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越来越小忧虑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

来源 :八小时以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y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尊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在耶鲁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后,怀揣着一个教育梦想:“予既受此文明之教育,则当使后予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回国后他多次游说曾国藩,才得以上书慈禧太后,获批准。然而容闳在上海设立学校招生后,应者寥寥,一年的时间竟凑不足第一批的30个名额。
  当年的门可罗雀,孩子与家长的谨小慎微,与今日为了出国留学各外事部门门庭若市的火热大相径庭。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国门刚刚打开,形成了一次出国留学潮,这些人大都经历过上山下乡,在他们心里交织着“洋插队”的外国梦与“再过二十年,我们再相会”的情结。而今,这一代留学归国的人大都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在各自的领域开始显示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随着中国市场经济逐渐进入轨道,又加入了WTO,与国外的联系越来越多,信息量越来越大,留学越来越容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派出国,许多国家认识到中国教育市场的潜力,不断放宽政策限制,于是近些年我国留学生大军中涌现出越来越多年轻稚嫩的面孔。据不完全统计,“小留学生”的数量已占到中国留学生总人数的一半以上。有资料显示,自1978年至今,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达70多万人,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攻读的专业几乎涵盖了全部现有的学科门类,留学规模和数量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在申请自费留学的学生中,上世纪90年代比80年代年龄下降了10岁。于是我们能看到许多新的关于留学的名词:小留学生、留学垃圾、烧钱机器等等。
  据各省市级教委有关部门证实,出国留学生中以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著名学府的学生居多,其次是高中生。他们倾向于去欧美国家,如美国、英国、瑞士、新西兰、爱尔兰、德国、芬兰以及澳大利亚等,申请在国外读本科的中国学生每年以近10倍的数量增加;与此同时还有许多初中生倾向于去韩国、日本等国家留学,人数也是节节攀高。
  是什么原因或者说是什么样的心态使得中国小留学生的人数如同2006年至今的股市一般,牛气冲天呢?
  
  留学原因
  
  逃避“高考”
  
  国内升学和就业竞争压力大,中学生要面对一锤定音的中考、高考的激烈竞争,许多家长担心孩子如果考不上重点的中学和大学,最终会影响前途和人生。许多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坦言,出国学习就是为了逃避“高考”。与其考不上大学,不如早点儿出国,这样既不会有高考落榜的失意,又能让别的同学心生羡慕,毕竟洋文凭看起来要比土产的稀奇、金贵得多。
  
  找到一份好工作
  
  国内大环境下,世人的眼中都认为只要出国,在国外有语言氛围,就能学好外语。留过学“镀过金”,获得留洋文凭似乎比一般国内的普通高校文凭更吃香。甚至更流行一种“留学三步曲”的说法:学会一门外语,取得一个洋学校的毕业文凭,在国外找到一份好工作。仿佛只要出国,人人面前都是一条平坦的金光大道。
  
  “光宗耀祖”情结
  
  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这部分人没有出过国,对国外的真实情况并不了解,只是听说国外生活美好无忧,于是为了“光宗耀祖”脸上有光,为了将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儿女身上,他们不惜拿出所有的积蓄甚至于倾家荡产,都要把孩子送出国去学习。
  
   国外的“留学生经济”
  
  随着市场的国际化,我国小留学生多,也是因为某些国家发展“留学生经济”导致的。近几年,发达的西方国家把开拓中国的留学市场视作教育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之一。除了经济门槛不可降低以外,其他方面的留学门槛越来越低,于是出国留学的年龄也就越来越小,人数越来越多。其实,这种留学和文化教育已无关系,人家盯着的只是家长们的钱包,而不是孩子的学习。教育还是钱包,哪一个更重要?各国留学中介的良心在此受到考验。
  
   国内教育存在的弊端
  
  低龄留学热潮出现的原因还在于国内教育供求关系存在矛盾,许多孩子无法考上理想的大学,每年中国数百万考生的命运系于一次高考。
  在教育发达的国家,一年至少可以考两次,每次考试成绩两年内有效。一些国家还由各省、州或大学自主考试并将考期错开,这就不会出现一次考试定终身的情况。
  
  留学中的问题
  
  小留学生纷纷涌出国门去另一片对于他们而言完全陌生的国度留学,开始他们向往的锦绣前程,然而,他们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真的同想象中的一样吗?
  有关中国小留学生在国外的负面描述频频出现:比富斗阔、傍款傍洋、热衷赌博和种种玩乐……于是“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国留学生被捕并被驱逐离校”、“3名中国留学生涉嫌福冈灭门血案震惊日本社会”之类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有媒体甚至打出了“留学垃圾”、“烧钱机器”、“劣迹天涯”这样刺目的标题。
  一些中学生在国外糟糕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中介公司有直接关系。这些中介惯用的手法是与国外的中介或学校联手搞“野鸡大学”来招摇撞骗,干“中国人坑中国人”的事。中介想尽办法把钱从学生家长的口袋里掏出来,然后,再想尽办法把学生送出去。只要跨出国门,一切都与中介机构没关系了。许多家长对国外情况并不了解,也没有明确的留学目的,在申请过程中又过分依赖中介机构,表面看来是为孩子的前途着想,实际上他们出去后就成了断线的风筝,易于引发方方面面的问题,这是极度不负责任的。
  中国留学生市场上最盛行的说法是,中学生出国可以很快适应当地的语言环境。然而,众多中国不满18岁又特别喜欢扎堆的孩子被圈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他们又怎么能很快适应当地的环境呢?再则在国外,由于中外文化存在的差异和隔阂,有可能你很难找到当地合适的口语交流对象,虚心好学地请教可能碰到的却是不乏礼貌与涵养的回绝;一些学校或是打工的地方,中国留学生太多,你根本找不到说英文的机会,久而久之很多人也就忘记了学外语的初衷。还有,由于生存压力,很多人将大量的时间用于打工,更是无法专心学业。
  除了中介的不负责任这个外界原因外,留学生问题更多的原因还来自小留学生们自身。国内18岁以下的学生适应能力相对较差,不确定因素较多,出国后身体状况、精神压力、人身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都面临着困难与挑战。高中阶段其实是人生重要的发展阶段,许多观念还不成熟,较容易融入异域文化中,又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而这时家长又不在身边,不能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如果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意志薄弱,有可能误入歧途。如果过早出国,还有可能难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很难有归属感。同时小留学生们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心智尚未成熟,花钱如流水,又喜欢互相攀比,相对又比较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与外国人沟通又难,在异国他乡求助无望时易有忧郁感和失落感,行为上容易出轨。
  国内与国外的教育方式存在着很大差别,国外注重学习能力和服务社会的培养,重点在人格的建树,而国内教育客观上还是围绕着高考,重点在知识的掌握和应对高考方面的训练,在两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是很难适应另一种环境的。
  
  建议
  
  中国的基础教育质量举世公认,比如中国学生的数理化基础相当扎实,接受教育的知识总量大,结构全面。如果我们再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那就是全世界最好的基础教育模式了。
  一个人只有熟知本民族的文化并对其充满自信,才能够充分利用其优势去闯世界。孩子在国内完成高中或大学教育,大学毕业后掌握了一门专业,再选择出国深造,可以有更加明确的攻读方向,有较强的生活能力,心理和生理更加成熟,在挫折面前有较强的承受能力。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全国人民送出了两个“教育大礼包”:第一,2007年助学金、奖学金方面支出要从2006年的18亿人民币增加到95亿,2008年要增加到200亿;第二,逐渐恢复师范生免费制度,今年先从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开始。这是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掌声最密集的地方,10分钟内7次被与会代表的掌声打断。
  每个中国人都有权利决定自己是否出国留学,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去国外留学,尤其是尚未成年的孩子。
  读书只是人生的一个开始,有追求肯努力,终将会有属于自己的远大前程,且不论你是在国内念书还是去国外求学。
其他文献
妻子被派去分公司半年,寂寞之夜网络游戏相伴。玩腻了游戏,感情却没有找到归属,于是心生爱情游戏之念,用以证明自己的魅力。游戏前,笑着给自己制定了游戏规则:对方爱情之火熊熊燃烧之时,赶快抽身逃跑。   既是爱情游戏,那失恋就无所谓,目标起点要高,第一要求是女子品位绝不能低。潜入“吟诗作对聊天室”,因为,这里面的人聊起来既有柔情蜜语,又有敏捷的思维,加上那种淡如烟雾、含蓄朦胧的爱的语言,总能拨动人的心弦
期刊
孟小冬(1907-1977),原名若兰,字令辉,艺名小冬,著名京剧女老生演员,有老生皇帝(冬皇)之誉。代表剧有《捉放曹》、《搜孤救孤》、《洪羊洞》等。      在电影《梅兰芳》近5000字的主要剧情介绍中,有关国际巨星章子怡所扮演的孟小冬的内容不足500字。是什么样的人物吸引风头无双的章子怡甘心全情投入地饰演一个仅有三分之一戏份的配角?  巧合的是,在陈凯歌导演找到章子怡请她出演剧中的孟小冬一角
期刊
坐落在双清路的盒子咖啡屋,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盒子,大盒子里套着小盒子。推开那扇木质的小门,这里仿佛就是一个木盒子里的童话,圆锥形的吊灯从屋顶上垂下,影影绰绰地照着咖啡色木料的地板、墙壁,漫射出一种浓浓的咖啡情怀。梦想的花朵在一个凝固时间的空间里徐徐开放。  而实际上,盒子咖啡馆受到人们的关注最早还是因为它的电影情结。盒子咖啡馆成立于2000年10月,开业以来一直关注中国独立电影、艺术电影以及世界优秀
期刊
每次我值完夜班回来,在太阳初升,轻雾尚未散尽的早晨,听着自己的高跟鞋笃笃的声响走进小区的大门,同样值完夜班还没有交接班的保安总是用狐疑的眼光看着我,很不情愿地给我一个“职业”笑脸,帮我推开沉沉的铁门:“回来了。”  我知道他把我当作特殊职业的女人,但我懒得跟他们说明,让他们经历经历、受受罪,也是成长嘛。这个世道,那些女人都是穿着清纯装、画着婴儿妆,满脸无辜的表情,骗老男人大多有效,骗这些小男孩儿,
期刊
温婉柔情的小座钟  座钟总是给人一种很冷漠、公正的面孔,也难怪时间对谁都是公正的,并且是按照规律很冷酷的将你的时间一分分地划走。不过,我们在它冷漠的面孔上做一点文章可就不一样了。这两款座钟都有一个软软的、毛茸茸的“身体”,给人一种温温暖暖的感觉。座钟采用高品质机芯,且由于座钟的外部为隔音的软材质,所以它没有普通座钟那种令人烦心的滴答声。表针、表盘为卡通式和抽象式,既有实用性,又有趣味性。座钟柔和而
期刊
女友带四岁的小女儿来家里玩,胖嘟嘟的小孩,爬上爬下,这个屋窜到那间房,要吃巧克力要喝橙汁,就没个停,一会儿叫阿姨一会儿叫哥哥的,讨人欢喜。从她一早出现在我家开始,我们就都在看她表演似的。也不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摔了,磕着牙,出血了。我们看了看,安慰说没事儿。小姑娘看到那点隐约的血迹,来劲儿了,瘪了嘴,发出撕心的哭叫:“我的小乳牙呀。妈妈,我的小乳牙呀。”女友抱着女儿左哄右哄,总算是安静了一点儿,却
期刊
我所在的这个城市里,最近搞了一次全市十大经济风云人物评选活动。最终,最杰出的10个人从300多名参评选手中脱颖而出。那天,我到现场观看评选结果时,居然发现了一个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有一个叫赵易的人,是一家餐饮连锁公司的总经理,引起我注意的是此人的年龄:37岁。虽然他是10个人里面最年轻的,却占据了榜眼的位置。于是,我开始仔细研究这个人的简介。结果又有惊人发现,此人出身农门,15年前他走出农村,
期刊
在黑龙江垦区勤得利农场,有个很特殊的家庭,一位名叫康金环的农场女工与两个男人“生活”在一起,他们一个叫李文魁,一个叫刘汝奇。刘汝奇是康金环的丈夫。李文魁经常追打刘汝奇,有时用棍子,有时用斧子,而这样的生活竟然持续了30年!那么,李文魁到底跟他们有着怎样的关系?    顶着压力把“麻烦”领回家    时光回溯到1968年10月11日,深秋的北大荒萧瑟荒凉,茫无涯际。在席卷全国的上山下乡浪潮中,黑龙江
期刊
我认识一位诗人,他写了一辈子关于台湾的诗,却从未去过台湾。  所以,当我踏上这块土地时,我的心格外激动。我惊喜地看着眼前的一切——阿里山、日月潭、经常出现在台湾作家笔下的阳明山、花莲……让这些真实的景观穿越时空与往事重叠。  槟榔树算是台湾的标志之一吧?见过太多的画片,都是大海的背景下美丽修长的槟榔树林。而“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更是谁都会唱。令我惊讶的是,那么高的树,它的根最深竟
期刊
1913年,杰西·欧文斯出生于美国的南方。他的祖父是奴隶,父亲是一个小佃农。小时候的欧文斯很有运动天赋,喜欢足球和橄榄球。上中学时,他曾在一次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的100码(相当于91.7米)跑比赛中以9.4秒的成绩平了世界纪录,跳远跳出了7.60米的好成绩。他因此被俄亥俄州立大学录取,并开始接受著名田径教练员斯尼特尔对他进行的系统训练。  1935年5月,22岁的欧文斯参加了在安阿伯举行的全美大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