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增强小学美术课堂活力的有效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ar_c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美术课程是开展美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人文情操、审美情趣和思维想象力。为了促进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坚持以生为本,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手法,从而增强美术课堂活力,使小学生能更好地乐学、善学美术。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活力;有效策略
  在小学美术教育方面,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绘画技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及促进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为了顺利达成这一目标,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增强课堂活力和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使之在生动、热烈有趣的课堂氛围中,更好地实现知识的内化和素质的提升。
  一、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现以趣激学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小学美术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结构,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和综合素质。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根据教学内容和主题,安排一些短小精悍而又有趣的开场作为导引,如小谜语、小游戏、小故事、小视频等,让学生快速投入到美术学习中。其次,在新授环节,此时是学生学习和接受知识的重要阶段,为保证教学顺利开展和教学效果理想,教师要充分运用课前收集、制作的课堂所需图片资料、微视频等,让美术教学课堂充实活跃起来,使学生能一直保持盎然的学习兴趣,跟上课堂教学的步伐。再次,在练习环节,美术教师要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留给学生充分的实践和练习时间,同时,还要加强指导,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最后,在评价环节,要坚持以多鼓励性评价为主,对课堂实践和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教师可采用生生评价、师生共同评价等方式,在思想的碰撞中,最终让学生清晰地认知到作品中存在的不足并完善。
  二、 贴近学生生活进行教学,巧用生活化教学策略
  艺术是源自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很多优秀的、富有内涵的美术作品,都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能更强烈地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贴近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能消除学生对于美术的距离感,更好地激发起创新、创造力,真正获得艺术审美和艺术素养的提升。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将美术教学与小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小学生从寻常生活中获得美术创作的灵感。例如,在“美丽的动物和植物”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小学生走进动植物园,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和发现动植物的美丽,并用自己的笔来表现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小学生进行特点观察和重点观察,掌握动植物的基本属性,从而准确地将动植物的美丽表现出来。再如,学习“各式各样的水果”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水果及其成长过程,让小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物体的真实的“美感”,进而提升小学生美术作品的质量和美术审美认知等。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当前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地方文化资源分布比较广泛,小学美术教师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根据小学生的年级和接受能力,加强对学校周边或地方自然景观、历史文物、民俗文化等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以丰富美术教学活动,强化美术教学的精神和理念价值,引导学生去感受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用手中的画笔去自豪地表现当地自然、历史、文化的造化与神奇,进而将热爱家乡的情感逐渐升华为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 加强课堂实践教学,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学习的目的就是用于指导实践,小学美术学习既包括理论学习,也包括实践学习,引导小学生学以致用,是生活化美术教学的方式,更是新课改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小学生掌握了对比、节奏、韵律、对称等美术理论,具备了简单的创意思想,美术教师要趁热打铁,引导小学生将这些知识、能力应用于实践中,用画笔来描绘身边的生活、制作节日贺卡、卡通人物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小学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技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活力和教学效果。例如,小学三年级学生在前面学习基础上,已初步掌握了形、色、肌理等美术语言,基本都能运用绘画材料来进行平面形象表示,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感、立体造型能力,教师可先利用白雪公主、葫芦娃等经典卡通片或卡通人物,让学生了解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制作过程等,然后,再将不同风格的卡通形象放在一起对比,如阿凡提和海绵宝宝、白雪公主和孙悟空等,引导学生发现卡通的特征,并掌握卡通的制作技巧,在此基础上,让每个小组制作难度不同的卡通画各一幅。
  综上所述,美术课程是小学美育的主要途径,小学美术教育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要立足学生实际,积极转变思维,创新教学手法,使美术课堂更具有魅力,课堂教学更具有激情和活力,进而优化和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层次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曰蕾,刘鲁东.创新运用教具 增强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9):106-107.
  [2]李万华.增强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7,(02):178.
  [3]張丽娟.论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魅力[J/OL].学周刊,2016,(01):106.
  作者简介:
  潘萍萍,江苏省苏州市,庙港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 近年来,我国初中语文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如何让语文教学充满美感和生机,使语文教学走出当前困境是目前语文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语文审美教育的背景,然后从三个方面对语文教学审美化进行了研究,对教学审美化的意义进行了说明,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审美化的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文;教学审美化,研究  1 初中语文教学审美化的内涵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线,束缚了
期刊
目的: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仅占皮肤癌的5%左右,但其恶性程度高,转移快,且对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所以预后极差,治疗较为棘手。因此,研制一种提取自天然植物的且具有高敏感性的药物来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是各国学者努力的主要方向。近年来,提取自天然红参根部的原人参二醇型低糖链皂甙单体-人参皂甙Rh2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其抗肿瘤作用已经得到众多国内外学者的认同,但对其抗肿瘤机制的研究尚未完全研究透彻,如关于
摘要:随着我国全国范围内的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从课程标准到教材都逐渐得到改革。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它所带来的学习模式是崭新的,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渐入人心。本文主要讲述了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相关内容,信息技术整合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将重新定位师生、教育资源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让信息技术和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学生将成为信息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越来越提倡素质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成绩,同时还应注重其核心素养以及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美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积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在传播美术知识的基础上,还应培养初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将对初中美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进行分析,并对初中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加以阐述。  关键词:初中;美术;核心素养  一、 引言  美术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的数学教学已经逐渐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让学生感觉到数学课堂缺乏趣味性,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将生活化的理念渗透到课堂之中,开展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以实际生活为引,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将数学理论知识代入到实际生活之中,不断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最终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数学;生活化;新课程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以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学校在进行教育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创新与创作能力的培养。美术作为一门创新性以及创造力较强的学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小学美术教学为研究对象,结合笔者教学经验,针对目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优化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创新能力;方法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