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建筑方案创作中结构表现手法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haol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跨度建筑的建设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建筑水平以及一个时代的建筑水平,在大跨度建筑的建设中要提出一个科学而合理的建筑方案,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才能达到建筑设计的艺术美感。本文通过对大跨度建筑方案中几种常用的结构表现手法的分析,实现在大跨度建筑方案创作中的良好应用,推动大跨度建筑建设的发展。
  关键字:大跨度建筑;方案创作;结构;表现手法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 span buildings represent a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an era of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in the large span to put forward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scheme, to meet practical needs can reach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artistic beauty.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big span construction scheme of several common structure analysis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and realize the large span buildings in the good plan creation applicat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 span building construction.
  Key word: big span construction; Plan creation; Structure; expression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大跨度建筑的建设是结构和技术的结合,只有有一个良好的结构再结合先进的技术才可能建设出一件良好的建筑作品。而结构是决定技术选择和应用的必要条件,也是决定建筑物形的必要条件,只有良好的结构才能实现良好的大跨度建筑物的建设。
   在大跨度建筑物的设计方案的创作中,要采用不同的结构表现手法,而这些结构表现手法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只有对这些结构表现手法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才能保证在创造中进行良好的应用,才能实现大跨度建筑的设计方案的完美性。在大跨度建筑物的创作中结构表现手法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将对常用的几种结构表现手法进行简单的介绍,希望对大跨度建筑方案创作能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启示,从而建设处更多完美的大跨度建筑作品,提高国家和时代的建筑水平。
   一、最充分的对结构力学的应用
   不管是什么样的建筑都要考虑到结构力学的应用,因为建筑物只有受力合理才能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性能,而作为大跨度建筑更应该考虑到结构力学的应用问题,只要在结构力学进行进行科学合理的在大跨度建筑中表现出来,才能让大跨度建筑物更加的完美,也保障了大跨度建筑的质量。应用结构力学的规律而对形态进行的调整,不光在建筑的建设中能够对材料进行充分的利用,也能使原本简单的结构而充满了活力。
   弯矩是结构构思中进行推理判断所依靠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力学概念。在这里我们用简支梁作为例子,当荷载进行均匀分布的作用下,其弯矩呈抛物线曲线,支座的弯矩为零而跨中的弯矩为最大。为了方便于施工,而让结构形状尽量简单常常瞎用的是等截面设计进行设计,采用的是矩形截面,同时在在对截面的尺寸的选择方面,其验算方法采用跨中的最大边缘应力进行验算。在对梁的形状进行设计的时候按照变矩图选用鱼腹式梁,这样可以保证梁的性能也可以节约材料。而为了将梁截面中和轴附近的材料进行最大程度的简化,也就出现了工字型截面构件。为了更好的性能和节约材料,将梁腹部挖出三角形孔洞,最后让梁变成了平面桁架。当平面桁架接近和简支梁变矩图接近的时候,材料将会得到最大的节约,而且桁架的性能比截面梁的性能更好。依靠弯矩概念,在大跨度建筑方案的创作中可以进行更好的结构构思。以柏林火车站的实际设计方案為例(如图一),屋面拟采用的是单拱形式,其最大跨度为50 米。在结构形式上做了修饰性变化,使得矢跨比较小,端部呈内收形式,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弯矩的作用就更加的明显。采用索桁架形式的设计形式,布置形式和弯矩图接近,充分展示了力学原则本身所提供的艺术表现力,让结构形态更为丰富,也让结构性能更加的良好。
  
   二、纯几何的结构表现手法
   纯几何形态的表现手法在大跨度建筑创作中得到广发的应用,因为纯几何结构的表现手法,就是将自然的各种复杂的原型经过人工的抽象化处理,最后让大跨度建筑出现一种良好的艺术形态,展现一种良好的艺术美感。在纯几何的结构表现手法中主要是两种对几何图形的使用方法,一种是直接应用简单的基本的几何图形,而另一种就是将基本的几何图形进行组合或者变形来组成一个新的几何形态,一般在大跨度建筑物建设中一般都是采用的第二种表现手法,因为这种表现手法更将几何形态的理性美、人工美和抽象美更好的展现出来,表现出一种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以及留下人工进行雕琢的痕迹。在纯几何结构的结构表现手段的应用中有很多的例子,如法国的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的呈半椭圆球形状的国家大剧院,以及其主体结构由圆锥面在对称轴两侧切去一部分,利用画法几何方法进行切割的广州体育馆。更比如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它的结构灵感来源就是对泡沫结构的物理研究,从泡沫结构中分割出整体的形状,再从泡沫结构中分出各个内部空间(如图2)。在大跨度建筑方案中采用纯几何结构的结构表现手法可以在形态上看起来更加的简单大方、自然纯朴,增加建筑物的立体感和美感。
  
  
   图2国家游泳馆水立方外景和结构模型
   三、仿生拟态的结构表现手法
   艺术来源于生活,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形态的生物,而每一种生物都是依靠自身的结构、形态以及在环境中的生存方式才能够延续到今天,人类有再多的灵感构造也没有大自然的构造的完美,所以在大跨度建筑方案的创作中,要借助于自然的力量,对自然中存在的生物形态进行模仿、深化和利用,明白仿生拟态的结构表现手法的重要性。从一个鸡蛋我们可以看见自由抛物线曲线的张力以及薄壁高强的性能,在一片叶子上我们可以看见交叉网状的支承组织的机理。其实在自然中这种好的结构和形态还有很多,所以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发现和模拟,将其结构和形态应用到实际的大跨度建筑方案的创作中来,将其良好的性能进行合理的利用,这不光会丰富大跨度建筑的形态,更能将大跨度建筑物的性能得到提高,因为经受时间和空间磨练而留存的形态,必然有其优越的特点。在大跨度建筑的仿生拟态结构表现手段在大跨度建筑建设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模仿鸟巢的结构形态的北京奥运主体育馆,以及外形如一只海鸥的上海浦东机场等等。
   而对于仿生拟态的结构表现手法我们应该做到对自然形态的一种全面认识,而不能只是进行一种表面的模仿,表面的模仿不能让生物的良好的生态形式在建筑设计方案中得到良好的展现,也没有对生物的生态性能进行一个良好的应用。生物形态的模仿不是简单的将生物形态进行体积上的放大,更要在实际的设计中考虑到实际的情况,做要做到结构和技术的完美结合。在这方面其反面例子就有著名的悉尼歌剧院,因为其模仿贝壳结构但是没有考虑到实际的情况,不再最后只能选择了钢筋很凝土肋骨拼接的三角瓣壳体。从而导致了室内音效的不尽完美。
   四、“露骨式”结构构件的结构表现手法
   结构构件在大跨度建筑中为建筑提供支撑、受力的作用,这是结构构件的一个基本的性能,但是同时结构构件也作为一种整体装饰的组成元素或者是主要元素,在大跨度建筑方案创作中这也是一个不错的表现形式,而这也就是“露骨式”结构构件的结构表现手法。其主要采用巨型构架的造型和坦露结构构件的手法展现出建筑物的技术美、结构美以及建筑物的立体感。因为结构构件本身就具备一定的的几何特征,几何特征鲜明的结构构件, 如同文学和绘画艺术的语言和符号,对建筑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强化,对建筑的可识别性进行了增强。而闻名一世的著名建筑有华盛顿杜勒斯航站楼、罗马小体育馆、纽约肯迪尼国际机场的环球航空公司航站楼等就是采用的这种结构构件的表现手法。在结构构件的结构表现手法中很多建筑还利用钢材抗拉强度高的特点,用斜拉杆件中张力所呈现出的紧张感和力度感给人们以视觉冲击。这种独特的设计充分展现了当代建筑高超的技术水平,强烈表现力的结构和高度理性的完美结合就是这种表现手法今后发展的方向,如西班牙塞维利亚的阿拉米罗大桥。
  
  参考文献:
  [1]姚亚雄,建筑创作与结构形态[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论文,1999
  [2]邓中美,大跨度建筑的空间形态与结构技术理念探析[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3
  [3]何隽,以结构形态构筑建筑形象的创作方法初探[D],无锡:江南大学硕士论文,2004
其他文献
摘要:天然水经过磁处理之后,被切割成富含小分子团的水,由5~8个水分子组成的,具有强渗透力,强溶解力,容易被体内每一个细胞吸收和利用,具有缓解糖尿病,降低血压,消除体内的自由基等作用。  关键词:小分子水,生物学,细胞,人体作用  Abstract: TianRanShui after magnetic treatment after, be cut into rich in small mole
期刊
[摘要] 介绍了高层建筑在进行结构计算时结构底部的嵌固部位的确定,并简明了嵌固部位的正确选取在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嵌固部位刚度比地下室PKPM软件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terment of wedge position of structure bottom of high-rise building in str
期刊
摘要: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是建筑工程企业发展的战略要求,其目的是使生产过程中各个要素优化配置,以实现工程项目的完工目标,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针对目前现场工程管理活动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探讨了改进现场工程管理的具体内容, 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提出建筑业企业要从现场工程管理信息集成化建设、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和现场工程管理“品牌”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 改进建筑业企业工程管理,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实际案例对建筑框架结构进行分析,针对建筑物框架的受力特点,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提出相关控制措施。从设计、生产、施工各方面层层分析,加强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精心组织施工,提高框架结构施工质量。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设计与施工;施工控制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
期刊
摘要: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城市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水质量恶化、水资源紧缺等问题。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城市建设中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可采取以下措施:从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规划城市建设、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优化管理水资源、治理水体污染源头、科学整治河道生态化等。  关键词:水生态环境,城市建设,影响,恢复措施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在以往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多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这也给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威胁,同时也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必须考虑与环境的协调统一,实现与其和谐相处,和谐地进行创造性的设计。本文将结合笔者的实际经验对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协调具体的展开探讨,其实际情况如下。  【关键词】建筑设计;
期刊
摘要: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由于现实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小城镇建设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特别在景观建设方面重视不够,整体建设缺乏统一性和规划性、小城镇面貌趋同、形象单调内涵缺乏等“病症’’由此滋生。本文为解决小城镇景观建设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文化型小城镇景观设计的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城镇;景观设计;交叉学科  Abstract: the r
期刊
摘要: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日益完善,社会大众持续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对新时期的教育教学事业提出了更为全面与系统的发展要求。钢琴作为古典音乐艺术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与古典吉他以及小提琴并称为世界三大乐器。这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充分体现了钢琴在艺术类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为研究对象,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模式的改革分析、高师音乐教育
期刊
摘要: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完成之后,通常要对电动机及其所带的机械作单机起动调试。本文介绍电动机起动失败的几类主要现象,并分析其起动失败的原因及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装试运行;异常现象;对策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machinery equipment installation construction completed, usually to the
期刊
【摘要】培养打造大批文化理论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培养造就文化理论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文化,发展繁荣,培养人才策略  【 abstract 】 cultivate a large number of cultural theory makes tale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