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职场”特色文化在卓越技师培养中的引入和应用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xuaner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职场视阈下的学生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对职场认知上的缺失以及学校在人才培养中与职场对接上出现的问题。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准职场”特色文化建设与卓越技师培养的融合路径,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一条新的道路。
  [关 键 词] 准职场;文化;卓越技师;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8-0157-01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4号)指出:着力提升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加强职业精神培育,促进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将职业精神职场文化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但是,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的问题是,很多高校毕业生在步入职场后,一方面由于认知缺失很难适应职场环境,另一方面很难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中,知识技能与现实的岗位要求无法有效对接,导致即使有些在校时很好的学生真正面对职场时都会表现得无所适从,缺乏职业生命力。针对以上问题,近几年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在对卓越技师学生培养中有效引入了“准职场”特色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和高校特色文化创新两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一、职场视阈下的学生现状分析
  我们看到,现在很多毕业生步入职场后,无论是心态还是社会角色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而毕业生由于不适应这种转变导致从校园到职场不能平稳“着陆”,甚至对今后的职业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对在校学生而言,每天享受象牙塔中的学习生活,对毕业后将要面临的职场环境根本没有认知更不必说有意识地去培养相关能力。
  通过走访调查,我们进行了职场视阈下学校与企业、学生与职业人在知识、能力、环境等方面的对比。我们发现,在课程设置和知识传授上,学校更加看重的是学生有没有掌握系统化的专业知识,而企业更加侧重职业人能不能切实掌握胜任岗位要求的知识。在能力培养上,学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企业更加看重吃苦耐劳、沟通协作、解决问题、思考创新等职业能力。在环境上,学校侧重的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对在校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企业则更多地通过制度环境、管理环境对职业人进行规范。
  通过对比我们看到,学校与职场、学生与职业人之间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想要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良好对接,使在校学生能够顺利地转变成职业人,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中更好地引
  入企业文化,将“准职场”特色文化融入高技能人才培养中。
  二、“准职场”特色文化建设与卓越技师培养的融合路径
  近年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深入进行校企融合,遵循职业教学规律,从“课程、活动、环境、职场”四个维度开展卓越技师培养工作,通过课程引领、活动拓展、环境浸润、职场导航的方式,搭建“认知、养成、提升、助行”学生培养链条,探索出一条“四维一体、四阶递进”的“准职场”特色文化建设与卓越技师培养的融合路径。
  (一)课程引领
  将卓越技师人才培养方案对接职场需求、课程内容对接岗位
  要求,依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相应的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为主线,将教育与实践融合、校园生活与职场体验融合,按照“认知、养成、提升、助行”阶梯递进方式,合理安排课程序列。“认知”阶段加强思想政治素养培养,为学生进入社会、融入职场提供思想先导;“养成”阶段加强人文修养培养,为职场发展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学习生活习惯;“提升”阶段加强职业素养培养,引导学生进入“准职业人”状态,为职场发展提供正确就业观和心理支撑;“助行”阶段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就业创业指导,明确职业发展目标,为今后的高质量就业、成功创业打下基础。
  (二)活动拓展
  以“立人为本、活动育人”为理念,融合职场文化。一是搭建“主题月+第二课堂”的活动模式。采用“微信平台线上推送、学习活动线下开展”的方式设计“主题月”活动;二是形成“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职场文化与身心发展,社会实践与职场体验,学術科技与创新创业”四模块相融合的“第二课堂”,与“主题月”活动互为补充,综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环境浸润
  将企业制度与校园制度、企业管理与校园管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职场环境与学习环境四方面进行对接,营造以“制度”为基石,以“管理”为保障,以“文化”为途径,以“职场”为目标的育人环境,通过环境的长期熏陶,不断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四)职场导航
  实施以职场为核心的“看、感、试、践”四步骤路径,逐步提升职场适应能力。“看”是让学生到用人单位和校外实习基地参观、聆听行业企业专家讲座,使学生对职场文化与环境等初步认知。“感”是将企业文化和具体项目引入学校,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职场角色,在课堂学习中向学生灌输职业思想,将“准职场”特色文化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试”是充分利用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校内工厂、校外企业等实践平台,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职业技能、提升职业基本素养。“践”是让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提升职业道德,养成敬业、团结、诚实等良好的职业基本素养。
其他文献
[摘 要] 由于经济困难、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就业观念较为陈旧等导致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大多数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进而学生对于学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较为迷茫,在就业时更容易出现就业信心不足、就业心态悲观的情况。为改善这种现象,五邑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联动当地龙头企业,加强实践教育,着力加强对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的职业指导,培养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及就业信心,探索资助育人的新方式、
期刊
[摘 要] 作为当代教学论研究的新视域,学生学习行为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分析的内涵考察,对学生学习行为分析方法的基本范式进行探讨,并尝试以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为视角,探讨大数据背景下学生学习行为分析方法的范式转换,以绘制学习者学习路径图,优化学习者学习路径。  [关 键 词] 学习行为分析方法;大数据;范式转换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
期刊
[摘 要]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从“95后”大学生主要使用的新媒体工具、诚信教育活动的参与情况、“95后”大学生对诚信教育的认同程度这三个方面,分析新媒体时代“95后”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发挥新媒体工具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氛围。  [关 键 词] 新媒体;“95后”大学生;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
期刊
[摘 要]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各大组织纷纷开展了各类创新创业比赛。这类比赛对高校学生带来的具体影响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命题,针对珠三角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相关研究。  [关 键 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珠三角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8-0014-02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全国上下也
期刊
[摘 要] 校企合作是现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的长效管理成为高职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以联想学院为例,通过对共同管理、共同投入、共同招生、共同培養及共同发展五方面的经验总结,探讨促进校企合作长效发展的有效方法,为相关高职院校企合作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想学院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
期刊
[摘 要] 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与全世界各个国家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首先分析职业院校英语专业教学现状以及人才市场需求,然后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希望研究能够为教育领域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助力。  [关 键 词] 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新模式;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號]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
期刊
[摘 要] 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时代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出的呼唤。就像一架波音飞机, 由美国、巴西、中国等近10个国家共同制造,它已不仅仅是Made in USA,而应该称之为Made in the world。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的轨道铁道建设,无疑也将会是多国参与、世界制造,尤其是中国企业的积极参与。作为以轨道类专业为特色和代表的高职院校,加快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已刻
期刊
[摘 要] 建筑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在建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不能墨守成规。将BIM技术引入建筑设计创作中去,脱离固有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整体的建筑设计思维能力,掌握新时代建筑设计技术,提高建筑设计能力,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 键 词] BIM技术;建筑设计;教学变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
期刊
[摘 要]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要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目前,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研究相对较少,教学模式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要求。结合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从多个方面探讨高职英语翻译教学多元化策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关 键 词]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8
期刊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发展;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8-0130-01  党的“十九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苏视察工作,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殷切期望。围绕这一期望,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重点推进“六个高质量”,即经济发展高质量、改革开放高质量、城乡建设高质量、文化建设高质量、生态环境高质量、人民生活高质量。  江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