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岳明的诗歌力学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x27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沈岳明的诗里,总能找到一种力量,一种向上的、生长的力量。这种力不是五大三粗的蛮力,而是一种像庄稼一样,自内而外的,按捺不住,要往上生长的力。
  比如《和一朵花交谈》(原发《诗刊》2005年10月上半月):花,站在阳台的某个,缝隙里/我,站在城市的某个,阳台上/我们偶然相遇,并交谈/太阳其实并没看它几眼/就将目光移开了/但它却很激动,彻夜无眠地,将生命/站成一种倔强的姿势/它从来不会放弃/任何一次,与太阳见面的机会。这便是一种积蓄在内心的力量,花需要生长,需要绽放,人需要成长,需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沈岳明的生活并不稳定,早年漂泊,后在杂志社当编辑,再后来编书,以写作为生,虽要为稻粱谋,但心中深藏诗意,执着于对诗的追求,心怀美好,将所有挫折化为动力。
  从1996年至2005年,沈岳明写了大量诗歌,发表于《佛山文艺》《大鹏湾》《江门文艺》《嘉应文学》等刊。在此期间,他与罗德远、许强等人发起《打工诗人》报,获得较大反响。在广州,沈岳明接受了《中国青年》记者刘新平的采访,《放歌城市》(原发《嘉应文学》2001年3月下半月)这首诗的结尾几句,被用作采访的结语:让那并不动听/却诚挚无比的歌声/唤醒/被浮华麻木的神经/让所有热爱生命的眼睛/与耳朵/开放阳光和花朵。
  他编辑《飞霞》杂志时,总是将目光望向底层,不但编发了王十月的小说,还有郑小琼的诗歌。郑小琼在《打工,一个沧桑的词》里这样写道:打工,并不沉重/也不轻松的词/让我充满了遐想/我在纸上写着打工这个词/找到了写着同一个词的张守刚、徐非/以及,曾文广、任明友、沈岳明……/我找到他们的心情/像深秋的一缕阳光。沈岳明的诗在当时影响了大量务工者,给了他们生活的信心与鼓励。
  比如《跟母亲通电话》(原发《江门文艺》,被《诗选刊》2005年5期轉载):山道弯弯/村庄遥迢/如母亲曲折的一生/母亲坐在深深的村庄/用一生来守望/亲手放飞的太阳/太阳越长越大/越升越高/在广州,我离母亲/只有一秒钟的距离/母亲便时常手握心跳/与儿子忙碌的脚步/交谈。再比如《思乡的夜》(原发《绿风》2002年4期):心事蛇一样/扭曲在城市的内心/在浮华里躁动不安/渴望葱茏青草一样/芬芳的思想/蛙声在脸庞/悄然流成/思乡的河/濯洗萤火温暖的记忆/思乡的夜/我的灵魂下落不明。同样的乡愁,却暗藏生命的韧劲,躁动在心里的力量。
  诗刊编辑孙文涛在“大地访诗人”栏目中,多次提到沈岳明。人总是要成熟的,虽然已进入中年,多了几分老成,但沈岳明的诗里依然积蓄着巨大能量。《一场雪来过》:单纯终要成熟/水落终会石出/一场雪来过/这就足够了/不必留下痕迹/不必留下多情/像鸟飞过天空/像云消失在风中/像人,走过尘世。
  不在沉默中死去,就会在沉默中爆发。近年来,沈岳明的诗又有了新的变化,不但暗藏力量,还充满哲理,是对人生的坦然与处世的豁达。虽以文谋生,但依然时时心怀诗意,执着于诗歌的创作,将生活过成一首首诗,激励他人,感动自己。
  (责任编辑 徐参文)
其他文献
(一)  陆言背着包走在大街上的时候,没有预料到半个小时后会遇见自己的宿命——陈七安。  半小时前,陆言刚取回自己摄影的底片,顺便帮沈玉取了钱,正当往回走的时候,忽然一个毛头小贼抢了她的包就跑。陆言当天穿着新买的高跟鞋怎么都追不上,但是包里有她重要的底片。她就开始不顾形象地喊“抓小偷啊!”旁边人都是冷眼旁观,没有人帮助她。陆言沮丧地望着小偷消失在街角,想着自己重要的底片,抹着眼泪默默地往回走。这时
期刊
王开岭在《人生树下》中写道:“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里提到的老鸹,我是熟悉的。  老鸹,一种乡间最为常见的鸟类,其鸣嘶哑难听,浑身炭黑,故而被认为是不祥之鸟——至少在我的故乡如此。日暮黄昏之时,枯树高枝上总有几只老鸹“呱——呱——”地嘶叫,老人听到就要咒骂几句,乡间俗言道:“老鸹叫三叫,祸事马上到”,老年人是忌讳的。老舍先生有一篇《都市精灵》,里面也提
期刊
母亲出生在富商家庭,祖辈自清末在北京行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支援大西北之前,一直是北京市重点中学的尖子生。她说,她学的是财会专业,这是她们那代女生心目中的神圣殿堂。但现实与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她最终因为家庭原因去了大西北。  为了能够留京,我听她的话,初中毕业以考试第一的成绩考到郑州测绘技校。谁知毕业前学校忽然宣布,外地生一律要回原籍。慌乱之下,她把我过继给膝下无子的二叔王途新,我才留在了北京。这
期刊
作者简介:武少民,生于1976年,山东人,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现为《人民日报》记者。曾在《星星诗刊》等杂志发表诗歌多首。  与你隔十二重汪洋  与你隔十二重汪洋  夜晚就在我的心上  雨点穿透黑色的屋檐  我抚摸你的名字取暖  书页已经合上无法开启  我不能穿过记忆回到春天  蝴蝶死于遥远的初恋  思念着刻在木头深处的诺言  冰雪之外山水之外遥不可及  伸出手去触摸的只有空虚  我的记忆只为等待
期刊
我总有一种直觉,在爸妈眼里,我才是他们亲生的,哥哥和姐姐好像是捡来的。但我不敢去问他们,怕把窗户纸捅破,伤了他们的心。与其让哥哥姐姐明白自己的身世,还不如让他们就在闷葫芦里快快乐乐地过上一辈子。  爸妈把家里柜子的钥匙偷偷交给我,还特别嘱咐我,必须要等到哥哥姐姐不在家时再打开。柜子里藏着什么宝贝,这么神秘啊?等哥哥姐姐都去地里干活了,我迫不及待地把柜子打开。哈哈,真美,点心、面包、山楂糖等等,都是
期刊
《门前》是顾城写于1982年8月的一首诗,诗中没有大量运用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过多的运用起承转合,而仅仅用了太阳、土地、草与风等自然景物,就勾勒了一幅充满童真的画面。“草在结它的种子,而风在摇它的种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可见作者是一个内心绵软而细腻的人。初读此诗,我的内心首先涌起的是一丝久违的感动,就像我真的站在门前,感受微风拂面,草长风轻,无论是作者描绘的太阳还是草地,都令人怦然心动
期刊
内心构思一场雪  捧起雪花亲一亲  告诉我一如既往的想念  总会不由自主哼起  一首熟记在心的歌曲  构思一场雪  洋洋洒洒地飘落  将我的村庄 田野 树木  都裹上银装  将歪歪斜斜的脚印  全都温柔地覆盖  那样纯净梦幻的雪  只留下遍地晶莹  像当初洁白无瑕的音符  落在民谣的故园里  雪地蜡梅  雪地上这些蜡梅  冬天里叛逃的  一朵朵小黄花  我怎能以怜悯或想念  来诠释她们  寂然含蓄
期刊
窗外,月光如水,夜深了,一片寂静,思念的心飞越星空。  此刻的你,也许早已进入梦境,那就让我在梦的路口等你,陪你做一次心的旅程。  今夜,清幽的月色流淌着无尽的思念,柔和的风送去我一丝柔情。如果,你是那轮皎洁的明月,我就是那银河里最渺小的一颗星。银河闪烁在深邃的宇宙中,牛郎织女矢志不渝的爱情,人间依然代代传颂。  好想你,也能为我遮挡一世的风雨,佑我余生。心儿放飞在与你相约的午夜,于是,耳边萦绕着
期刊
作者简介:黄子钰,男,笔名李小吐,1997年出生,现供职于焦作市公安局解放分局。擅长文学、书法、摄影,主攻诗歌、小说写作。  1  思成把蓝牙耳机从提兜里掏出来,戴了上去,拨弄着手机。这样,她肯定不会发现他在偷偷看她了,思成这样想,就是这样了。  思成没敢上去主动搭话,哪怕是偶尔她的笔或者卷子掉在了地上,连忙捡起来递给她,思成也没打过一声招呼。就像上课老师提问,自己心里可能知道那么一点,但是没有十
期刊
那年,她下岗了,在我们学校附近支了一个摊鸡蛋饼的小摊子。  那时,我正在上初中,我每天早晨6点10分到学校门口,通常鸡蛋饼摊周围已经围了十几个同学,同学们有的在吃,有的在等,我也加入他们的队伍中,我问:“阿姨,前面有几块饼?” “七八块吧!”阿姨头也不抬地说,如果时间来不及,我会到旁边买一个面包吃,如果还行,我会说:“阿姨,我要一张饼加一杯豆浆。”然后,在她的小盒里放四元钱,阿姨有时会看一眼,有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