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框架建筑结构设计的难度及注意事项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mdx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框架结构是多层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在框架结构的设计中,由于设计人员对规范理解及经验的不同,在设计时就会采取不同的方法。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该项目的技术难点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分析了框架结构计算参数的确定和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从而更好的提高多层框架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多层框架结构;原则;计算参数
  一、 工程概况
  某建筑群包括三栋7层住宅、6栋2层商业及2层地下室。多层住宅采用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其中框架部分抗震等级为三级,剪力墙部分抗震等级为二级,2层商业采用框架结构体系,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多层住宅基础采用筏板桩基,其余部分基础采用承台桩基。本工程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建筑场地类别为Ⅳ类,场地特征周期为0.90s,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
  二、项目的技术难点
  该项目主要技术难点如下:(一)该项目方案阶段,由于所有住宅下部均有两层商业,建筑商业部分需要较大开间,因此采用了框架结构体系,部分结构框架柱及梁尺寸较大,严重影响上部住宅建筑使用效果。(二)建筑平面不规则,整体呈三折线式,且平面长度过大,不利于抗震。(三)异形柱结构,由于柱截面宽度较小,在计算时,易出现柱节点域抗剪不满足。
  三、多层框架建筑结构设计的一些注意事项
  (一)调整框架柱配筋的设计分析
  为了提高框架结构稳固度,需要对框架柱配筋进行调整。框架柱地震作用下,角柱等位置受到的扭转作用力较强,双向偏心作用下增加了扭转效应,对内力负面影响大,横梁约束效果差、导致框架柱体的受危害程度过高。为此,需要加强不利方向的框架计算处理,提高其横向配筋、纵向配筋的合理控制效果。
  针对配筋计算中,需要加强下述问题控制,在地震的影响之下,抗震墙端柱、角柱以及边柱极易出现偏心受拉,就此柱内纵筋总截面需超过计算值的25%;另外框架柱的配筋需根据实际情况增大至计算值的1.2~1.6倍,一般中柱需要增大至计算值的1.2倍,边柱要增大至1.3倍,角柱要增大至1.4倍。此外,为了保证浇筑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约束限制能力,需要对框架柱的箍筋机械井字形设计处理;焊接方式采取二级、三级底部结构。保证纵向钢筋设计的配筋率高于3%,箍筋直径需要大于8mm。
  (二) 做好地基设计
  多层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从实际工程勘察资料、地质水文条件等出发考虑,分析对应地基变形、承载控制要求等要素,针对天然地基,需要加强浅地基的合理应用。持力层设计前需要分析基础、上部结构的合理性,加强影响要素的分析,如载荷、土层物性、力学要求等,再者针对建筑结构类型、地下水、以及建筑体型等各方面因素也需要加强考虑。综合各个影响要素再进行分析计算,对后期设计工作、民用建筑的合理性具有重大意义。针对现代施工而言,对于民用及工用的建筑,其均会将独立或者条形基础作为高层框架结构的基础,设计人员在对基础进行设计时,有必要将地基承载力及变形测量出来,计算出基础底面尺寸计,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基础截面,布置好承重框架,根据承重框架布置的方向也不同。
  (三)做好框架结构柱的设计
  在进行框架结构柱设计时,如果地上部分设计是圆柱,设计人员要尽量将地下部分设计成矩形,这样在施工过程中,能有效地减少施工工序,对于地上部分的圆柱配筋,设计人员要保证其最少在8根以上,同时为有效地增加结构的整体性和结构柱的承载力,要尽量采用螺旋式箍筋。对于地下部分的矩形柱,设计人员要尽量采用井字复合箍的方式进行箍筋,如果建筑结构对抗震有要求,设计人员要严格的按照抗震设计规范对其进行加密处理,从而确保框架结构柱的抗震性能满足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框架结构柱的截面需要满足以下要求:对于非抗震要求,框架结构柱的截面边长不能小于250mm;对于四级抗震要求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柱的截面边长不能小于300mm;对于一、二、三级抗震要求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柱的截面边长不能小于400mm。
  (四)做好框架结构计算参数的确定
  1、地震加速度值的设计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在抗震设防烈度是7度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可分别为0.1g与0.15g两种,而抗震设防烈度8度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各位0.2g与0.3g两种。明确规范的要求,对地震区的划分严加注意,从而选取合理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地震加速度值得选取对地震作用效应的影响非常大。
  2、结构周期折减系数的设计
  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导致结构的实际刚度比计算刚度要大,实际周期小于计算周期,所以,这样计算出来的地震作用效应变小,结构变得不安全,因此必须对结构的计算周期进行折减。根据填充墙的数量及材料来选取折减系数,一般为0.7~0.9。
  3、梁刚度放大系数的确定
  利用SATWE或TAT等软件输入的梁模型都是矩形截面,没有考虑到由于楼板处T型截面而出现的刚度增大,使结构的计算刚度小于实际刚度,设计出的地震剪力变小,导致结构不安全。所以进行计算时应对梁的刚度进行放大,边梁放大系数宜取1.5,而中梁为2.0.
  4、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
  在多层框架结构中,特别是活荷载较大时,是否对活荷载进行最不利布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很大。在选用的程序中给定的梁的设计弯矩放大系数,也不一定能够对工程的受力情况进行实际反映,会导致结构不安全或者偏于保守。因此最好进行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独立梁的箍筋计算结构应该进行复核,规范要求:集中荷载下的独立梁,按公式进行计算,荷载作用点到支座间的箍筋需均匀布置。
  四、结语:
  设计人员,在进行框架结构房屋的设计时,要熟练理解掌握设计规范,同时根据自己工作中的经验,选择出合理的结构体系。以上所述是我进行工程设计的一些体会,希望能给众多设计人员带来一定的帮助,设计出更加合理安全的框架结构房屋。
  参考文献:
  [1]GB 50010-2010, 混凝土結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杨济维.对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的浅析.建材与装饰,2009.
  [3]杨宗敏.框架结构设计分析 [J].科技信息,2009.
其他文献
自由意志和决定论的争论由来已久,双方各执一词却又无法说服对方。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我们有望在实验基础上对传统的自由意志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本
期刊
摘要:随着各大城市高楼的拔地而起,建筑行业在多年的发展中也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结构的设计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而建筑又是一座城市发展水平的代表,建筑的高低与建筑质量的好坏都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但是,目前在我国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近年来,如何对影响建筑结构设计的可靠度以及建筑结构的设计进行对比分析,是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  关
随着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融合使得其在各个领域当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尤其是在制造业当中的应用使得我国的传统制造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前不久,台湾东森电视台的朋友们来到了广州,要把广州的风貌带回台湾,工作虽然紧张忙碌,却也让他们大开眼界.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他们的摄象机,看看台湾人眼中的广州是个什么样
当代心灵哲学中反驳物理主义的最著名论证之一就是障痹论证,笔者试图在本文中对这个论证进行批判性的分析,以表明它关于概念二元论的论证是成功的,而关于属性二元论的论证是
现有的数控雕刻机床大多只适用于中型以上的企业,因其价格昂贵,体积大,质量重等缺点无法在个体用户中推广,为此设计基于mach3软件控制下的小型四轴数控雕刻机.该四轴雕刻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