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梳理·转码:远离“资料迷失”

来源 :福建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meizi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搜集、筛选、梳理以及资料有效输出,反映了学生的信息处理水平。教师可从如何检索、运用资料两方面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以科学的方法进行资料信息梳理与运用,提升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分析2022年高考试题,探究语文测评的情境化命题趋势,并针对当下情境化命题参差不齐的现象与一线教师的普遍困惑,基于三大情境提炼情境化命题的有效经验,提出语文情境化命题及其复习教学的改进措施。
期刊
近年的高考历史学科考查中,考生在必备知识巩固方面存在历史学科概念理解混乱、历史基本规律认识不清、历史学科思维方法及重要观念掌握不牢等问题。对此,复习教学中,教师应突出核心主干知识的复习,重视学生的历史基本规律感悟学习并渗透价值观念引领,引导学生在理解掌握和迁移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科思维方法。
期刊
2022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试题具有情境化、素养化等特点。教师在高三复习备考时要根据课程改革要求与试题命制逻辑,将学科观念与关键能力的培养放在核心地位,通过对学科知识网络进行横向联结、纵向挖掘与边际延伸,帮助学生形成元素观、平衡观与学科价值观等化学学科观念。同时,教师要将学科知识落实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对教材、试题等教学资料中不同情境的巧妙利用,扎实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关
期刊
<正>当前教育教学对“概念”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学科大概念、大单元等方面,主要谈如何在具体课堂教学实践案例中提高概念教学的效度,能聚焦教师专业成长的视角谈教师本身“概念学习”的微乎其微。但“概念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提升所必须面对的真实问题:教师本身不进行概念学习,又如何做好相关教学?而且,教师的概念学习,关乎的不只是教师的专业知识,还有其专业成长。
期刊
<正>学习离不开概念。理解各式各样的概念,是许多人学习的第一步。在教育教学领域,概念同样是教师学习专业知识、撬动专业发展的支点之一。真正的概念学习,不是为学概念而学。了解了概念的字面意义,并不意味着掌握了概念的所有内涵。脱离了必要的概念应用情境与对话对象,概念的学习就容易陷入虚无与空洞的泥淖;忽视了概念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的意蕴,概念的实践就容易步入因循守旧的困局;只抓住概念的变化却不认真思考概念的起
期刊
<正>近年来,普通高中、义务教育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相继出炉,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不断推进深化。这期间,一些热门概念也随之而来。这些概念从不同维度揭示新阶段学科教学“质”的规定性,内蕴学科教育教学新的旨归。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概念不清,则思路不明,实效不行。教师要研究和学习这些概念,突破原有认知边界和思维定式,及时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并观照实际工作之“实然”“应然”,切实做到“学、思、悟、行”一体。
期刊
<正>开篇语:概念是构成科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基本单位,是最基本的科学理论知识。在教育教学领域,教师不仅要掌握学科知识体系中的相关概念,还要掌握与学科教学密切相关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等方面概念。这些不断更新发展的教育教学关键概念,共同构成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有重要意义。由这些概念所构建、引领的关键教育教学理论、
期刊
<正>概念是某一类人、事、物或观念共同的关键属性,它是共性的表现符号,是知识的重要表征之一。大量、多样的事实常被锁定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情境当中,而概念却可以跨时间、跨文化、跨情境迁移,具有普适性和抽象性。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教育工作者是概念的教授者,也是概念的学习者。教师对各类概念的认知与应用,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开展与推进有重要影响。
期刊
<正>随着“双减”新规“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的落地实施,积极探索作为了解学生学业质量重要手段的非书面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成了教师的必修课题。值得关注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倡导“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强调教学应指向具体情境中真实问题的解决,凸显学科实践性。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教授等指出,“作为学习方式的迭代发展,学科实践强调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全方位地指向
期刊
<正>走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的道路,这是很多校长的共识。且不说有些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明确以“一校一品”来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单就当前全社会渴盼优质教育资源的形势下,一所学校要想赢得口碑,也必须有鲜明的办学特色。那么,一所学校的特色项目该如何选择,又该如何展开,进而形成学校品牌呢?结合一些学校的案例,本文提出一些思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