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功能性胃肠病与食物过敏关系的研究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jo1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功能性胃肠病与食物过敏的关系及近期预后.方法 选取108例功能性胃肠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健康儿童36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对10种过敏食物进行IgG抗体浓度水平及血清总IgE水平进行检测,采用不同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饮食指导,3~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1 ~10种不等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升高的患儿有90例,占83.3%,而对照组有9例,仅占25.0%(x2=20.87,P<0.05).观察组中敏感性最高的是牛奶、蛋清/黄,分别为84例(77.8%)和60例(55.6%).两组比较,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总IgE水平比较,P>0.05.经饮食指导后17例(15.7%)在1个月内症状有所改善,13例(12.1%)在3个月内症状改善21例(19.4%)患者症状在3个月后无改善.总有效率为80.6%.结论 功能性胃肠病患儿易发生食物过敏且以多种食物过敏为主,IgG抗体水平的检测能够正确反应两者的关系,合理饮食结构可改善功能性胃肠病症状。

其他文献
目的:为改善儿童健康和生存质量,促进均衡的人口动态,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方法:按照的要求进行资料的收集及整理,死亡诊断和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分类和评价,
全身麻醉(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EA)是麻醉苏醒期的一种不恰当行为,表现为兴奋,躁动和定向障碍并存,出现不恰当行为,如肢体的无意识动作、语无伦次、无理性言语、哭喊或妄想思维等,是全麻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手术结束停用麻药后,机体保护性反射尚未完全恢复,极易发生并发症,若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4].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台州市中心医院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共收治5 026
期刊
2002年10月17日,国家计生委科技司司长肖绍博在江苏省计生委副主任张春建、泰州市副市长丁士宏的陪同下,赴泰州市高港区刁铺镇计划生育服务站检查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开展情况.
目的:探讨应力式振动对绝经后女性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116例绝经后女性随机分为振动组和对照组,采用肌肉运动功能分析仪(MES)测定下肢最大肌力、膝关节活动范围、膝关节总
目的:分析孕中期血清筛查与胎儿染色体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例孕中期血清筛查21-三体风险率为1/260的高危孕妇进行羊水的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为47,XYY
目的:明确世界首报3例染色体异常核型的遗传特点.方法:取受检者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制备染色体,G显带,镜下计数50个中期分裂相,显微摄影分析10个核型.结果:例1为4号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