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表皮神经构筑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ing_12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肤感觉神经来自脊神经,为有髓神经,从浅筋膜到达真皮乳头,脱髓鞘后进入表皮及靶组织。进入表皮层的神经,分支并穿过表皮各层伸向角质层构成表皮神经(epidermal nerve)。由于表皮神经异常纤细,研究相对缓慢,随着研究的进展,表皮神经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表皮神经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表皮神经研究方法
  1.1 研究方法历史沿革:早在1868年,Langerhans 用Cohnneim's金氯化物法染色最早描述了表皮神经的存在,此后关于表皮神经存在与否争论一百多年。1954年,Weddell用亚甲蓝灌注法研究,肯定了表皮神经的广泛存在,是真皮神经干发出的轴浆丝,以前大多数研究者没有认识到表皮神经纤维是裸露的,很容易被破坏。直到1990年,Wang 等[1-2]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详细地描述了皮肤真皮和表皮神经的构筑,至此人们对神经的完整构筑有了一个较为可靠的研究方法,有了正确的认识。表皮神经分为肽能神经和非肽能神经,肽能表皮神经为NGF免疫阳性,表达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SP及酪氨酸激酶A(trkA)受体(NGF特异性受体);非肽能神经为神经角质细胞来源的神经生长因子免疫阳性,表达GDNFRα和P2X3受体[3]。
  1.2 研究方法
  1.2.1 取材:常用的取材方法有疱皮法和环钻钻取法(punch biopsies),具有损害性小,可重复性好,容易接受的优点[4],可以从研究对象皮肤取3mm大小的组织,然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研究表皮神经往往需要较厚的切片,常见厚度有3~30μm石蜡切片或者10~100μm冰冻切片,对于较厚的切片需要应用漂浮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利于抗体的浸入。
  1.2.2 抗体:人们对表皮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常利用标记物有轴突胞浆成分(蛋白基因产物9.5 protein gene product 9.5,PGP9.5),特殊细胞骨架成份(NF70或NF200,β微管蛋白,微管相关蛋白MAP1B),神经肽类(SP、CGRP、神经激肽A)存在于感觉神经,大多分布在表皮基底层或者真皮层。表皮层的神经标记物还有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其主要表达于表皮C神经纤维。对于非肽能神经纤维可以采用P2X3受体或其同工凝集素IB4。但是就目前发表的论文看,PGP9.5是最常用的标记物[3]。
  1.2.3观察方法:免疫阳性的表皮神经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及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microscope,LSCM),具有图薄层光学切片功能,通过荧光分子获得信号,获得标本三维数据,经计算机图像处理及三维重建软件产生三维效果,从而能灵活、直观地进行形态学观察[5]。近来,Tamura 等[6]将天文学上用于分析很小的银河外星系图像的一种计算机检测(Computerized detection method,CDM)软件用来分析LSCM获取的基底膜以内的神经图像,认为其具有经济、快速、可重复性高的优点。
  1.3 神经密度的测定:神经构筑的密度反应了初级神经元投射到中枢次级神经元的密度。由于真皮内的轴索密集成束,所以目前用比例尺度定量分析局限于表皮内。近期多选择全神经标志物抗PGP9.5抗体作为一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共聚焦激光显微镜或者图像分析仪对神经计数神经纤维数量:表皮内有分支的神经纤维作为一个计数,在表皮基底膜下就分支的每个分支单独计数;表皮面积=测量的每个切片表皮长度×切片厚度,表皮神经密度=神经轴索计数总数/面积(mm2)。也有将密度表示为线性密度,即神经轴索数/表皮长度。可以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将真-表基底膜及表皮神经显示后用图像分析仪分析,将染色阳性的神经构筑区域与表皮表面区域(由基底膜表示)相比,计算出百分数作为密度[7]。活检检测表皮神经密度被认为是检测小神经病变的理想方法,较传统的神经学检测更客观、敏感[8],近年来用于多种小神经纤维病损的检查(糖尿病[8],结节病[9],遗传过敏性皮炎[10]等)。
  
  2表皮神经的形态学
  有髓的感觉神经,从浅筋膜到真皮乳头层发出各级神经丛,构成神经树,皮肤神经树分支与皮肤微循环血管树的分布、走行有许多相似之处,具有显著的立体结构特征[11]。一般划分为五层,皮神经干、浅筋膜层、真皮深层、乳头层,最后末梢伸向表皮。其终末分支广泛分布于皮肤的各层,包括游离神经末梢和特殊神经末梢。
  2.1游离神经末梢:一般呈细小树枝状分支。健康对象皮肤表皮神经纤维起于乳头下神经丛,伸向角质层分支或者进入角质层少许,呈树状分支或不分支,神经纤维通常是纤细的,有的曲张,经常以球形终末结束。表皮神经情况将正常人表皮神经分为四类:①无分支神经纤维;②近真皮-表皮交界上分支向皮肤表面神经纤维;③远离真皮-表皮交界分支向皮肤表面神经纤维;④近角质层分支平行皮肤表面的神经纤维。在感觉性神经病变中,表皮神经分支增加,残支曲张增加,轴索膨大,出现爪型末端。即使临床尚未受累区域密度虽然没有变化,但是分支增加、轴索膨大,这可能是神经变性前变化[12]。
  2.2特殊神经末梢:包括Meissner Corpuscles或触觉小体、Pacini Corpuscles或环层小体、Ruffini Ending、Krause终球等感受触痛温觉等功能。
  
  3表皮神经构筑的影响因素
  3.1皮肤内神经构筑与年龄的关系:有研究发现年轻组背部皮肤表皮神经密度显著高于老年组(年龄<70岁),未发现皮肤神经密度与年龄相关性[13]。近来,有研究显示IENF与年龄有函数关系,皮肤神经密度随年龄(至60岁)相应的下降,但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乳房部的IENF密度却是增加的[7],这种情况可能这样解释:表皮神经选择性下降,躯体部位随年龄下降明显更多的是因为其基本神经支配多的缘故,年龄相关性的表皮神经下降可能与NGF及其受体的合成下降有关[14]。
  3.2 解剖部位对表皮神经构筑的影响:大多数报道皮肤神经密度具有头-尾梯度变化。面部高于躯干、眼睑、耳前、腹部、乳房,依次降低。有发现下肢IENF密度与解剖位点和髂前上嵴间的距离存在线性关系,股中间水平是口侧高密度与尾侧低密度的分界点[12]。当然,面部皮肤(眼睑和耳前)神经密度比躯干(乳房和腹部)的高,不排除神经起源的差异造成的影响[7]。Toyodo 等[15]认为这种神经构筑情况的差异可能与慢性光损害有关,表皮神经密度与光损害严重程度成比例,阳光暴露部位NGF等释放增加,而NGF有利于感觉神经元的生存与分化,使表皮神经密度增加[10],调节神经递质的表达,介导神经与皮肤细胞间的联系[16]。另外,神经密度从躯干到肢体末端有下降的趋势,这种部位差异说明了表皮神经功能也有区域特异性,除接受痛觉外还可能有营养、调节作用[17]。但是,Kawakami等[18]对志愿者表皮神经密度测量后,没有发现这种梯度变化,仅得出臂部密度最高,背部最低的结论。
  3.3 性别对皮肤神经密度的影响:对106个正常人用PGP9.5进行测量发现女性表皮密度高于男性[(13.6±4.6)/mm:(10.5±3.9)/mm)][19],这一现象在糖尿病患者腕部皮肤中也存在[8],性别对表皮神经构筑差异的影响可能与男性酒精摄入多,职业因素神经毒性化学物质接触机会较女性多等因素有关。
  3.4 糖尿病对表皮神经密度的影响: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也逐渐得到重视。研究发现神经密度下降,并与皮肤痛温觉、振动觉、位置辨别觉等的改变有相关性[20-21]。但是新近一项研究表明临床上有中度以下周围神经症状时,表皮神经密度并未显著降低[9],当然该研究只观察了腕部皮肤神经密度的变化,并不全面。
  
  4 表皮神经密度在临床的应用
  目前,神经密度测量主要在周围小神经病变诊断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活检检测表皮神经密度判定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高的阳性率,一项研究发现,67例有神经症状但是神经传导检测正常的患者中88.1%的人表皮神经密度异常,其敏感性在31%,特异性在98%[22]。此外,表皮神经密度的测量在对称性肢端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中也具有重要意义[23]。目前表皮神经密度测量已经应用到多种疾病的周围神经检测中。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其引起的周围小神经的损害是诸多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有研究发现当周围神经传导检测正常,也没有周围神经症状时,表皮神经密度已经出现异常[24]。因而表皮神经密度测量良好的敏感性(72.4%)和特异性(76.2%)[25]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新近有研究报道60%的甲减患者表皮神经密度会有所降低,并且在亚临床患者中也有较高的阳性率。自身性免疫性疾病时常常伴有皮肤感觉的异常,此时表皮神经密度往往也有异常,在一项针对结节病的研究中其阳性率可达32.8%[26]。表皮神经的数量和神经病严重度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负相关,因此表皮神经密度测定对周围神经病变病程进展及预后判定中也有辅助作用。
  总之,在皮肤损伤或者病变时神经密度、形态、功能等方面都有变化,反之,神经构筑的变化也会影响皮肤及其功能。表皮神经的研究目前仍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如果将皮肤神经构筑学与功能学相联系,或许可以为研究诸如糖尿病难愈创面愈合、光损害等皮肤病理生理过程提供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Wang L,Hilliges M,Jernberg T,et al.Protein gene product 9.5-immunoreactive nerve fibres and cells in human skin[J].Cell Tissue Res,1990,261(1):25-33.
  [2]Johansson O,Wang L,Hilliges M,et al.Intraepidermal nerves in human skin: PGP 9.5 immunohistochemistr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nerve density in skin from different body regions[J].J Peripher Nerv Syst,1999,4(1):43-52.
  [3]Beiswenger KK,Calcutt NA,Mizisin AP,et al. Epidermal nerve fiber quantification in the assessment of diabetic neuropathy[J].Acta Histochem,2008,110(5):351-362.
  [4]Lauria G.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management of peripheral neuropathy using skin biopsy[J]. Rev Neurol,2007,163(12):1266-1270.
  [5]Ebara S,Kumamoto K,Baumann KI,et al.Three-dimensional analyses of touch domes in the hairy skin of the cat paw reveal morphological substrates for complex sensory processing[J].Neurosci Res,2008,61(2):159-171.
  [6]Tamura K,Mager VA,Burnett LA.A semi-automated analysis method of small sensory nerve fibers in human skin-biopsies[J].J Neurosci Methods,2010,185(2):325-337.
  [7]Besné I,Descombes C,Breton L.Effect of age and anatomical site on density of sensory innervation in human epidermis[J].Arch Dermatol,2002,138(11):1445-1450.
  [8]Thomsen NO,Englund E,Thrainsdottir S,et al.Intraepidermal nerve fibre density at wrist level in diabetic and non-diabetic patients[J].Diabet Med,2009,26(11):1120-1126.
  [9]Bakkers M,Merkies IS,Lauria G,et al.Intraepidermal nerve fiber densit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arcoidosis[J].Neurology,2009,73(14):1142-1148.
  [10]Tominaga M,Ozawa S,Ogawa H,et al.A hypothetical mechanism of intraepidermal neurite formation in NC/Nga mice with atopic dermatitis[J].J Dermatol Sci,2007,46(3):199-210.
  [11]孙胜玫,姜艳华,李慧友.颈前部皮神经构筑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04,32(1):10-13.
  [12]Oaklander AL,Siegel SM.Cutaneous innervation: form and function[J].J Am Acad Dermatol,2005,53(6):1027-1037.
  [13]Lauria G,Holland N,Hauer P,et al.Epidermal innervation: changes with aging, topographic location, and in sensory neuropathy[J].J Neurol Sci,1999,164(2):172-178.
  [14]Adly MA,Assaf H,Hussein MR.Age-associated decrease of the nerve growth factor protein expression in the human skin: preliminary findings[J].J Dermatol Sci,2006,42(3):268-2671.
  [15]Toyoda M,Nakamura M,Nakada K,et al.Characteristic alterations of cutaneous neurogenic factors in photoaged skin[J].Br J Dermatol,2005,153(2):13-22.
  [16]Rabe JH,Mamelak AJ,McElgunn PJ.Photoaging: mechanisms and repair[J].J Am Acad Dermatol,2006,55(1):1-19.
  [17]Tamura K,Mager VA,Burnett LA,et al.A semi-automated analysis method of small sensory nerve fibers in human skin-biopsies[J].J Neurosci Methods,2010,185(2):325-337.
  [18]kawakami T,Ishihara M,Mihara M.Distribution sensity of intraepidermal nerve fibers in normal human skin[J].J Dermatol,2001,28(2):63-70.
  [19]Polydefkis M,Hauer P,Sheth S,et al.The time course of epidermal nerve fibre regeneration: studies in normal controls and in people with diabetes, with and without neuropathy[J]. Brain,2004,127(7):1606-1615.
  [20]Sorensen L,Molyneaux L,Yue DK.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ain, sensory loss, and small nerve fibers in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6,29(4):883-887.
  [21]Shun CT,Chang YC,Wu HP,et al.Skin denervation in type 2 diabetes: correlations with diabetic duration and functional impairments[J].Brain,2004,127(7):1593-1605.
  [22]Hlubocky A,Wellik K,Ross MA.Skin biopsy for diagnosis of small fiber neuropathy: a critically appraised topic[J].Neurologist,2010,16(1):61-63.
  [23]England JD,Gronseth GS,Franklin G.Evaluation of distal symmetric polyneuropathy: the role of autonomic testing, nerve biopsy, and skin biopsy (an evidence-based review)[J].Muscle Nerve,2009,39(1):106-115.
  [24]Lφseth S,Stalberg E,Jorde R,et al.Early diabetic neuropathy: thermal thresholds and intraepidermal nerve fibre density in patients with normal nerve conduction studies[J].J Neurol,2008,255(8):1197-1202.
  [25]Umapathi T,Tan WL,Loke SC,et al.Intraepidermal nerve fiber density as a marker of early diabetic neuropathy[J].Muscle Nerve,2007,35(5):591-598.
  [26]Bakkers M,Merkies IS,Lauria G.Intraepidermal nerve fiber densit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arcoidosis[J].Neurology,2009,73(14):1142-1148.
  
  [收稿日期]2010-03-31 [修回日期]2010-06-09
  编辑/李阳利
其他文献
李雪梅,女,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皮肤科主管技师,从事皮肤科激光治疗临床工作15年,熟练掌握各种激光仪器的操作使用,对光动力治疗各种皮肤病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是由光能所激发的一种化学反应,可用来选择性破坏生物组织。光动力治疗不仅疗效确切,而且为微创技术、患者的痛苦少,得到了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及患者的认可,其治疗范围也越来越广范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Twin-Block矫治器(双牙合垫矫治器)在安氏II类2分类错牙合矫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07年2月~2008年8月来我院正畸科就诊的安氏II类2分类错牙合并伴下颌后缩的患者9例,年龄8.5~11.5岁,根据矫治前侧位片颈椎形态判断为生长发育加速期或前期。重建咬合关系,制作Twin-Block矫治器,24h戴用矫治器,矫治后拍摄头颅侧位片,比较矫治前后的测量值并进
期刊
·讲座·  [编者按]微创并非一门专业,也不是孤立于其他专业之外的单一学科,而是外科的一个基本观念,和无菌观念一样,贯穿于整个临床外科的实践当中。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微创手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外科手术,对于整形外科领域更是大势所趋。外科理论的进步,操作技术的提高和辅助器械的更新换代促进了整形外科技术微创化的实现。微创观念的萌生与发展是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对于求美者,微创是一种人文关怀的体现,
期刊
[摘要]目的:应用扫描反射比分光光度仪检测技术调查上海地区健康成人不同身体部位皮肤颜色的情况,并分析相应的影响因素。方法:用扫描反射比分光光度仪测量159名健康志愿者前额、眼角、鼻唇沟、颊部、手背、手腕、前臂伸侧、前臂屈侧、上臂内侧和臀部皮肤颜色。结果:皮肤颜色在不同部位有显著差异:最黑的部位是前额,最白的是上臂内侧;最红的是鼻唇沟,最不红的是上臂内侧。女性比男性更白,男性比女性更红。十个不同部位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针刺足三里对紫外线照射引起的无毛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皮肤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  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方法:实验选取2月龄健康昆明种无毛小鼠32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电针组,每组8只。用紫外线灯管模拟紫外线照射,造成无毛小鼠皮肤光老化,造模同时针刺小鼠足三里,采用生化分析方法测定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与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因整形美容外科手术心理应激造成患者焦虑状态时全身性血管紧张素系统中重要成分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09月~2010年01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整形外科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62例,采用STAI进行术前焦虑测评。被调查者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32.5±9.9)岁。并选取其中26名患者和16名正常人抽取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液中血管紧张素系统重要成分(AngⅠ、A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血管钠肽对皮瓣碾压撕脱后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方法:39只SD大鼠用皮肤碾压撕脱伤模型机制作背部3cm×9cm 大小碾压撕脱皮瓣后随机分为生理盐水1ml/kg腹腔注射组,血管钠肽0.1mg/kg静脉注射组,地塞米松5mg/kg腹腔注射组,每组13只动物。各组给药时间点为术后2h、1天、2天和3天。大鼠的血清于术后12h、1天、2天和3天收集,用以体外内皮细胞通透性改变的检测。
期刊
第五期全国面部美容整形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通知    由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主办、邢新教授为项目负责人的2010年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I类项目《面部美容整形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将于2010年8月3~6日在上海举办,届时本次学习班将有国内著名整形外科专家邢新、郭恩覃、刘晓燕、祁佐良、孙宝珊、范志宏、宋建星、欧阳天祥、张明利、李军辉等教授讲授面部美容整形新理论、新技术,主要内容包括东西方人面部解剖特
期刊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注射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自Neuber在1893年完成了第1例用少量自体游离脂肪块填充软组织凹陷手术失败,1911年Brunings首次报道用注射器注射少量的脂肪纠正软组织凹陷,1950年Peer的研究发现移植的脂肪颗粒,在体积和重量上多减少50%以上,坏死的脂肪颗粒往往引起纤维囊性化和假性囊肿。此外,在治疗中还存在液化、坏死、感染等情况,这些弊病使得整形医师们不敢问津。特
期刊
为理清药物化妆品(药妆)概念的内涵和模糊争议之处,本文列举了药物和化妆品法规定义及两者的区别,以修复类护肤品为例分析了现代化妆品对其法规定义的突破,阐述代表药物和化妆品重叠部分的药妆产品的营销意义。在简单介绍法国、美国和日本药妆发展后,详细分析了中国药妆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药妆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现综述如下。    1药妆的概念    “药妆”(cosmeceutical)是药物化妆品的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