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氯喹在抗磷脂综合征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e_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PS是一种以血栓形成和(或)病理妊娠为表现、抗磷脂抗体阳性为特点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然而,即使在充分、及时的抗血栓治疗下,血栓事件及病理妊娠的复发率仍高。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羟氯喹除了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亦具有抑制血栓形成等多种作用,这为治疗APS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就羟氯喹在APS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成就感  我对获得田径赛最后一名的好友说:“你拿最后一名真没劲!”朋友却说:“你怎么说没劲呢?你没看见他们个个被我追得直跑吗?”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三十一中小王婷洁(本刊会员)/荐  霹雳度:★★★☆    物归原主  诊所门前坐着两个小男孩。  “小朋友,你哪里不舒服?”护士问。  “我吞下了一个玻璃球。”  “你呢?”护士问另一个。  “我在等那个玻璃球。因为它是我的。”  四川省邛崃市北街小
美国的芝加哥河又“绿”啦!从1962年开始,每年圣帕特里克节的时候,芝加哥人就會用染料将河水染绿来欢庆节日。染料的配方虽然保密,但主办方称,染料对环境没有影响。城市里流淌着这样一条绿莹莹的河,真是耀眼啊!
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病,主要特征为慢性炎症和各种器官损伤。随着糖皮质激素(GC)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SLE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大幅提高,生存时间也明显延长,但慢性并发症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和致残率也明显升高。骨重塑是成骨细胞(OB)和破骨细胞(OC)相互作用而达到动态平衡的生物学过程,骨细胞凋亡、Wnt信号通路、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OPG/RANKL
走在街上,如果你突然發现地面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洞穴或是一条层叠的彩虹瀑布,那将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呀!为了达到这种不可思议的效果,艺术家们用色彩在街道上画出了一幅幅逼真的3D画,这样的艺术创作令人惊叹。活泼可爱的“海豚”,奔流而下的“瀑布”,惊心动魄的“捕蟹”,令人迷幻的“水溶洞”等等,保证让你大开眼界!
2017年的暑假,因为妈妈接到朋友的邀请,要去美国,所以,我这次终于也可以跟她一起去美国学习了。我们在美国待了一个月,正好赶上美国的暑期,于是,我自己选择参加了两周夏令营,去学习艺术和体育。在深入体验美国的生活之后,妈妈还安排了一次加利福尼亚州的自驾游,带我去游览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和电影圣地好莱坞。这个太平洋另一边的国度究竟是什么样的呢?美国,我们飞越十五个小时来看你啦!  一、最难忘的事  回想起
目的探讨滤泡辅助性T淋巴(Tfh)细胞在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G)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住院的EG患儿17例作为EG组,以同期结肠息肉患儿15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患儿外周血中Tfh细胞及其功能性分子可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COS)、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的表达。结果EG组与对照组患儿外周血Tfh细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蛋氨酸代谢中产生的含硫氨基酸,参与机体多种反应。血清Hcy水平升高是心血管疾病、帕金森病等多种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虽然具体致病机制尚不明晰,但已有大量研究证实Hcy可通过诱导氧化应激、参与炎症因子释放、损害一氧化氮合酶等多种途径造成RA、SLE、贝赫切特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降低风湿病患者血清Hcy水平是否可改善疾病进展并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目前仍有争议,未来还
目的 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尿微量白蛋白(U-mAlb)、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继发性肾病综合征(NS)肾损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徐闻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NS患者中选取91例作为研究对象,命名为观察组;在同期选取91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将观察组患者按照HbA1c指标水平分成观察组1组(HbA1c≤8.0%),观察组2组(HbA1c>8.0%).对比观察组、对照组RDW、U-mAlb、HbA1c指标水平,对比观察1组、观察组2组RDW、
目的探讨儿童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封堵后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PDA介入封堵后血小板减少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20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39例PDA介入封堵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并以同时期就诊的138例PDA介入封堵后未发生血小板减少病例作为对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PDA介入封堵后发生血小板减少可能的危险因素,建立随机森林模型预测PDA介
尿酸结石发生率在全世界达4%~50%,并且逐年增高。研究发现,尿酸排泄的昼夜节律影响尿酸结石的形成。尿酸排泄具有白天高、夜间低的规律,由于夜间和清晨尿酸浓度增高、尿液pH值较低,夜间增加尿液碱化的剂量可以防止清晨尿酸结石的形成。因此,根据尿液pH值昼夜节律变化,白天应用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降尿酸治疗,晚上辅以尿液碱化治疗,是否可以为尿酸结石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文章从尿酸排泄的昼夜节律以及其对尿酸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