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战略迂回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在中国,心在中东,这是内塔尼亚胡当时的处境,也可算作以色列外交的迂回战略之一种

  5月10日,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结束对中国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赶在犹太人的“安息日”到来之前返回以色列。
  访华期间,内塔尼亚胡与美国总统奥巴马通了电话,这也是自一周前媒体报道以色列对叙利亚境内目标实施空袭之后,以、美两国领导人首次直接沟通。电话交谈的具体内容外界不得而知,但应该是谈及了可能将于近期重启的巴以和谈以及当前的叙利亚局势。

“烫手山芋”叙利亚


  随着叙利亚内乱进入第三个年头,以色列的担忧加重,当前主要有三方面判断:一、叙利亚内战是阿拉伯世界的严重内耗,什叶派和逊尼派力量都有很大损伤;二、叙内战还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目前尚无明显力量可主导战后政局;三、西方国家仍不愿军事介入。
  在叙利亚内战中,阿萨德政府军的人员和装备都损失惨重,这对以色列来说是好消息。以国防军原本是叙政府军的主要备战对象,现在已让位于叙反对派武装;叙政府军将本来部署在戈兰高地的多支精锐部队投入内战,极大减轻了以色列在戈兰高地方向的军事压力。特拉维夫当前的一个判断是,叙政府军已没有能力在戈兰高地上与以军进行一场常规战争。同属什叶派阵营的伊朗、黎巴嫩真主党为支持阿萨德政府,在叙内战中也投入了大量人员、装备,同样损失很大,这也是以色列所乐见的结果。
  然而,硬币的另一面,却是属叙反对派武装的一些敌视以色列的极端组织在乱中崛起。其中,被以媒体反复提到的一个组织是宣称效忠于“基地”的“胜利阵线”。由于战斗作风强悍且能从外部获得较多援助,这些伊斯兰极端组织正在扩大声势。有报道称,近几个月约3000名武装人员脱离主要反对派武装“叙利亚自由军”,转投“胜利阵线”。以色列认为,“胜利阵线”等极端组织力量的增强,将可能使戈兰高地变成另一个西奈半岛——以色列将遭遇更多来自“无主之地”的袭击威胁。
  另外,虽然叙政府军自顾不暇,但它有可能将在国内战场上暂时派不上用场的尖端武器转交给黎巴嫩真主党等亲叙势力,以换取后者暗中出兵支援。而这些武器落入不是国家行为体的以色列敌人手中,后果将更为凶险。今年1月底,有报道称以色列12架战机空袭了一支前往叙黎边境的叙政府车队,尽管叙方面辩称是大马士革西北的科研中心遭袭,但从媒体对以军袭击动机的分析可见,以色列在竭力防止叙利亚的生化武器落入自己的敌人手中。
  时隔3个多月,以色列再次袭击叙境内目标,其意并不在于影响叙内战进程。事实上,不管是复兴党还是反对派,都视收回戈兰高地为自己的责任,都照例谴责以色列的越境袭击行为。而且,若以色列深度卷入叙内战,等于配合阿萨德政权宣传叙政府在和“伊斯兰世界的敌人”作战,从而打击叙民众起义的合理性。所以,以色列历次空袭叙利亚,都限于威慑敌手而非干预内战。从军事角度讲,叙利亚并非以色列劲敌,伊朗才是。以军偷袭叙利亚,充其量是对未来可能对伊朗的空袭进行“彩排”。

迂回布局“后阿萨德时代”


  在以色列看来,叙利亚内战的前景极不明朗,尽管叙实战中出现不明源头的化学武器,但西方出兵染指“俄罗斯的禁脔”仍不现实,目前无法预测这场内战将以何种结局收场。以色列自知影响叙政局走向的能力非常有限,但亦开始为后阿萨德时代进行战略布局。
  首先,继续削弱伊朗、黎巴嫩真主党的力量。尽管以色列政府采取了一贯的“模糊”对策,但几乎全世界都认为5月初针对叙境内目标的两次空袭(3日打击叙车队;4日命中大馬士革一研究所)是以军所为。以情报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以军袭击的是伊朗和叙利亚拟转交给真主党武装的先进常规武器,可能是具较高精确度的地对地弹道导弹或防空导弹。如果此类武器移交行动继续,以可能继续军事打击。
  其次,加强与地区“盟国”的联系。在美国推动下,以色列与土耳其关系正常化已有突破。继内塔尼亚胡代表以色列就发生于2010年的以军拦袭土船队事件道歉后,5月6日,双方又就以色列对该事件赔偿一事草签协议。次日,土总理埃尔多安埋怨以对叙空袭“反助巴沙尔掩盖罪行”,批评重点已不在以方身上。5月9日埃尔多安又表示,基于导弹残片、图片、情报以及入境土耳其的伤员,有理由相信叙政府已动用化武,并敦促美国采取行动。此外,以色列还在深化与约旦的合作。作为叙利亚的两大邻国,土耳其和约旦都可能在后阿萨德时代的叙利亚政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以色列希望借助这两个“盟国”来维护自己的安全利益。
  第三,重启巴以和谈。奥巴马3月造访以色列后,国务卿克里三度访问中东,内塔尼亚胡已下令暂停新建犹太人定居点。巴以和谈若重启,既可满足美国政府之需,也是迂回处置叙利亚问题的政治需要。在介入叙内战的诸多力量中,除土耳其、约旦外,还有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等海湾阿拉伯国家。在叙利亚内战显著升高阿拉伯世界内部矛盾、降低阿以两大民族间根深蒂固的敌意后,重启巴以和谈也将成为以色列打开与这些国家对话之门的钥匙。而在哈马斯失去叙利亚庇护所的背景下重启巴以和谈,以色列有望掌握主动,设定“安定后院”时间表,便于日后腾出精力专门应付后阿萨德时代的叙利亚变局。
  引人关注的是,在内塔尼亚胡开始中国行程之前,巴勒斯坦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已先期抵达中国访问,而且两人在中国的时间有一天的交集。习近平主席在会见阿巴斯时,提出了中方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4点主张;在会见内塔尼亚胡时,则敦促“以巴双方共同努力,采取切实举措,逐步建立互信,尽快重启和谈并取得实质性进展”。这是中国政府在巴以问题上展现出来的前所未有的新姿态。内塔尼亚胡应该会从中意识到,中国希望在巴以和平进程以及其他中东问题的解决中发挥更大作用。

对华外交“重经轻政”


  以色列是首个承认新中国的中东国家,也是最后一个和中国建交的中东国家。中以1992年建交后,经贸往来发展迅速,科技、文化方面的交流也非常活跃。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在历史上曾救助、收留遭迫害的犹太人,使得很多以色列人对中国有特殊好感,但更重要的是,以色列人认为在经济上潜力巨大的中国应该代表着“世界的未来”,倘把以色列的技术与中国的经济规模结合起来,市场将非常可观。现任总理内塔尼亚胡同样持此观点。
  虽说以政府首脑这次访华距上次(与中国有特殊渊源的奥尔默特)访华已过去了6年,但却是内塔尼亚胡在年初赢得大选并连任总理后的首次正式外访。实际上,其于1990年代任总理期间就曾访华,2009年再次执政后也一直有再访中国的愿望,只不过被中东变局牵扯了大部分精力,并且没找到中以双方都适合的时间窗口而已。
  内塔尼亚胡此访首站在上海,参观高科技工业园,会见以、中企业界人士,与中方签署包括滴灌、海水淡化、石油替代品等的一系列农业、科技合作协议,都反映了此行主要目的是推动两国加大经贸往来。而在中央党校演讲中,他提到不能允许伊朗威胁以色列安全。鉴于伊朗6月总统选举临近,伊核问题应该成为他访华的另一关切点。
  长期以来,由于中东和平进程并不涉及中国核心安全利益,中国政府并没有深度介入巴以和平等问题,与中国的政治合作也就没有成为以色列外交战略的重点。如今,随着伊核问题的解决愈发绕不开中国,加上中国最高层首次公开提出巴以和平具体主张,以色列政府或许应该考虑如何与中国加强政治合作,使得中国能在中东和平问题上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朋友最近很烦恼。留洋博士刚毕业,回国到一所重点大学应聘,对方告知,他的履历相当不错,条件也都符合,但是因为他们夫妻两地分居,来了之后可能“军心不稳”,因此还得“考虑考虑”。  朋友一打听,原来他所应聘的学院去年一气走了4个入职不过一两年的年轻教师,理由都是“两地分居,生活不便利”。4人同年离职,对于不过几十人的团队规模来说,可谓大动荡。“不明真相”的学界因此盛传,该学院待遇太差,评职称太难,逼走了
指人们在春节拜年时,因为一遍遍被问及同样问题而感到烦心,从而对拜年产生恐惧—尤以学生和大龄未婚青年居多。问题主要是“期末考成绩怎么样”,“找到工作没有”,“有没有对象”,“什么时候结婚”等等。有大学生认为,自己用“大二”、“习惯”、“还好”、“没有”四个词就能回答拜年期间遇到的所有提问。
去年9月国新办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明确了六大国家核心利益,即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这跟2009年7月戴秉国国务委员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概括的三个核心利益(维护基本制度和国家安全;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大同小异。  然而在一些媒体语境中,“核心利益”一词似乎是捍卫领土完整的专用
国土部不动产信息公开还在顶层设计  之前对媒体表示将“推动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公开查询系统,方便社会依法查询”的国土资源部,在1月27日紧急 “辟谣”,称该消息“不甚准确”,应该是“积极推进信息共享”,而不是“建公开查询系统”。“我国要通过不动产登记以保障不动产财产权与市场安全、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而不是‘公民财产大起底’”,“目前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重点是顶层设计”。  国务院医改办6月底前全面
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关于汇率问题的争议,总是没完没了。  当地时间10月1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63票对35票,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法案要求美国政府对“汇率被低估”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关税。这个法案普遍被视为针对中国,试图迫使人民币升值。  按照法律程序,这一法案最终要实施还需要美国会众议院的通过,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签署才能生效。但在这一问题上,众议院议长约翰·博纳和奥巴马都
美国是否该放弃台湾?    到目前为止,国际关系理论家关于中国的辩论已然分化为乐观的自由派和悲观的现实派。自由派认为,当前的国际秩序在经济和政治上是开放的,可以容纳中国的和平崛起。这种说法在美国和其他主要大国盛行。标准的现实派则认为,竞争将加剧;而最现实的人相倍,中国会随着实力增强更果断地去追求自己的利益,这将反过来招致他国的制衡。中国近期在东海和南海强硬的海事请求以及美印日益密切的联系,已经开启
日本人有没有“罪恶感”一直是近代文化人类学争论的课题之一。有一派学者认为,日本没有罪恶感,但却有很强的“羞耻感”,因此,日本人会为了丢脸而切腹自杀。  几年前,有一对日本的老农夫妇,他们经营养鸡场,有次心存侥幸,把病死鸡拿出来卖,事情被人踢爆,这对老夫妇立即谢罪自杀,他们认为做了极丢脸的事。  最近,坐落在神户的“理化学研究发展再生科学中心”副主任笹井芳树,因为他指导的研究员小保方晴子所发表的论文
父亲的一位朋友前段时间拜托我寻找他们家族一位清代祖先的资料,据说在地方上也是个名人。“你们那有大图书馆,你还会用电脑,都说网络上什么都能找到。”我努力地去执行,但最终仍不得不告诉他一无所获的结果。  他当时失望的眼神,让我一段时间里都颇感愧疚。我后来想,其实不止于曾经的名人,那些曾经的身边人,常常也已人尘两渺。  儿时上学的路上,每天都会见到一对有智力障碍的老夫妻,男的叫傻汉,女的叫傻秀。他们家在
在过去的11月,“不温不火”的A股终于迎来一针强心剂。监管部门宣布,将在2015年年底之前,重启IPO。  在今年的“股灾”之前,股市曾一度被监管看作是缓解中国债务风险的工具,因为通过股权融资可以极大地降低企业高居不下的负债率。但最后,股市却成了少数人获利的场所,“股灾”的到来,让监管的政策目的大打折扣。  经过后半年的整顿和反腐,A股的确有了改变。不法配资被清理、券商等利益相关方被“规范”,证监
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组织(UCLG,简称“城地组织”)亚太区秘书长博娜蒂娅·坦德拉德薇(Bernadia Irawati Tjandradewi)近日访问了广州,出席了首期国际城市创新领导力研讨班活动。“城地组织”于2004年5月在法国巴黎成立,由世界城市协会联合会、地方政府国际联盟和世界大都市协会合并组成,是目前最大的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国际组织。本刊特约记者在首期国际城市创新领导力研讨班上,专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