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职业观为核心提升高职生综合素质水平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unfeng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目成果】项目:本文为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齐文化融入高职生职业观教育研究》(J16ZC81)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026-02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加速度”,是弘扬中国创新精神的“源动力”,是凝聚大学生洪荒世界的“向心力”,是坚持中国道路的“稳定力”。本文是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代表-齐文化的教育传承,来全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以及传统文化在培育高职生职业观中如何绽放出新的光芒。
  一、工作的目标与思路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是,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激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严格要求自我,奋发学习,为祖国繁荣富强作贡献;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理智对待互联网,建立高尚、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确定其与职业观教育的契合点,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迎合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和接受能力,形成有效的教育教学框架,将齐文化融入当地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观教育中,从而提升学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职业能力。
  要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让高校思政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创业实践等工作升华。齐文化特点在于:变革性,齐国的每一次变革都为其生命机体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其焕发出朝气蓬勃的活力。开放性,齐文化是尚变革的、开放的文化。姜太公、管仲等采取了行之有效的经济措施,展现了齐人容纳百川的胸怀和深刻的开放思想。多元性,齐文化在思想、学术、理论学在宽松的文化、社会环境中,共存并立,竞相争高。务实性,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农业与工商业同视为重要的经济基础,提出了政顺民心的主张。鉴于此,我们将多措并举,齐头并进,让传统文化的特点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落实生根,让互联网+传统文化的教育模式发挥地淋漓尽致。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采取的方法主要有:
  1.开设传统文化知识课程和讲座
  针对理工科院校,学生传统文化底蕴不足的现状,定期邀请齐文化专家前来讲座,让大学生有机会与“名家”们实现零距离的交流。使大学生真正从心灵上认同、感受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而产生自豪感,增强民族意识与责任感。
  2.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成立国学社,能聚集大量国学爱好者一起切磋交流,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积极参加各类国学比赛。
  3.组织齐文化实践教学活动
  利用课余时间,去齐文化博物院、足球博物館等校外教学基地,让同学们亲身感受齐文化的博大精深,将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4.将齐文化融入当地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观教育
  建立教育教学框架体系,通过进课堂、进教材,结合思想政治课及就业指导或职业生涯规划课开展,通过建设诸如齐文化展板等实体设施,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层次。通过校内外媒体引导舆论,借助新闻、图片、微电影等载体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融入课外文化活动,融入顶岗实习阶段。
  在抓好德育教育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
  (1)齐文化传承活动策划
  助力齐文化传播,大学生艺术团编排古装国学剧《印象齐风》系列,讲述舜帝、伏羲、后羿、姜太公、管仲、蹴鞠的故事;打造校园版舞乐《齐风韶韵》,使之成为展示齐文化浓重风情的精品力作。
  景区、游乐场承办嘉年华、人偶巡游表演,设计小齐、聊小斋、陶小璃等卡通形象,以此凸显聊斋文化、陶璃文化、渔洋文化、牛郎织女爱情文化、冶铁文化、蹴鞠文化,实现齐文化传承的东方迪士尼模式。
  (2)齐文化知识小课堂
  在景区、社区、中小学帮助少年儿童了解齐文化相关的小知识,通过VR、多媒体技术实现齐文化学习的具体化、生动化、通俗化。
  (3)加强新媒体建设,扩大齐文化影响力
  建立公众号和微博账号,并组织安排专业团队维护推广,组织学院广大师生积极订阅,共同学习齐文化精髓;社会志愿者、义工去车站、街头、景区开展公益活动时邀请广大市民积极关注,将齐文化传承和区域人文发展紧密联系。
  三、工作成效及取得的经验
  通过努力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来,目前大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都迎刃而解。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和教育资源,有选择、有侧重地吸收传统文化,也是促进高校德育工作发展的重要举措。提高了大学生文化修养、知识水准,提升其人文素质、高尚品格,使其懂得如何自我实现、立人达人,最终为建成“富而好礼”的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在2016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创业计划项目《齐文化山工院传播机构》以省赛第一名成绩进军国赛并获得二等奖,该项目作为省重点推荐项目在大会现场进行专题介绍。在2015年山东省大学生综合素质大赛中,我院学生取得了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并与各大公司达成就业意向。在第三届山东省青少年“国学达人”挑战赛市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为文化创业园、景点项目建设输送各类优质工匠,充分体现山东省技能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的不凡实力,为淄博市齐文化的传播发展和构建15-20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作出积极地贡献。
  参加齐文化节演出服务,演职员、志愿者工作出色收到了组委会的高度认可。
  比起成效,收获的经验更加宝贵:
  1.以政策为导向,顺势而为,借力前行
  淄博市“十三五”经济发展规划中,齐文化传承发展、文化旅游名城建设都榜上有名。这为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方向,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文化辐射都会成为学院的重点工作。
  2.以齐文化为红线,联姻地方力量
  齐文化创业项目先后受到淄博团市委、桓台团县委、齐文化发祥地临淄区团委的高度重视。临淄区委宣传部齐文化研究中心、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管子学刊》期刊、山东理工大学戏曲文艺研究院等专业机构也多次派专家来学院指导工作。特别是齐文化研究中心王金智主任,针对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意见,让大学生人人争做文化传承的参(下转28页)(上接26页)与者和先行者。
  3.互联网+齐文化传承发展理念
  尝试开发齐文化主题的游戏app,让年轻人群体在打怪升级中感受齐文化的真谛,实现寓教于乐新局面。初步尝试开发姜太公钓鱼、姜太公封神、舜帝治水和后羿射日的齐文化主题手机app。
  4.服务社会、升华职业观
  志愿者、义工团队在车站、商区、景区实施开展交通指挥、咨询问询、游客疏导、卫生保洁、健康医疗、外事服务等工作。交流通畅、配合默契共同完成文化推广和管理服务工作,全面提升城市形象、扩大城市和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源动力和精神源头,要充分借鉴区域传统文化积淀,发挥自身文化建设的优势,推动学院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内涵建设和创新创业精神快速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物业服务中离不开言语交际,而涉及服务性质的言语交际自然离不开对于礼貌原则的遵守并且体现在在物业工作人员的礼貌用语培训中。本文以铂洋物业公司《前厅工作程序与标准》为例从礼貌原则的角度对物业工作人员与教师之间的对话进行分析,发挥礼貌原则对物业服务用语的指导作用,以提高物业工作人员的服务规范程度以及言语水平。  【关键词】礼貌原则;高校物业;规范用语  【Abstract】The nature
【摘要】农村义务教育中面临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收支失衡,师资力量分配不均衡,结构性缺编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编制制度。本文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教育供给标准和供给质量的措施,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出发,试图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提供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育经费  【中图分类号】G52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
【摘要】教育惩罚措施是辅助教师教学的一种的方式,合理的教育惩罚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有利于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以及作风。教育工作者在应用教育惩罚方式时应正确的认识惩罚的目的,并运用合理的惩罚方式达到教育的目的。文章对于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惩罚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从教育惩罚存在的问题入手了解当前小学教育中教育惩罚应用的现状,并提出教育惩罚应遵循的原则以及优化措施,提升教育惩罚的可应用性,发挥教育惩罚
【摘要】从一次使用奖励控制课堂导致了师生关系紧张的案例出发,思考奖励的理论机制及其合理的应用。奖励作为一种常用的激励手段,在当前教育管理及教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但由于人们对奖励的有关认识不够清晰,导致实践中出现各种偏差,使奖励没有达到强化的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从行为主义强化理论出发,正确把握奖励的本质,厘清奖励的理论机制,注意奖励的实施事项,使奖励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意义,是探索奖励问题的关键所在
【摘要】高中化学学习成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整体成绩以及学习质量。但由于初中与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都存在质的不同,以及学生在初中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也不适用于高中的化学学习状况,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在高中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造成学生化学成绩下降,对化学学习产生挫败感,甚至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丧失积极性,间接影响整体学习质量,因此,为了保障高中化学教育的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