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春申君之“是”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utia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然翻阅东汉《越绝书》卷二《越绝外传记吴地传第三》,不禁被其中一段文字吸引:“春申君,楚考烈王相也。烈王死,幽王立,封春申君于吴。三年,幽王徵春申为楚令尹,春申君自使其子为假君治吴。十一年,幽王徵假君,与春申君并杀之。二君治吴凡十四年。后十六年,秦始皇并楚,百越叛去,东名大越为山阴也。春申君姓黄,名歇。”阅后觉得这段记载似与自己以前对春申君的了解有出入,于是便查阅《史记? 春申君列传》,司马迁是如此记录的:“歇至楚三月,楚顷襄王卒,太子完立,是为考烈王。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後十五岁,黄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因并献淮北十二县。请封於江东。考烈王许之。春申君因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根据《史记》的记载,春申君生活的年代应在顷襄王和考烈王的时代,考烈王病死,春申君同年也便被杀。
  战国晚期,楚国的这位春申君(黄歇)与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合称为“战国四君子”,一时名闻遐迩。但在四人之中,春申君的名气相对于其他三人似乎要小些,关键是后人对他的评说不一,尤以批评为多。楚王将他改封于江东郡后,春申君选择原来吴国后期的都城作为都邑,并在吴地做了不少事业,这从《越绝书》有关记载中可大致了解。他在吴地重建城郭、宫室,当时的宫室确实相当豪华壮丽,司马迁曾实地到过吴地春申君的都邑,他曾叹道:“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 后人以此来批判黄歇大兴土木,生活骄纵奢侈,唐代有诗人以“堂上三千珠履客”的诗句来讽他;今人把黄歇给秦昭王的“上书”,骂成是“不啻于一份投降书和卖身契”,说他既无孟尝君谲诈善变的本领,又无平原君坚决抗秦的气魄,更无信陵君“窃符救赵”的胆略,只是一位平庸无奇、巧辩不实的徒具虚名之士。如何公正地来看待历史人物,应放置于人物所处的时代来分析,司马迁在《春申君列传》中感慨地说:“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初,春申君之说秦昭王,及出身遣楚太子归,何其智之明也!后制于李园,旄矣。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春申君失硃英之谓邪?”司马迁对历史人物不隐恶,也不溢美,高度评价春申君给秦昭王的“上书”及想方设法弄太子完归楚为聪明之举,则是为其“制于李园”而深为婉惜。我们暂且抛开春申君的“非”,来看看他的“是”,我们不能否定他在楚国晚期历史上起过的作用,尤其是封吴十年给吴地经济文化带来的影响。
  一、“上书”昭王救楚于危,初显政治外交才干
  战国晚期,楚怀王疏远良臣屈原,亲近奸佞靳尚,结果被骗入秦,客死他乡,实为楚人之屈辱。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昭王命白起大举攻楚,白起攻下楚国都城纪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烧楚先王墓夷陵,攻至竟陵(今湖北潜江县西北),顷襄王被迫迁都至陈(今河南淮阳县)。顷襄王二十二年,秦又攻取楚国巫郡(今四川东部)、黔中郡(今湖南西北部和湖北、四川、贵州的部分)。顷襄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73年),秦赵关系改善,“韩、魏服。而事秦”。楚国君臣对此种局势十分不安,国内一片惶恐。黄歇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登上了楚国的政治舞台。黄歇少年时曾游历各地,学识渊博。他很崇拜当时的纵横家苏秦,常以苏秦建立的功业激励自己。他刻苦研读经书史籍,分析当时割据形势,十分清楚秦国对楚国的野心和楚国所面临的压力。待时机成熟,就回到楚国求见顷襄王。顷襄王很欣赏黄歇辩论的口才和自荐的勇气。时值秦昭王正命令大将白起率军与韩、魏军队共同攻打楚国,如果秦、韩、魏联合攻楚,楚国将遭到毁灭性打击,黄歇深知自己的命运和楚国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向秦昭王上书,力陈秦国“善楚”之利。“天下莫彊於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两虎相与斗而驽犬受其弊,不如善楚……”,“上书”洋洋洒洒,对秦攻楚之利弊得失分析透彻明了,实属上乘,正中秦昭王之称霸之心,终于秦昭王大喊一声“善”,制止了白起出兵,辞退了韩魏联军,并且派使臣笼络楚国,订立条约,结为盟国。秦楚盟约,使楚国得到喘息机会,延缓了楚国败亡进程。这不能不说是黄歇智慧的最佳体现,黄歇的外交能力和政治头脑初次显露无遗。
  二、冒死随太子去秦,智遣楚太子归楚
  顷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72年),楚国按盟约把太子完送到秦国做人质,并让黄歇作为太傅(官名,太子的师傅)随从至秦侍奉太子。黄歇的命运变得扑朔迷离,本想在君王身边施展才略,却要陪太子做人质。在战国时期,人质的生命毫无保障可言,黄歇清醒认识到入秦的危险,但是靠着他的机智勇敢及政治外交上的才干,一方面结识了秦之重臣,另一方面博取了太子完的欢心,内外关系协调得十分和谐。顷襄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63年),顷襄王病重,黄歇想通过秦相范雎让秦昭王放太子完回国。于是对秦相范雎说:“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若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夫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非计也。原相国孰虑之。” 范雎说与秦王。秦王疑虑,只让黄歇回国探视楚王的病情。在这紧要关头,黄歇分析形势,权衡利弊,當机立断,帮助太子逃回楚国,他对太子说:“秦之留太子也,欲以求利也。今太子力未能有以利秦也,歇忧之甚。而阳文君子二人在中,王若卒大命,太子不在,阳文君子必立为后,太子不得奉宗庙矣。不如亡秦,与使者俱出;臣请止,以死当之。”黄歇甘愿冒死的“大忠”及果断遣楚太子归楚的“大智”,实让人叹服,这不也可以同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大智大勇相媲美吗?当秦昭王得知而勃然大怒,要黄歇自杀时,又被秦相范雎劝止了,这也归功于黄歇外交上的胜利。
  三、封吴十年治水筑路,促进吴地经济发展
  顷襄王卒,太子完即位,是为考烈王。为太子登位作贡献的黄歇理所当然受到重用,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他担任了令尹要职,并封为春申君,受赐淮北地十二县。后以淮北地近齐国,宜作边防县为名,请求改封吴。封吴十年,正是他权势显赫之际,虽然他的生活奢侈淫逸,但也为吴地经济发展做了一定贡献。他充分利用吴地的三江五湖之利,治水筑路。《越绝书》载:“无锡湖者,春申君治以为陂,凿语昭渎以东到大田,田名胥卑。凿胥卑下,以南注太湖,以泻西野。”他还在无锡修建陵道,即陆道,“无锡西龙尾陵道者,春申君初封吴所造也。”(见《越绝书》)至今无锡钱桥的龙山梢尚留遗迹;他还治理无锡湖(即芙蓉湖),开凿无锡塘。惠山的春申涧,俗称黄公涧,相传是春申君黄歇放马饮水的地方。无锡舜柯山麓的黄城,传为黄歇所筑之城。因该城地近范蠡所筑的斗城,俗称“黄斗城”。江阴有“春申旧封”之称,相传春申君在江阴开凿申浦河、黄田港,江阴的申港、黄田港、黄山之名都因春申君黄歇而得名。相传春申君死后葬于江阴君山西麓,后改称黄山。现有清代乾隆年间墓碑,上镌“楚春申黄歇之墓”。墓地上原有东岳庙,作为祭祀之处。《七国考》引《一统志》载:“南直常州申浦在江注太湖,昔春申君开,置田为上下屯,自大江南导,分而为二:东入无锡,西入武进、戚墅,俱达于运河。”当时有如此工程可谓浩大。水利的兴建,一方面带来粮食的增产,黄歇又在吴地建东西“两仓” (见《越绝书》)。另一方面,内河航道的开凿,促进水运的发展,使吴地经济文化得以繁荣发展。春申君封吴十年,确实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事,给吴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尤其是水土流失的越来越严重。水土流失不仅会造成土壤肥力的下降,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还会造成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所以一定要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通过对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希望对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做出积极贡献。
期刊
摘要:随着环保需求和天然气应用优势的不断凸显,天然气的应用不断深入,城镇燃气工程建设量持续增加。城镇燃气工程自身工程量小、建设地点分散、交叉施工频繁的特点,造成施工管理、特别是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困难,但城市及居民对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的需求不断提高,强化安全文明施工已成为燃气经营企业不得不重视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城镇燃气工程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解决对策。  关键词:城
期刊
摘要:畜禽寄生虫病对养殖业的发展及人类身体健康能够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它的构成严重的威胁着公共卫生,有时甚至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在养殖过程中,要想促进养殖业快速稳步发展及保障人类的食肉安全,需要对畜禽驱虫,将环境卫生搞好。本文对寄生虫在畜禽上的的危害及寄生虫病的检测和方法措施加以分析,从而击破其生活史环链,从根本上杜绝其流行,以保护人畜的健康。  关键词:寄生虫;畜牧业;危害  引文:  寄生
期刊
摘要:加强农电财务管理工作是农电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和基础,目前农电企业面临一体化管理并轨运行的大背景下,在日常财务工作中摸索出一系列管理办法和做法。我们通过不断探索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中逐渐提出完善管理的相关对策,以此来全面提高农电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一、管理目标描述  1、管理理念或策略  农电企业财务管理是在下现行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以及企业对财务管
期刊
摘要:为了提升汽车的拉索拉脱力,在不同的时间内,对250℃环境下的汽车拉索35钢接头进行保温处理,并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经过热处理后的钢接头和其表面的变化情况,然后进行拉脱力的测验。结果显示:在250℃环境下,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钢接头硬度会随之减小,变形能力得到加强,最小拉脱力不断增大,在保温6个小时候能够达到安全标准。  关键词:热处理,汽车拉索,拉脱力,影响  1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
期刊
摘要:针对中医诊断学目前发展的现状,指出中医诊断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诊断和辩证的规范化、客观化问题,但过于强调其规范化则忽略了中医的思维模式。随着科技发展和多学科交融,应当借助多专业沟通合作,使中医诊断学的发展既保留中医的思维模式,又走向现代化。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四诊规范化;四诊客观化;中医思维模式  中医诊断学是现代中医学发展的前沿学科,它的发展将促使中医基础理论的更新,与此同时也必然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人们生活中电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电力在实际建设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项目管理方式问题出现较为频繁。因此,在新的形势下,针对这样的情形,应将电力建设施工项目进行全面的更新。这不仅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电力施工部门应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電力环保项目;管理模式;实践解析  在可持续发展中环境保护是一种
期刊
摘要:本文以社会符号学为理论,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指导,探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以语言能力为主的多模态交际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最大限度地充分表达讲话者的意义,取得最佳效果。  关键词:英语视听说,社会符号学,多模态教学  1.引言  社会符号学的概念最初由韩礼德提出时,将语言系统视为表达意义的资源,因此具有意义潜势。语言的实际使用是人们根据语境做出的语义选择
期刊
摘要:盲区中的车辆精确定位是当前车联网中的研究热点和难题之一。本文在车联网中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相结合的联合定位方式,全面提高了系统的准确度,增加了车联网系统的定位可靠性。  关键词:GPS;SINS;车联网  1.引言  车联网简称为汽车移动物联网,它将车载导航定位系统、网络信息平臺,移动通讯技术及智能终端设备相结合,一方面实现了车与车、车与城市、车与路之间的
期刊
摘要:作为城市里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河流是非常重要的,他还有着很多实用的作用例如防洪,但是城市里的河流大多數以前或者现在都存在着很严重的污染问题,阻止着城市进行下一步的发展,本文就对很多城市的河流整治,河流生态的恢复时用到的措施进行了分析,还有景观的设计要素,在对城市河流的整治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加入一些景观设计的内容,让人类更加得亲近自然,这种将河流的治理和景观的设计结合在一起的方式已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