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道变化 备正性命

来源 :中华书画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luck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易·象传》里面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乾,天也”,乾道也就是天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是说天道不断运行变化,人必须与天道协调并济,努力完成自己的使命,实现自己的本性。天道的本质,核心就是一个“易”字,“易”即是变,也就是变易。儒家强调“变”,体现为“生”,“生”就是“变”,生生不息即是变化不息。天道运行不已,即是变化日新、生生不已。
  曾有人间山东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是如何成功的,他说他请了三位老师教他如何成功,第一位是老子,第二位是孙子,第三位是孔子。我们如果从《周易))之“道”的角度来理解,可以说,老子长于天道,孙子长于地道,孔子长于人道,所以他实际上是遵从了天道、地道、人道“兼三才”的原则。老子很重视“见天道”,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孙子讲战争用兵之法,重视形势的掌握、斗争的谋略及战略,可谓地道;孔子教导他人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管理人众,他说“仁者人也”,无疑属于人道。
  《周易·系辞》讲“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備,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周易》每卦有六爻,六爻代表的是三才之道,也就是天、地、人。这就是说,《周易》在总体上是讲天道的,但天道亦可分为天道、地道和人道。因此我们讲道、天道,要分两个层次,一是总论天道,一是分论三才之道。就分别来说,《说卦传》认为:“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天道之用在分阴分阳,地道之用在迭用柔刚,人道则兼用仁义。而《周易》的总体则完整包容了天地人的道理。
  所以,我们不仅要了解三才之道,更要总体把握易道,易道主要是就天道总体而言的。《系辞》把这一总体的天道称为易道,其特点是“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上下无常,唯变所适”。道始终在流转变迁,从不把自己固定于一个处所,一切事物相互变易。变动不居是说不断地变化,不可为典要是说没有一定之规。变化,才是整个世界唯一的原理。可见,要贯通天地人三才之道,关键是要掌握“时变”,这也是《易经》被称为“变经”的原由。
  天地之道变化生生,人道即应变之道。
  若从总的原则说,人面对天地变化的应变之道,按照《易传》的说法,可称为“乾乾不已”。
  天道变化不已,地道生生不已,人道乾乾不已。《乾卦·九三》“君子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文言》对此加以解释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进德就是增进道德,要以忠信作为根本。修业是指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事业中追求进步,“修”是修炼自己的能力,“居”是能够安身立命。这种修炼要和培养智慧结合起来。培养智慧是指要培养一种前瞻意识和全局意识,一种战略性的准备态度。所谓“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至”即知晓事物发展的趋向所在,“几”是指变化的苗头和先兆。优秀的领导者必须胸怀全局,能够遇见事物发展的趋势,把握先兆,事先做好从容应对时变的准备。“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即能够知道事物发展的最终结果,实际上就是了解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此规律把事物安排停当,各得其宜。最重要的,是“乾乾因其时而惕”,君子的乾乾之道,在根本上就是因时变而注重应对之道,文言两次提到这点。
  《文言))还说“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可见“乾乾之道”总是与“时”有密切关联。所谓人要因时而变,与时偕行,都是指因应时势的变化,跟上时势的变化。在思维观念上,《文言》特别指出要避免“知进不知退,知存不知亡,知得不知丧”,认为“知进退存亡而不失正,其惟圣人乎!”我们不是圣人,但我们可以学习、『方效圣人。因应时变的关键在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常常发生进退存亡得失的转化,不注重转化发生的时机和先兆,不懂得这个规律,就会导致事与愿违。
  可见君子把握天地之道,实践人道,关键是因时Ⅲ页变,与时俱变,有进有退,不失其正。
  以上是总论人的应变之道。若从分别来讲,人的应变之道又可以分为几个方面。
  1.察变之道。《周易·贲卦))中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之语,时变不只是自然世界的种种变化,也包括人世间的时机、时局、时势等时世的变化。无论面对自然世界的变化,还是人世间的时世变化,首先必须要密切了解时势的变化,顺势而变,才能取得预期的结果。孟子和孔子都注重顺应时变。孟子赞成这样的说法:“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镒基,不如待时。”基指优良的农具。乘势就是要掌握有利的条件,待时就是要掌握有利的时机。汉初的叔孙通认为“不知时变者”,不是真正的儒者。就是说,时势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若想把事情办好,办成功,要有智慧,有手段,有工具,但没有有利的时机,也是不行的。如果抓住有利的时势变化,顺时而变,乘势而为,就容易取得成功。
  2.因时之道。中国古人不仅讲认识时势的变化,也注重顺时应变,因应时势的变化而变化。《艮卦))中说,“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孟子之所以称孔子为“圣之时者也”,就是认为孔子是识时务者的俊杰。荀子认为,一个人谦虚有礼,节约俭朴,还不是大儒,真正的大儒要能够“应变曲当,与时前徙,与世偃仰”,真正伟大的儒者,应付事变举措都很得当,因时制宜,与时俱变。前人多讲“因地制宜”,其实更重要的往往是“因时制宜”,因应时势的变化而制定合理的应对之道,是行动能够适应时势的改变。前人多讲“与时俱进”,这只是一方面,进或退,都要依时而变,时进则进,时退则退。除了与时俱变外,还要与“世”俱变,世就是世道人心的具体境遇,必须顺应其变化,这样才能做到“其道光明”
  3.通权之道、通权达变。按照儒者的立场,因应时世的变化,一方面要奉行不变的大道,另一方面要掌握变通的灵活性,使二者兼顾。通权是对僵硬的原则主义而言。通变是面对变化的境遇,原则性与灵活性在实践之中加以结合。“权”的概念即是灵活应变的概念,原则当然是强调普遍性的,普遍意味着普遍适用,但事物的发展变异多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总会出现一些对原则的普遍性而言特异性的存在状况。因此,原则的普遍性不能被理解为抽象的普遍性。在实践领域,必须以实践智慧做主,用灵活性补充普遍性的相对不足。这也说明人道的普遍性与天道的普遍性有所不同。自然世界的规律大体上是普适的,既使这样也有变异存在,如生物遗传。人道更多的不是规律,而是规则,由人类自身制定的行为法则。这就更需要关注历史环境和具体事态的变化,在普遍原则的直接运用难以得出最好实践结果的时候,及时通权达变,使实践领域的困境得以化解。   通权是属于变通的,《周易》讲“变而通之以尽利”,运用对于世界变化的通透理解去贯穿于实践的全过程,就可以充分得到需要的利益。避开各种可能的害处,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变化,而变化总是趋向合直的时机。自然世界的“变”是自然的过程,不是人所造成的,人的有心参与,则是“动”。变通属于人的主观努力,这种努力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变化规律,懂得这个规律,又能主动适应变化的规律,采取正确的应变行动,就能促使事物朝着有利方向发展。而其中一个关键之处在于掌握改革的时机,这就是“变通者,趣时者也”。
  4.时中之道。在应变中如何保持平衡适中,不仅是一种智慧,也体现了一种价值态度。价值态度的把握,也是“各正性命”的问题。这就涉及到时变和时中的关系,时变是《周易》的观念,时中是《中庸》的观念,二者需要加以结合。《中庸》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君子之所以为中庸,重要的一点是,君子随时注意做到适中,无过不及,不会违背中庸之道。这就是时中,时中是把时和中结合起来形成的概念,既揭示了中庸原则的时变性,又展现了时变中应予把握的适中性。通过与时变化,达到合宜适中的目的,把握适中的法度,可以使我们在时变的实践中保持稳定的方向和合理的进程,事物时时变化,我们则要事事、时时把握中道。中道不是把守一個不变的原则,而是时时注意调整把控,不追求片面。
  在这个意义上,中道的思维讲就是不要一味“求全”“求纯粹”“求单一”,而是辩证地联结事物的多个方面,动态地、可调整地发展。在实践中,中道的方案往住是最优的方案,而单一、极端往往都不能达到最优。在变化的时候,当一方转向另一方时,往往不是非此即彼,不是一方排除了另一方或消灭了另一方,而是两方面相对关系的变化。所以,必须在事物的相辅相成、阴阳互动中,执两用中,才能应变曲当,才是实践的智慧,才能帮助我们完成自己的使命,实现自己的本性。
  可见,《周易))包含了丰富的“道”思维,主张世界本质上是不断变化的,人必须通晓世界的变化,才能认识世界。人不仅要认识这个变化的世界,还要推动变化的过程,成就世界的变化。人必须与世界从变化相配合,形成自觉的变化观,才能更深的理解世界之道,实现自己的目的。
  回到我们的题目,乾道变化,表示天道出于永恒的变化之中;各正性命,要求我们要因应时变,展现我们的实践智慧,从而也修炼我们的性命。(本文为作者在“泰山论道·中华传统文化交流大会”上的发言)
  责任编辑:韩少玄
其他文献
从2018年8月13日至10月26日,首届“中华艺术大家讲习班”(以下简称“讲习班”)在京成功举办,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这是中央文史研究馆首次面向社会举办高层次艺术教育,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发挥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在艺术创作上的引领作用,推动艺术领军人才与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在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相关人员的辛勤努力下,讲习班成果丰硕,
期刊
尚爱松(1918-2006),江苏省铜山县人。1937年考取国立中央大学中文系。1941年毕业后,曾在重庆清华中学执教一年,而后进入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为研究生兼研究助理,1948年晋升为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成立后,曾在院部工作,一度负责国际科学联络等行政事务。1956年调入中央美术学院,1961年又调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是两院史论系创办者之一。1981年被聘为北京文物
期刊
殷宪(1943-2015),山西太原人。196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生前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朝史研究基地主任、平城北朝研究会会长。书法作品曾参加第二、三、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第三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首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以及当代名家作品展等。  我与殷
期刊
朱零  1968年生,新疆石河子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出版有《当代名家精品集粹·朱零山水写生》《中国美术出版界推荐画家·朱零》等。  朱零的山水画,重神韵,有意境,画面清澈而空灵。风格属于精致审美范畴,也可以归属于逸品范畴,文脉来源极为清晰。朱零山水画的美感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看朱零的画,一股明净、精致、清雅的气息会扑面而来,他的画,决无矫揉造作之态,这是他
期刊
定居青岛已经十余年了,得见孟庆泰书迹题刻的机会越来越多。陪远道而来的朋友看天后宫、提督楼、八大关、崂山,首先看到的是孟庆泰题写的文物保护名称石碑;走近几家酒店茶楼文化机构,抬头看店名牌匾为孟庆泰所书;常常到青岛39中接女儿放学,莱芜二路有孟庆泰手笔“康凤装饰服务社”;不久前作家李旭有新著见赠,书名“分享高原”又是孟庆泰令人熟悉的隶书。  隶书是孟庆泰的拿手书体,风格面目形成多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期刊
1995年生,安徽人。201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与篆刻专业。  自薦语:在当代,书法被定义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但要知道在这背后所支撑它的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有文学、历史、人文精神等等,而不仅仅只是技艺。所以一定要多读书,多去挖掘某件作品、某位书法家、甚至某个时代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这样才有可能站在更高角度去审视书法艺术,并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期刊
20世纪的中国画坛群雄竞立、流派纷呈,比之绘画史上任何一个百年都毫不逊色。讨论20世纪的四川画坛,绕不开陈子庄、冯建吴、李琼久、李道熙这四位先生。郑奇、董欣宾在《中国画对偶范畴论》一书中谈到20世纪的中国画派时也称:江苏画派以傅抱石为代表,长安画派以石鲁为代表,浙江画派以黄宾虹、潘天寿为代表,上海画派以刘海粟、程十髮为代表,北京画派以齐白石、李可染为代表。提到四川画派时,则认为“分别以石壶(陈子庄
期刊
我是1938年出生的,画画至今已有七十年了。从20岁在西安美术学院学习中国画算起,也有60年毛笔创作实践了。回望创作心路,感慨万千,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中国画发展观念变动最为剧烈的时期,但有一点值得欣慰,就是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包括我个人人生经历的曲折,而在中国画的探索中我几乎没有停过笔,几乎不曾有闲来无事偷闲日。中国画创作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种状态,如一日三餐、睡觉休息。但创作的过程是艰辛的,其中
期刊
朱理存,1940年生,祖籍江苏宜兴。195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到四川美术家协会从事美术创作。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笔画会副会长。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部委员、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工笔画学会顾问、中国女画家协会顾问、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一级美术师。出版有《朱理存画集》《朱理存、马振声中国画选集》等。  
期刊
清初“四王”中的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均出身太仓名门望族,他们之间不仅有着师友亲属关系,在绘画风格与艺术思想上,亦均受到明代画家董其昌的影响,形成以他们为核心的“娄东画派”,并与后来王晕开创的“虞山画派”相互依托。清初“四王”受到上至皇帝、下至文人商贾的推崇,被奉为画坛正统,称雄中国画史近三百年。王时敏、王翠作为董其昌传派,努力融合南北二宗画法,特别是虞山王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