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与癌旁组织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胸苷酸合成酶(TS)的检测,探讨其表达与NSCLC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为NSCLC个体化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NSCLC患者术后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中ERCC1、TS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ERCC1、TS的表达与NSCLC患者总生存期(OS)、疾病进展时间(TTP)及中位OS、中位TTP之间的关系.结果 (1)ERCC1、TS在NSCLC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4.00% vs 20.00%,x2=19.87,P<0.01;48.00% vs24.00%,x2=6.25,P<0.05).(2)接受术后铂类方案化疗并随访,ERCC1阴性表达者中位OS明显长于阳性表达者(19.10个月vs 10.00个月,x2=8.133,P=0.002),中位TTP亦明显长于阳性表达者(15.30个月vs 9.00个月,x2=7.410,P=0.003).TS阴性表达者的中位OS(17.80个月vs11.00个月,x2=7.001,P=0.008)、中位TTP(11.40个月vs 6.80个月,x2=5.884,P=0.026)均明显长于TS阳性表达者.结论 ERCC1、TS蛋白可能成为NSCLC患者对铂类药物敏感性的预测因子;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NSCLC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