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住区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设浅谈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着我国中小城镇的建设步伐的逐渐加快。本文笔者通过对目前城镇发展现状的总结,就居住区的规划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进行了简单阐述,并对现代城镇居民区规划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意在能为完善我国城镇规划建设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城镇居民区;规划建设;现代化;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基于小城镇居住区规划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实践设计策略,做好前期规划、有效利用资源优化居住区环境质量、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独具匠心设计景观、凸显地域特色、提升科技含量水平,开展节能、安全环保设计才能真正创设出人性化、智能化、优质性、绿色环保性、交通便利性小城镇居住区环境,有效缩短其与城市居住区环境差距,进而促进小城镇规划建设综合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小城镇居住区规划存在的问题
  1. 地域特色消失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各地经济和交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小城镇建设浪潮席卷大江南北。而材料、设计、设备、施工的趋同化,使得从南到北都是单一的方盒子楼房和粗陋的装饰,千篇一律,地域特色消失。
  2. 公共设施缺乏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公共设施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好的公共设施不仅让人们生活愉悦,更有利于生活方便。但是一些小城镇物业水平较低导致设施缺乏,户外活动场地、污水处理及垃圾收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远远不能适应居民小康生活的需要,而开发商并没有将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及物业管理都一并开发。所以可持续性设计缺乏,物业管理混乱等问题层出不穷。而且许多设施未能与城镇交通规划结合起来,居民出行不便,基础设施建设达不到规模效益就会影响小城镇居住区的功能发挥。
  3. 居住区环境差
  就居住区内部来说,生态绿地的规划少,对于生态的考虑没有做长远规划,景观设计没有特色,缺乏地域特点,但是人们需要绿色空间来保持身心的愉悦和带来美的享受。就居住区外部环境来说,一些污染性工厂或者噪音较大的商业区导致噪音、污水污染严重,周围的产业盲目发展没有规划,所以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二、影响小城镇居住区规划建设的因素
  1. 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
  要充分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居住区域。
  2. 交通条件的影响
  小城镇的居住区建设受交通环境的影响,交通发达的地点总是能带动小城镇的发展我们在规划小城镇建设时,要充分利用天然的地理优势,争取做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3. 开发资金的影响
  资金是小城镇建设的一大瓶颈,小城镇居住区由于开发资金渠道少,开发利润回报低造成发展不平衡,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足。为此,可考虑由地方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整合资金,构建融资平台,多元投资,共同开发等措施来解决。
  三、规划小城镇居住区现代化建设的原则
  1. 设计规划
  小城镇现代化建设要遵循布局合理人性的原则城市发展进程迅速,现代小城镇建设在城市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小城镇对于地方行政意义重大,而社会经济发展加快,现代小城镇建设才会更加快速的发展。在小城镇的居住区布局中应当充分考虑合理分区的思想。只有合理布局才能提高土地利用率,集中管理污染等问题。在小城镇居住区内合理分布生态绿植和基础设施。在其外部合理分布商业贸易区、工业区、人文教育区和卫生组织区。从而集中力量加强重点中心镇建设,做到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互补。
  2. 现代化小城镇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现代化的小城镇设计规划应本着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拒绝浪费,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强治理污染力度,绿化环境,做好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的原则。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保持良好的资源,创造适人的生活环境。我们要做的现代化小城镇居住区规划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采取措施不断克服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使得这个过程得以延续,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小城镇住区建设要求
  1. 功能之必须
  小城镇居住区的实用性必须先满足功能要求。因此,对于多数小城镇来说,第一,要满足小区内部功能空间设计的合理性,充分了解气候特点和自然环境,使得功能布局和自然环境结合起来,极大地节约成本。第二,结合人文历史,使得小城镇居住环境充满人文特色,体现了对人性化的关怀,也可以以此为建设亮点,使生活在喧闹环境中的人们情绪得以舒缓。第三,控制好容积率,容积率不仅反映了经济性基础,还影响到规划的布局结构、空间形态和心理感受。因此,必须控制好容积率,做好公共设施的管理,从而使经济性、人文性,自然性全面渗透。
  2. 形式的必要性
  形式不仅带给人美的享受,更有心理上的舒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眼球文化”将成为小城镇居住区规划建设的重点,通过形式美感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曾经枯燥单调的方盒子楼和粗陋的装饰已经逐渐被有地域特色,形式和功能齐全的现代小城镇所取代。
  3. 对现代小城镇要坚持规划先行,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
  规划设计应具有前瞻性编制好小城鎮发展规划,不断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严肃性,以科学的规划引导、规范小城镇建设。要坚持产业强镇,把生产发展放在小城镇建设的首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促进产业集群,以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带动小城镇建设。要坚持功能兴镇,以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的公共服务促进小城镇建设。
  为充分满足小城镇居民居住使用住房需求,开发商应加大对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开发力度,不应随意套用图纸,为单纯实现低成本投入便以经济方式进行功能空间的排布,而应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好前期规划设计,确保住宅格局规划适宜合理、井然有序,既应确保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经济适用,同时又应突出其功能性,不应基于行政干预等影响因素便对设计方案随意改动,应致力于规划建设的推陈出新、格局便利、合理与适宜。在利用资源层面小城镇设计规划应有效提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杜绝严重浪费现象。虽然小城镇用地主体以协议形式出让,价格低廉,然而本着可持续发展与环保节能等理念我们仍然需要节约利用,杜绝由于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引发的建筑能耗过大与其他资源浪费现象。
  4.优化小城镇居住区环境质量,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水平
  由小城镇居住区现行环境来讲,其缺乏必要的绿地生态规划与配套的户外活动、绿化场地、处理污水与收集垃圾等基础设施,因而无法科学满足居民健康、小康生活的综合需要。为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打造生态型居住区域的重要性,本着和谐、持续、环保、节能的理念努力营造安全生态居住区域,令人们不仅居住于宽敞明亮的居室中,更应享受沐浴阳光、畅心休息的环保绿色室外空间。同时我们还应依据小城镇居民不同的年龄层次、活动需求建设老年活动室、室外活动锻炼器械、儿童活动休闲场所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区域规划设计公共绿地、休闲场所,进而打造出真正平衡、健康、优质的小城镇居住区生态系统。对于缺乏公共设施的普遍现状我们应由整体性开发规划建设层面进行系统考量,纳入配套服务公共设施与物业管理至开发程序之中,引入良性竞争,秉承智能化、持续性优质设计理念确保居住小区秩序化、高水平物业管理,增添新型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项目,进而全面提升人们居住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姚文飞,邱延昌,于守超,刘英. 现代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初探.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
  [2]刘文文,张万荣. 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农村社区规划研究[J]. 北方园艺,2011(19).
  [3]饶广新. 论动物园建设的整体规划[J]. 山西建筑,2011(33).
其他文献
干细胞肝内介入治疗是治疗肝硬化的有效手段之一,干细胞肝内介入治疗是采用患者自体骨髓源性干细胞体外分离后纯化经肝动脉途径移植于患者体内,使干细胞在肝脏中分化生长为具
1 简述rn近年来,国际上鉴于纸市场低迷不前,大宗类纸种(如新闻纸、印刷纸)的消费量时有波动,其价格也连年相应下滑.而小纸种,尤其是特种纸的用量和价位则呈上升趋势.因此,一
在经济生活高速发展的今天,合成纸正在向人类生活的每个角落走来.合成纸的问世,是纸业的一次革命,它不仅使人们生活的商品包装、印刷出版、装饰材料等方面更加绚丽多彩,也为
概述  传统机车司机室灯光亮度是不可调节的。在区间运行时强烈的灯光影响了司机对外部信号和线路的望,关闭照明又违背铁道部有关规定。乘务员有时不得不用其它物品遮光来
应用低能N+离子对柔红霉素产生菌天蓝淡红链霉菌 SIPI 1482野生型菌株的孢子进行注入诱变选育,获得了柔红霉素产抗能力提高15倍的高产突变株.与亲株的菌落形态比较发现,高产
期刊
期刊
控制工业污染,是我国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实践证明,有四条控制工业污染的有效途径.一是调整工业结构和布局;二是加强环境管理;三是进行技术改造;四是净化处理.废水处理方
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由于受大气候影响,我国黄河流域中下游平原五月中旬前后往往出现大气温度突升现象。由于气温突升,担当客货运输的内燃机车在运行中需要调速、站停,操纵手
介绍了节水及废水治理方面取得的一些生产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