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单次血浆置换疗法治疗17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临床观察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rsr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单纯单次血浆置换(POPE)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收集2010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单纯单次血浆置换治疗的TEN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等。

结果

共纳入17例患者,年龄(36.1 ± 25.4)岁,男9例,女8例,SCORTEN评分(2.1 ± 1.24)分,STENS评分治疗前为(29.9 ± 6.6)分,治疗后为(3.5 ± 1.8)分。17例患者中,单纯单次血浆置换后15例临床治愈,1例有效,1例死亡。ICU治疗时间(6.4 ± 1.8)d,总住院时间(12.1 ± 5.7)d。住院第1、4、7、10、20天时STENS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8.569,P < 0.05)。除2例患者发生血浆过敏外,无其他相关显著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单纯单次血浆置换疗法治疗TEN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1例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术后脑脊液引流继发导管合并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7年1例患者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术后行脑脊液引流的临床情况进行过回顾性分析,针对其继发导管合并症的原因、症状体征进行识别及护理。结果经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平均动脉压维持、疼痛管理、脑脊液引流流速管理、导管感染风险与控制、心理干预及运动康复,患者最终康复出院。结论评估术后出现并发症,除需关注手术本身所致之外,采用脑脊液引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住院治疗的100例DR患者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专科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2组患者分别于出院时、随访结束时由专人发放DR患者随访期间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及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SDSCA),另于出院时、1年后、2年后收集相关效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直肠癌造口患者健康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78例新辅助化疗直肠癌造口患者进行健康行为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一般人口学资料及患者的疾病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辅助化疗直肠癌造口患者健康行为总平均分为(131.01 ± 24.47)分,各维度平均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营养、人际支持、压力应对、健康责任、自我实现、运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文
目的调查合并虚弱综合征的高血压老年患者与口服降压药物依从性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临床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老年患者200例。每个患者均记录一般情况。每个患者均评估虚弱量表(TFI),健康行为量表(HBI)以及药物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将人口变量以及TFI分别作为自变量,将MMAS-8评分与HBI评分作为因变量,评估每个自
目的建立智能化的护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以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质量及效率。方法以HIMSS EMRAM 7级评审标准为指导,通过护理计划、护理常规等知识库的建立,不断完善护理决策支持系统。结果通过对比系统使用前后的护理文书书写时间、护理诊断正确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对比,使用护理决策支持系统后,全院节约护理病历书写时间约222.5 h/d,护理诊断正确率由68.33%(205/300)提升至9
目的探讨曲线型仰卧护理模式对骨科术后压疮的预防效果及患者舒适度体验。方法将178例腿部骨折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压疮预防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曲线型仰卧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压疮发生率、局部受压部位压力变化、压疮风险评分及患者舒适度体验。结果研究组发生压疮1例占1.1%,对照组发生压疮7例占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2
期刊
目的将现代灾害护理和军队野战护理教学有机融合,构建一门适用于军队和地方高等护理教育、在职及岗位培训教育的《野战与灾害护理学》课程。方法采用质性与量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文献研究、访谈法和观察法的基础上,形成课程设置初步方案并设计专家咨询表,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向30位灾害救援方面的相关专家进行2轮咨询,获取量性数据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课程内容适用性指标的最终筛选结果为一级指标4个,二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缓和医疗在我国得到很大的发展。而预先指示作为推动缓和医疗发展的重要部分,由于缺乏立法保护和广泛的社会认同,其发展还较为缓慢,国内多为认知调查等研究。本文简述了预先指示的相关概念、研究背景及意义,整理分析了影响患者制定预先指示的相关因素,提出预先指示干预的具体内容,包括预先指示的干预对象、预先指示的主导者及干预地点、预先指示的干预方法等,以期为我国实施预先指示干预计划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