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功能性胃肠病与食物过敏关系的研究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jo1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功能性胃肠病与食物过敏的关系及近期预后.方法 选取108例功能性胃肠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健康儿童36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对10种过敏食物进行IgG抗体浓度水平及血清总IgE水平进行检测,采用不同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饮食指导,3~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1 ~10种不等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升高的患儿有90例,占83.3%,而对照组有9例,仅占25.0%(x2=20.87,P<0.05).观察组中敏感性最高的是牛奶、蛋清/黄,分别为84例(77.8%)和60例(55.6%).两组比较,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总IgE水平比较,P>0.05.经饮食指导后17例(15.7%)在1个月内症状有所改善,13例(12.1%)在3个月内症状改善21例(19.4%)患者症状在3个月后无改善.总有效率为80.6%.结论 功能性胃肠病患儿易发生食物过敏且以多种食物过敏为主,IgG抗体水平的检测能够正确反应两者的关系,合理饮食结构可改善功能性胃肠病症状。

其他文献
全身麻醉(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EA)是麻醉苏醒期的一种不恰当行为,表现为兴奋,躁动和定向障碍并存,出现不恰当行为,如肢体的无意识动作、语无伦次、无理性言语、哭喊或妄想思维等,是全麻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手术结束停用麻药后,机体保护性反射尚未完全恢复,极易发生并发症,若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4].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台州市中心医院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共收治5 02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