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素(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对急性上尿路梗阻肾功能修复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对核素肾动态显像在急性上尿路梗阻肾功能修复上的作用进行实验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与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上尿路梗阻患者,50例患者均采取核素肾动态显像和静脉肾盂造影(IVP)两种检测方式。结果 50例患者的75只患肾中,核素肾动态显像显示有功能的患者明显的高于IVP检查显示的结果,在IVP无功能的36只患肾中,核素肾动态显像显示有功能的肾共31只。由此说明,核素肾动态显像在患者肾脏功能的评价上明显的优于IVP检查。结论 核素肾动态显像是评价急性上尿路梗阻肾功能修复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临床泌尿外科的应用上,可将其作为判断患者上尿路梗阻后肾是否切除的可靠性指标。
  【关键词】 核素肾动态显像;急性上尿路梗阻;肾功能修复
  尿路梗阻病变是临床外科中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在患者诊断不及时的情况下,适当治疗措施的实施会造成患者肾功能的严重破坏,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急性上尿路梗阻的发生,对患者肾功能产生的破坏程度更为严重,短时间内会导致患者肾脏功能的丧失[1]。基于此,文章选取医院收治的50例上尿路梗阻患者,对其在核素肾动态显像下对急性上尿路梗阻肾功能修复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医院与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上尿路梗阻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为14-80岁,平均年龄为48.8岁。30例上尿路梗阻患者中,尿路结石24例,肾结石10例,肾占位病变6例,肾外伤、血尿各5例。上述病例中,共检测75只患肾,所有患者在核素肾动态显像和IVP的检测上,两种检测方式的进行至少间隔48小时。
  1.2 方法 采用SPECT显像仪进行检测,检查前30分钟,嘱咐患者饮用300-500毫升的水,并排空膀胱。检测中患者取仰卧位,显像仪探头视野对准患者的双肾和膀胱两个部分。弹丸式注射核素99mTC-DTPA370-740MBq(10-20mci),注射体积小于1ml,即刻启动计算机动态采集,采集的矩阵为64×64,采集的时间为21分钟,其中血流灌注相每帧2s,共30帧;肾实质摄取及排泄相每帧60s,共20帧[2]。矩阵采集结束后,对以上图像进行处理,分析显像级摄取和排泄曲线,计算分肾和总肾GFR值。
  1.3 图像分级标准 0级:肾功能正常,肾实质放射性摄取、清除良好;1级:肾功能轻度受损,肾实质放射性摄取轻度减少;2级:肾功能中度受损,肾实质放射性摄取中度减少;3级:肾功能重度受损,肾实质放射性摄取明显减少,皮质变薄;4级:肾基本无功能,肾实质不显影。
  1.4 统计学分析 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系统软件分析,分析过程中对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用t来对计量资料检验,发现其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50例急性上尿路梗阻患者的75只患肾中,核素肾动态显像显示有功能的患者明显的高于IVP检查,在IVP无功能的36只患肾中,核素肾动态显像显示有功能的肾共31只,GFR均值为每分钟24.3毫升。其中,IVP检查中,无功能的患肾核素显像多表现在2级-3级之间,由此可以得知,核素肾动态显像在患者肾脏功能的评价上明显的优于IVP检查,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临床中,急性上尿路梗阻引起患者肾萎缩、肾积水是泌尿外科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而如何对梗阻后患者肾功能受损的演变规律进行评价,也是临床泌尿科医生所关注的焦点[3]。临床研究表明,核素肾动态显影是通过肾脏摄取和排泄药物,能够被肾脏迅速的摄取和浓聚,并经过输尿管引入膀胱不被其他组织摄取,得以显像的同时,得出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在下降的幅度上反应着患者肾小球损害的程度。核素肾动态显影不仅可以从形态和动态上对急性上尿路梗阻患者的肾脏功能修复情况进行观察,还能准确而又灵敏的测定出总肾和分肾的功能,对患者肾功能受损的程度进行定量的评价,而这一评价,尤其体现在对静脉肾盂造影检查(IVP)不显影和显影差的患肾能判定其有无功能上[4]。在本文对核素肾动态显像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IVP)的实验研究中发现,50例急性上尿路梗阻患者的75只患肾中,核素肾动态显像有功能的患者明显的高于静脉肾盂造影检查(IVP)检查的结果,同时,静脉肾盂造影检查(IVP)中,无功能患肾核素的显像大多表现在2-3级上,这就说明了,在急性上尿路梗阻患者肾功能修复情况的检查中,核素肾动态显影对患者肾脏功能的评价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IVP)相比较,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核素肾动态显像是评价急性上尿路梗塞肾功能修复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临床外科的应用上,可将其作为判断患者上尿路梗阻后肾是否切除的可靠性指标,并为患者手术治疗的实施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付勇,刘岱,高莉,等.核素肾动态显像对急性上尿路梗阻肾功能修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9,3(01):21-23.
  [2] 胡华力,张青,杨晓青.核素显像诊断泌尿系疾病及功能评价的意义[J].江西医药,2010(04):87-88.
  [3] 申超.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对多囊肾病患者双肾功能诊断价值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
  [4] 吕志勇,刘保军,陈福宝,李娟.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对静脉肾盂造影不显影患肾功能评价的临床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0(02):157-158.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我院治疗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肾间质纤维化方面逐渐占据优势,无论是单味中药或者是其有效成分的提取物,或者是复方制剂,在治疗肾间质纤维化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针对这一现状,对近年来中医药在抗肾纤维化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关键词】中医药;抗肾纤维化;现状;展望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961-02  各种肾脏疾病发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时表现为肾间质纤维化,拮抗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胰岛素及C肽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验组)及4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胰岛素和c肽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和c肽高于正常健康人群对照组(对照组)(P<0.05),正常健康人群餐后1h出现峰值,2型糖尿病患者2h出现峰值,餐后3h不能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放射免疫分析检测胰岛素及
期刊
目的 探究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
期刊
【摘 要】目的:防范医患纠纷的发生,促进医院发展。方法:根据当前医患纠纷的现状,分析发生医患纠纷的原因。结果:医患之间缺乏沟通与信任。结论: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关键字】医患纠纷;医疗风险;医患沟通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962-0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推进、人们法律意识的逐步提高和自我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