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而“动” 快乐成长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la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通过亲历活动去达到教育目标。活动,是品德课程教和学的基本形式,其呈现的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
  活动的有效性,是品德课程教学的核心和灵魂。作为品德常态课,其活动的内容、形式都要求更实在、更有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动起来。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品德与生活》教学实践中的活动课例,从情境体悟中“动”,时空探究中“动”,多元整合中“动”这三个角度分析如何引领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实现活动教学的有效性。
  一、情境体悟中“动”——触景染情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很自然地就理解了。”体悟式学习正是一种倡导自主学习精神,创设自主学习情境,在平等的交流中把自主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给学生以启发和暗示,从而激发学生情感的教学活动。
  1.仿一仿,生情
  【课例】《品德与生活》第二册《我帮你,你帮我》。
  活动:蒙眼贴鼻子,体验帮助的重要。
  活动场地:分两组活动线路,每一组路上都放有障碍物,目的地放有小黑板。
  活动规则:参与的学生在规定地点被蒙上眼睛,绕过障碍物,到达小黑板前,给人物贴上鼻子,看谁贴的鼻子位置最端正。
  活动过程:
  (1)两组各派出的两名学生都因失败而告终,再派出的学生仍是以失败而告终。
  教师引导:蒙着眼睛的同学怎样才能给人物贴上端正的鼻子呢?
  学生讨论,商议结果:派出同组队员用口令指导蒙眼的同学完成任务。
  (2)蒙眼的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成功地给人物贴上了端正的鼻子,教室里响起一片欢呼声。
  教师采访:蒙眼的同学心里有什么感受?发出口令的同学心里又有什么感受?观看的同学心里又有什么感受?
  学生在采访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是:帮助、成功、快乐
  (3)教师即时小结:帮助的重要性。
  针对低段学生生性好动,认知困乏的年龄特点,模仿真实生活的演习活动,通过情境的模拟与角色的扮演,拉近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距离,创设童趣的情境,从中去体悟道德情感。
  2.演一演,真切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及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现实情境的再现应以真实生活经历为背景,让学生在真实活动中感受、体悟,这样才是真真切切的。
  【课例】《品德与生活》第二册《我们分享 我们快乐》。
  第一次活动:介绍自己的食品
  (品尝自己带来的食品,向同学介绍食品的味道)
  观察到的现象:有的学生在独自品尝食品,有的学生则与他人交换着食物品尝。
  组织学生交流:
  (1)你带来的食品味道如何?品尝食品时心情怎样?
  (2)你品尝到同学的食品了吗?品尝食品时心情怎样?
  (引导学生知道分享食物能带给自己和别人快乐)
  第二次活动:与伙伴分享食品
  (愿意和别人分享食物,体会分享的快乐)
  3.亮一亮,快乐
  【课例】《品德与生活》第四册《我长大了》。
  活动:秀一秀自己的特长,分享成长的快乐
  学生有的捧着获奖证书、荣誉证书向大家作介绍;有的带着美术、书法等作品登台亮相;还有的现场唱起了歌、弹起了琴、跳起了舞……称赞、掌声、激励声,成长的快乐溢于言表。
  给学生一个舞台,他们是天生的艺术家。看,闪亮登场的每一个学生都被这艺术的情境所感染,他们不仅秀出了自己的收获,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还从中感悟到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是最最快乐的。
  二、时空探究中“动”——感同身受
  开放性是品德课程的基本特色之一。《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儿童的生活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也就是说,他们的活动也应该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开放拓展教学时空,让学生的活动从生活中来,又走向生活中去。
  1.得益于课前
  【课例】《品德与生活》第四册《远方的朋友,请你留下来》。
  课前活动:尝试从各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家乡的主要特产、风景等,发现家乡的变化(课堂上交流展示)。
  分组安排:
  “家乡的主要特产”调查组;
  “家乡的旅游项目”调查组;
  “家乡的住房”调查组;
  “家乡的交通”调查组;
  “家乡的卫生”调查组;
  ……
  教师着眼于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基础,安排学生在课前调查、采访、收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探究体验的过程。在课堂上,学生们都动起来了,根据课前收集到的真实的生活素材做了一一的汇报,展示了自己探究的成果。在交流活动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感受,还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并收获到探究带给他们的愉悦。
  2.生趣于课堂
  学习的主宰和泉源是学生,他们的学习需求,学习困惑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教育家赞科夫说过:“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向课堂教学要成效,就要拓展教学的时空,把学生带到高处,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观察、探索、发现,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让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课例】《品德与生活》第一册《欢欢喜喜过大年》。
  活动:老师和学生共同装扮教室过大年。   课件出示:浓浓的过年画面。
  音响:(歌曲《大家来过幸福年》)
  学生们有的把从家里带来的灯笼挂在了教室墙上,有的把自己写的春联贴在了教室的门上,有的把剪好的窗花粘在了窗户玻璃上,还有的在试穿新年衣服……
  这些过年情境的再现,使学生一下子感受到了新年的快乐,唤起了原有的过年体验,课堂教学的热点被点燃了。
  3.出新于课后
  品德课堂在哪里?确切地说,应该在生活中。唯有将40分钟的课堂内涵延伸、外延拓展,把品德课的教学与生活相连接,拓展更广阔的课堂教学空间,才能彰显品德教育的有效性。
  【课例】《品德与生活》第四册《动物、植物和我们》。
  拓展活动之一:寻找之“最”。
  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动物是( );
  世界上体型最小的动物是( );
  世界上会唱歌的植物是( );
  世界上会吃人的植物是( );
  ……
  拓展活动之二:阅读《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写下100字左右的感悟(针对二年级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多姿多彩的生活,是人生的大课堂。要想让品德教学真正有实效,课后的补充拓展非常重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能使之学到许多新知识,发现许多新问题,感悟到许多新内涵。实践能力提升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了,这就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了铺垫。
  三、多元整合中“动”——妙趣横生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
  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我们更多地关注了感悟、探究这两种直接学习方式。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教学内容的需要,我们不妨在这两种学习方式下,将讲授、游戏、实验、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学习形式加以整合,让学生在多元的学习方式中,用更积极的学习态度去感受生活、学会生活,从而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课例】《品德与生活》第三册《感受秋天》(多种学习方式整合实践)
  (1)学生讨论后交流:秋天是怎样的?
  (秋天凉凉的,穿厚衣服了……)
  (2)摸摸玉米棒子、谷穗、橘子等,闻一闻桂花的香气,看一看秋天的图画(课件)。
  (3)读读秋天的诗歌《秋天》(作者:桑榆)。
  (4)听听秋天的乐曲(著名的钢琴曲《秋日私语》)。
  (5)用各种各样的落叶做剪贴画(课后拓展)。
  教师充分照顾到了学生的独特感受,把它们一一转化在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建构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或讨论,或交流,或触摸,或聆听……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这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了自己的情感之弦,引起认识的共鸣和发展。
  在多元整合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并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
  1.面向全体,人人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是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们感到厌倦,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的整个身心充满欢乐。”尤其在品德教学中,如果活动经常只有部分学生参加,就会产生一些后果:一些学生没有参加的机会,活动体验、活动感受也是部分学生所拥有,活动乃至教学的效果也只能是局部的;常常没有机会参加活动的学生,就会对活动产生距离感与疏远感,容易成为活动的旁观者,这不但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反而容易适得其反。因此,活动的设计要面向每一个学生,让人人都有参与和体验、探究的机会。
  2.关注差异,因材施学
  每个学生的已有生活经历、经验、认识能力等都不尽相同,他们在学习中的体验和探究也就存有差异。教师在选择学习方式时要充分尊重学生,让他们在不同的活动板块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成功的快乐。
  对于一些需要分工合作开展的活动,教师要注意让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让每个儿童都以主体身份参与活动。活动的关键是要形成全体学生的互动,让每个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参与活动,有机会直接进行活动体验,扩大活动的参与面,实现个体与全体的完美演绎。
  综上所述,“动”的重要性一目了然。基于此,活动就成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中介。活动开展得有效,课堂教学就有效了。总之,我们追求的必须是富有实效的活动教学,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学生一定要“动”起来。我们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教育内容,不同课型,特别是学生的众多认知异同,灵活地开展活动,有效地整合活动,引领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摘要]表达是语言课堂的支柱。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更多“说”的机会留给学生,以少教多学的教学方式,减轻教的阻力,激活学的动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关键词]小学英语;表达;英语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36007901  在英语课堂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以口语表达为媒介得以实现的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也是中国教师的先驱,他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等教育理念至今仍散发着熠熠光芒,对现代教育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借鉴和促进作用。执教完《孔子游春》一课后,我感受良多,细细品味,受益匪浅。  一、开情景教育之先河,在美好春色中放飞学生的心灵  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他的学生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到泗水河边游玩,这说明孔子善于把握机遇,能从生活中抓住一切机会,创造
[摘 要]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教师可通过生活教学、活动促学、方法指导等路径,让学生乐于学习词汇,深刻理解与记忆词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词汇教学 有效性 提高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4-042  英语学习从单词开始,打牢词汇基础,学生才能更好地阅读、开口说简单的英语句子。但小学生好动爱玩,枯燥的
近年来.许多一线教师在专家、学者的引领下,在“简约语文”与“深度语文”的丛林间游弋,苦苦追寻一种最合理、有效的语文教学模式,但始终有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模糊感,究竟是“简约语文”更合理呢,还是“深度语文”更有效?很多教师在迷惘与彷徨中无法找到自己理想的语文教学,我们也是其中之一。经过不断摸索与实践,我们渐渐地发现理想中的语文教学应该是“简约”与“深度”的和谐。  一、简述“简约语文”与“深度语
[摘要]词语是一篇文章的“精”之所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用整合的意识设计词语教学,对待词语要能够拈精取要:“拈”出可用来领悟课文主要内容的词语;“拈”出能准确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词语;“拈”出能串起文章主线的词语;“拈”出能为课文的感情色彩做铺垫的词语;“拈”出重点词语所勾勒的画面。这样教学才能彰显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关键词]拈精取要;领悟内容;反映性格;串起主线;铺垫情感  [中图分类号]
[摘 要]教学语言是评价教师是否称职与合格的基本要素,也是教师文化修养与内涵的重要参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教学语言的“三要求”,即激趣、导思、引探,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获得发展。  [关键词]教学语言 激趣 导思 引探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3-001  教学语言是教师文化与个人品质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会
教材是英语教师教学最重要的一个依据,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怎样运用教材?这对小学英语教学而言,是一个具有永恒的思考价值的问题。从过去的“教教材”,到今天的“用教材”,都是对这一问题的宏观回答。说其是宏观回答,主要因为这一描述基本上还是理念性的,用一线教师的话说叫“缺乏操作性”,因为“用教材”本身就是一个宏大的概念。怎样才叫用教材,值得思考。笔者以为,“用教材”理念下的具体策略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
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公开课都比家常课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无论是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效果都更加精致,值得听课教师学习和借鉴。但细回想这些精心设计的课,其中所暴露的问题也让人深思。  一、课堂活动一味追求“热闹”,忽视生成实效  例如,一教师在教学动物类单词时,觉得课堂气氛有些沉闷,便临时设计一活动:要求学生模仿一种自己最喜爱的动物的叫声,比比谁模仿得像。学生们立即热情高涨,很快教室里
每一次教材的改编,都是对教师教学理念的一次洗礼,也是教师教学经验的一次挑战。2012新版教材是我小学英语教学生涯中经历的第三版教材。新版教材对“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有了更明确的要求。下面,我就“读写板块”的解读和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研读《教师教学用书》,理解编者意图  我仔细阅读了《教师教学用书》中关于“读写板块”的描述:读写板块通过配有图片的组句或文段提供了一个有一定意义的语篇综
创办于1954年的长汀县城关南区小学,坐落于汀江河畔、北山脚下的南门社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学校决定大力抓好乒乓球这一特色项目,并以此作为学校工作的突破口,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近二十年来,学校多方筹集700余万元建成了设备齐全的乒乓球体育馆、海沧教学楼、南教学楼,铺设了标准的篮球场和水泥操场,并成立阮民奖教奖学金,为更好地提升办学效果提供了保障。学校以乒乓球为载体,以乒乓球文化为主体,以训练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