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线上美术课程开发策略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bert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线上教学打通了美术课堂的壁垒,为美术课堂的教与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更为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笔者在小学中段线上美术课程开发过程中做了如下探索。
  课题“引诱”法。线上教学,教师面对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看客”,要想抓住这群“看客”的眼球,首先就要设定一个有意思的课题。
  一方面,课题要紧扣时代。笔者录制《让水流动起来——手“筑”健康》时,是新冠肺炎疫情比較紧张但趋于缓和的时期。那段时间,电视上都在宣传各种防疫的小知识,于是笔者设想将正确的洗手知识与美术课堂相结合。如果只用画笔画出平面的洗手姿态,学生不会感兴趣,所以要想办法将平面化的内容进行立体化、动态化呈现。结合水的流动性和洗手这一关键动作,笔者在设计课题时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确定的课题是《让水流动起来——手“筑”健康》。这个课题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眼球,让他们看到题目反向思考——水怎么在画纸上流动起来呢?流动的水和“手”“健康”又有什么内在联系呢?学生心生疑惑才有兴趣继续学习接下来的内容。
  另一方面,课题内容呈现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采用动画、视频、音乐、图片等导入方式会让学生更感兴趣。在执教《自制手动表情包》时,笔者利用当今火热的社交平台里常用到的表情包,采用GIF动图的形式呈现,并将其中部分静态图片集中做成动态的视频放入课件中,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这样的设计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专注度。
  示范引导法。线上教学的示范引导应从单一示范走向多元示范,同时要把示范的重点进行适当的迁移,除技能技巧及步骤的演示外,更要把精力转移到拓展学生思维上来。在执教《拼拼摆摆真有趣》时,笔者用卡纸示范了用撕、贴的方式制作火烈鸟的过程,接着又呈现了不同材料的拼摆作品,让学生不拘泥于一种材料的一种拼摆方式,从而有效地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在《自制手动表情包》一课中,笔者的示范涉及人物、动物、水果三种形象,学生在欣赏环节更是以卡通形象、日用品、原创等不同形态的表情包呈现。让学生不禁锢在教师的课堂示范里,能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认知,打开学生的思路。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呈现的作品自然丰富精彩,不失童真与趣味。
  实践激励法。教师要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断满足学生成功的原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线上课程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即时给予学生鼓励,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实践这一环节,给予及时有效的肯定。上课当天,笔者会在各个班级群内新建立一个美术课堂相册,让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将实践作品发送到指定相册,陆续对每一位学生的作品通过评论留言的方式进行线上点评。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一位在群内的家长和学生都能看到上传的作品及教师的评语,大家还可以相互点赞评论,这样无疑能增强学生创作的积极性。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以鼓励为主。如:“如果你的线条能更流畅,这幅画的效果会更好!”“哇!你能画出老师都没想到的新思路。”这类激励学生继续改进和创作的评价语言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此外,笔者还将学生的作品向各大平台投稿。当学生打开微信中的“光谷教育”和“央视画廊”公众号看到自己的名字和作品出现在里面,那种欣喜和成就感是激励他们继续学习和创作的助力器。
  (作者单位:武汉市光谷第九小学)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课堂模拟演练教学法就是把课堂习题的内容用人或实物的形式再现出来,即把题意“演”出来。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或感受题意,由形象思维逐步上升到抽象思维,逐步提升分析能力。  实物直观演示,解决等积变形问题。六年级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有限,直观演示等积变形问题,能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趣味和价值。  例如,求不规则石(铁)块的体积时,可以实物模拟演示乌鸦喝水的情景,让学生直观地感
阅读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制订科学的阅读计划,为学生坚持阅读、深入阅读创造条件。  提供阅读条件。建立班级“读书角”是推动阅读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喜爱的书籍放到读书角中,与他人分享材料。如果学生的书籍有限,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制作绘本故事。绘本内容可以是生活中的某件小事,可以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还可以是对未来的期许,等等。例如,教材选文《大自然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