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巧”写好小学体育案例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chin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笔者有幸参与了“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评委工作。在案例评比过程中,最终被评为特等獎的案例《“小鸡”真的能反抓“老鹰”吗?》深深地吸引了我。从多年撰写和参与案例评比中,笔者总结出写好一篇案例需具备“四巧”,即巧观察、巧思考、巧学习和巧总结。以下就以《“小鸡”真的能反抓“老鹰”吗?》为例,阐述具体观点,仅供参考。
  一、巧观察
  一篇优秀的案例,其素材一定是源自于真实的课堂。只有是在课堂上真实发生的事件或片段,作者写起来才会顺手,读者读起来才会亲切,教师借鉴起来才会有效。
  案例《“小鸡”真的能反抓“老鹰”吗?》的作者梅真宇老师就是一名善于观察的优秀体育教师。他在教学中所运用的游戏是一个传统的经典体育游戏,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经典体育游戏在课堂教学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出现的新问题,教师是听之任之视而不见,还是主动介入寻求改变,这都需要教师通过仔细观察才能做出合理应对。因此,一篇好的案例离不开教师在课堂上的细心观察,也只有细心观察才能捕捉到最佳的写作突破口,才能将体育课堂上所发生的事件真实、自然地呈现出来,从而沁人心脾、引人共鸣。
  二、巧思考
  一篇优秀的案例,一定是作者在课堂上发现存在的问题,经过反复思考和尝试撰写出来的。梅老师就是针对学生玩“老鹰捉小鸡”时,出现了兴趣持续时间不长、体力差异较大等问题,通过不断的思考,分别在4节课中尝试变游戏角色、变游戏玩法和变游戏分组等组织教学形式,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撰写出了一篇看似平常无奇的案例,但却是一篇具有较强借鉴性的好案例。
  一篇优秀的案例会留下作者一连串思考的印记。通过这篇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只工作7年的梅老师,当面对学生在课堂上玩游戏出现问题时,他能积极思考寻求改变,并及时完善和调整游戏方法,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巧学习
  一篇优秀的案例,一定是出自于一个爱学习和巧学习的教师之手。体育学科的课程标准是体育教师课堂的“导航仪”,只有深入学习和深刻理解,才能在课堂中创造性地运用。
  梅老师在案例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课程标准,并且能够灵活落实到体育课堂之中,较好地优化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关系,这一点值得一线教师学习和借鉴。截至目前,大部分教师都学习了课程标准,但正真运用课程标准理念服务于体育课堂的教师并不多,他们习惯用自己的思维设计体育课,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较少进行深入思考,让学生在失望中逐渐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但是,梅老师较好地做到了以下3点:一是,满足学生的心理愉悦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游戏方法,4节课让学生体验了同一游戏不一样的玩法,让学生体验了身体和心理上的愉悦。二是,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通过游戏让学生按体力分组,尽量缩小个体差异,让每名学生都能在游戏中有所获。三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们在游戏中给教师的建议,梅老师都能合理采纳,并让学生在自己设计的游戏中享受快乐。
  四、巧总结
  一篇优秀的案例,一定是出自于一个“巧”总结的教师之手。体育教师平均每天上3~4节体育课,接触200~300名学生;一周需要上16~18节体育课,接触学生上千人次;一个月上60~80节体育课,接触学生近万人次。在体育教学中,每天都会发生许多真实的故事,但能将它们写下来的教师并不多,而梅老师却能通过一个小游戏,进行4次体育课尝试,一次次发现问题、一次次思考问题,然后一次次完善策略,实属不易。因此,梅老师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值得广大一线教师学习和效仿。
其他文献
一、对研究主题的释义  (一)对“课堂是否有教学味”的阐释  教学得以发生有赖于三个要素,即教师、教材、学生,其内在考量的依据是教师与学生通过承载信息的教材,是否真正意义上地发生了知识的传递(或运动文化传承)。也就是说,教材(身体练习)是信息的载体,教师通过(可直接感知的)教材将需要学习的知识(信息)传授给学生,而篮球运动的知识性呈现主要体现在篮球项目的运动特性(或项目特征)。篮球的运动特性为人-
一、主题与背景  这是发生在体育教学中的真实一幕。学生对自己精心制作的彩色纸垒球爱不释手,不愿意和同伴一起分享,导致教学中发现德育教育方面存在问题。本案例,教师针对问题,通过“天堂和地狱的故事”,带给学生诸多思考。最终,彩色的纸垒球迎着阳光飞了起来……让学生在快乐的身体体验中,感受到无声胜有声的德育教育。  二、案例描述  2013年春天,在一节体育课结束后,我提前安排学生在课间用废纸做一个拳头大
研讨背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在每年的9月初至12月底完成,并统一上报至相关平台。在不影响学校日常体育课开展的情况下,针对测试项目,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如何有效实施才能高效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工作?本期话题研讨旨在探讨在日常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介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策略完成此项测试工作。希望通过本期讨论,能给更多的一线体育教师以启迪和借
一、案例背景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是个体终身教育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当前,越来越多农村家庭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家庭关爱,性格逐渐变得内向和孤僻,内心充满自卑,学习成绩不佳,生活中也与其他人不合群。他们在体育活动中不愿意参加,逐渐被同伴孤立,甚至被教师另眼相看。回答问题不叫他们,表扬表彰也没他们的份儿,班级大大小小的活动更是与他们无关,渐渐地他们就陷入这样一种恶性循环
作为体育教师,对于肢体不协调的学生,应该如何去教他们呢?  新学期我新接手二年级的体育课。开始先让学生们学练跳绳,笔者想先看看他们一年级掌握到什么程度。做完准备活动后,我吹哨子让学生们连续跳绳50个,这时学生A出现在我眼前,他慢吞吞地手摇一次脚跳一次,而且还不能连续跳,我马上把他叫过来,很严肃地说:“你怎么到现在还不会连续跳短绳?现在全班就你不会连续跳。”学生A满头大汗委屈地看着我,这时我也意识到
在开展幼儿自主游戏活动时,教师需要适当地介入,作出合理的引导。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安排让大班的孩子跟小班的孩子一块儿玩耍,让幼儿在玩耍的时候学会合作,体会游戏带给自身的快乐。幼儿园自主游戏的现状  幼儿天生就喜欢玩耍,因此游戏这一活动形式也是最受幼儿所喜爱的,也是每个幼儿园都会开展的问题,但是,就目前来看,当游戏活动在幼儿园展开的时候,出现了许多弊端。如教师从各个方面限制幼儿的游戏活动、幼儿在活动
为切实推动笔者所在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吸引更多的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学校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全方位整合,学校设计了“3 X”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以促进学生自我成长,自觉发展,主动学习与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与技能,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见图1)。  一、“3 X”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的内容  学校将国家课程、地
在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麻醉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麻醉本身而言,其主要是通过药物或者其他方式使得患者失去痛觉的操作过程。通常,麻醉分为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麻醉可以为手术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能有效减轻患者术中疼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无痛治疗的目的,这有效提升了手术治疗的效率与质量,确保了患者的人身安全。那么术前麻醉有哪些注意事项?  麻醉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复杂性。患者疾病类型不同,所需要的麻
一、緊密结合的赛与会  2019年5月6日—12日,由亚洲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台北大专院校体育总会联合会承办的第5届亚洲大学生3对3篮球锦标赛和科学训练研讨会在中国台湾金门举行。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中国、伊朗、蒙古、印度尼西亚、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参加。应主办方亚洲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以下简称亚大体联)邀请,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和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组织下,选派了云南师范
《老师,我的“小汽车”没油了》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你的心有多大,课堂就有多大。只要我们心存梦想,热爱学生,努力钻研业务,就能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一、以“宽容之心”巧对“老师,我的‘小汽车’没油了”  面对学生A的话:“老师,我的小汽车没油了。”尚老师没有“杀鸡儆猴”,而是灵机一动,将“红绿灯”游戏做了升级,增添了“加油站”环节,还可以加“92号和95号”两种油,升级后的游戏,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