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对20世纪三十年诗歌创作的散文化现象进行了解读,认为后期"新月派"与"现代派"的诗歌创作的散文化选择,并不是"五四"时期诗歌散文创作的简单复制,而是诗歌形式的审美矫正。文章对以胡适为代表的"五四"时期的白话散文型诗歌与戴望舒为代表的30年代的"现代派"散文化"纯诗"进行比较,显示了30年代诗歌独有的不同于"五四"白话诗的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