之星的市场地位似乎看起来不可动摇,继续为公司带来滚滚财源。
  1983年Comdex电脑展揭幕,成千上万的观众第一次见识了微软Word 1.0版,它开始采用图形用户界面技术,而且首次采用了鼠标,这让公众很新鲜,但在惯性思维下,也有些不适应。当时激光打印机刚在市场出现,盖茨敏锐地感觉到它会流行,因此微软Word 1.0版已经在性能上做到与激光打印机相适应。但这是超前之举,当时效果未展现出来。为了将来“收编”MicroPro文字之星的用户,微软产品对文字之星文档兼容。
  盖茨想进一步形成轰动效应,微软的罗兰·汉森决定采用推广消费品的手法来推广微软Word。要知道,罗兰·汉森来微软之前,曾任一家化妆品公司的推销部主任,他深知免费提供试用样品是赢得消费者认同、扩大商品知名度的重要手段,让使用者自己去判断产品的有效性很关键。微软花费35万美元,随一家计算机杂志的发行,为读者赠送45万张产品演示盘。原来计划是每本杂志都附赠,但考虑到在书报摊销售时演示盘会被盗,于是决定只赠给杂志订阅客户。
  真如盖茨所料,微软Word 1.0终于形成了较大的反响,但褒贬不一。在1984年3月出版的《哨兵之星》杂志上,杂志的记者说,他已经试用了10多种文字处理程序,微软的Word软件是最优秀的一套软件,甚至使他不再使用他以前喜爱的的文字之星。而《商业计算机系统》杂志说,微软的Word软件“具备令人产生深刻印象的功能,但它里面包含一些BUG(错误),而且非常复杂,还难以操作”。《PC时代》杂志刊文称,微软Word指令太复杂而且不合乎逻辑,甚至比文字之星还难使用。
  微软的Word软件推出后,虽引起了热议,但销售平平。但盖茨决心不变,一定要从MicroPro公司手中抢到蛋糕。
  
  “我将把MicroPro赶出市场”
  
  “我将把MicroPro赶出市场。”盖茨对手下的程序员这样说。
  为了应付商业手法娴熟的MicroPro,微软开始全方位改造自己的销售服务体系,以适应大众型的消费市场。
  1984年5月,杰瑞·拉腾伯成为微软负责零售部门的副总裁,他的首要任务是强化微软当时的薄弱环节——销售部门。当拉腾伯首次进入用户服务办公室时,发现只有两位接电话的女士,她们努力地回答客户提出的寻找改进版本问题,或者是对产品质量的抱怨。让拉腾伯震惊的是,起码有数百个留言她们未来得及处理。女士们觉得拉腾伯大惊小怪,这只是他看到的未处理业务的一部分。拉腾伯迅速将微软客户服务部的职员增加到30人,将技术支撑人员增加到60人,对销售团队也进行了强化。微软的一块短板被补上了。
  微软在Word1.0版推出后,在1984年一年内连续推出了两个版本1.1版和1.15版,并在那年的圣诞节之前,发起了一项促销活动,凡是1984年12月31日前购买微软Word软件的消费者,都可以免费得到一套检查文字拼法是否正确的程序软件。
  可此时微软还无法撬动MicroPro文字之星的地位,1985年初发布的一项全球文字处理软件销售调查报告显示:MicroPro文字之星仍排名第一,微软Word还没有进入前10名的行列。一句话,微软Word还没有形成公司期望的突破局面。
  盖茨决定正视这个局面,他在评价微软Word时说:“你们真的必须责怪我们未能提供比较好的操作手册,未能使人们可以比较容易地操作它。至于这种产品的性能,那是出色的,但是在容易地使用它的方面,我们没有做到我们应该做得那么好。”
  但盖茨顶住压力,继续锲而不舍地推动微软Word产品的研发与营销。
  突破来自法国市场。当时,在法国市场上,也是MicroPro公司的文字之星处于龙头老大的地位,负责微软法国市场的迈克尔·拉孔贝力图改变。他说,“在这个市场上,我们必须在合作伙伴的心中取得‘市场份额’”。 拉孔贝决定到全法国旅行一遍,拜访各地的软件销售商。他和3个同事开着一辆载有几台电脑和一批微软Word软件的雷诺旅行车上路了。他们夜间行驶,白天邀请当地的软件销售商到车上观摩微软Word软件的演示,看完后,每人送一套软件。这个看起来很“笨”的办法很管用,微软Word在法国市场很快推展开来。
  微软的“诺曼底登陆”,改变了文字处理软件的欧洲市场格局。为了挽回局面,MicroPro鲁宾斯坦亲赴欧洲安抚军心,盖茨也赶了过去,鼓舞士气,两人在一个欧洲工业展会上相遇,做了针锋相对的对话。
  看似微软全方位、连续的攻击撬动了MicroPro公司的地位,其实MicroPro公司自己在这段时间内继续满足于在字处理软件领域的龙头老大地位,在1984年到1985年期间,文字之星未做更新,而当时紧跟摩尔定律的节奏,12~18个月的更新周期在软件业也成为一种规律。
  而且MicroPro的皇冠明珠——文字之星的研发团队在这段时间解体了,一批核心程序员离开了公司,成立了一家New Star的公司,销售和文字之星相似的文字处理软件产品,和MicroPro唱起了对台戏,在MicroPro的客户群中形成了困扰。
  微软抓住时机,继续强攻。MicroPro内外交困,一筹莫展。这时,AT
其他文献
诸多厂商都宣称自己的产品可以应对大数据带来的挑战。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但应对大数据的NoSQL是否已经成熟?  —— 本报记者许继楠    “大数据”无疑是继“云计算”之后业界最热的词。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预测的2012年十大IT技术发展趋势中,“大数据”就是其中之一。Gartner认为,企业必须意识到它们无法存储所有信息。有新技术可以处理极限数据值,如Apache Hadoop,但企业需要
微软Windows 8在国际上已有阿联酋航空、意大利邮政集团、薛顿赫尔大学、英国电信、二十世纪福克斯电视部、强生公司、美洲银行等知名企业用户,国内也有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浙大网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虹口区教育局等不同行业的用户。在近日举行的Windows 8产品战略及商用价值媒体体验会上,记者充分感受到了微软在企业级市场的信心。  工商银行看好Windows 8  “目前,电子银
2月20日,社交搜索平台谷姐网(www.goojje.com)正式上线。这个在很多人看來,名字、标示都“山寨”谷歌的新平台,将如何在搜索巨头包围下开辟新的发展之路?    搜索与社交融合势在必行    在谷姐网上线前不久,谷歌和百度的一些动向值得关注。2月初,百度在2010财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宣布,将开发更多的社交网络服务。而谷歌也于日前在其搜索结果中对社交内容进行了改进。  它们所做的事情
历时两年,京东商城(简称京东)的“电商云”再传新进展!12月12日,京东宣布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和江苏省宿迁市相继签订云计算中心项目投资框架协议,部署建立云计算数据中心,投资总额达40亿元。  在云计算呈现爆炸式发展的今天,权威研究机构Gartner预测,到2014年,全球服务器60%的工作将负载在虚拟云服务器上。届时,云计算的价值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体现。受巨大市场潜力的诱惑,IT巨头们不淡定
北京时间6月23日早5点,红帽公司发布了截至2011年5月31日的201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10点整,红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卫赫士出现在红帽公司北京研发中心的会议室,向中国的媒体介绍红帽的业绩和云计算策略。  红帽公司201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总收入达到2.64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订阅收入为2.25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6%。根据第一季度的收入预测,红帽公司2012财
配备USB 3.0接口的SanDisk闪迪至尊极速USB 3.0闪存盘能够传输、存储和分享大容量文件,高达每秒190MB的读取速度,是USB 2.0的十倍。据NPD In-Stat预测,到2014年,USB 3.0设备的出货量将从2011年的7000万个飙升至10亿以上。而该新款闪存盘所具备的极速性能正是下一代计算设备的极佳拍档。  闪迪至尊极速USB 3.0闪存盘能显著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传输小
在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生产、研发基地,控股10家A股上市公司,有106家生产经营企业、3家直管单位、6家海外企业,有24个科研、设计院所,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下文简称中国化工)如何管理这么多所辖机构?  信息系统如同菜刀  为加强企业管理,中国化工曾有过“法人集中管理”的想法,即进行事业部制管理,把同业务类型的企业或者同地域的企业组织提出来,组成一个企业架构。但由于这些企业在地理位置上是分散的
亚洲Big Data解决方案领导品牌知意图(Etu)的负责人、Big Data Taiwan组织的发起人蒋居裕作为Big Data专家,在第二届中国计算机技术大会主论坛上作了主题为“Hadoop 激发大数据变革”的主题分享,和与会嘉宾分享了大数据相关的生态系现状、发展趋势以及Hadoop的技术优势等精彩内容。知意图解决方案技术总监席延胜,也在大会下午的“云计算与大数据”分论坛上详细阐述了Hadoo
新的生产力会推动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这一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动荡。早作准备,也许能够抓住一些新的机遇。  ——本报记者 霍光  “对不起,请开一下门,我们怀疑这里藏有能使用违禁材料的高级3D打印机。”“查个违禁打印机,何必兴师动众?”“今早,有黑客盗取了一张新式武器设计图,我们必须在它被打印出来之前抓到案犯。”  这不是一个真实对话,而是笔者两年前构思的一篇科幻小说的内容。不过,也许这篇小说的构
日前,安富利公司旗下的安富利电子元件亚洲与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签署谅解备忘录,为推动中国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器集成方案。  作为全球知名的电子元件、计算机和嵌入式产品分销商,安富利在收购WKK和Mercury之后,成功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安富利在中国设有25个办事处,其设计中心、物流中心和编程中心涵盖业务供应链、物流、设计链和电子商务等各方面,为客户提供“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