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改编传统戏曲剧目促进舞蹈专业武功技巧课教学水平的提高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pti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舞蹈教学也相继进行了多次改革,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手段的创新等都将舞蹈教学推向了发展的高潮。根据“因材施教、有效教学”的教学宗旨,在舞蹈武功技巧课的教学方面利用改变传统戏曲剧目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其教学水平。
  【关键词】传统戏曲 舞蹈教学 武功技巧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200-02
  前言:通过传统戏曲剧目的学习,教师通过将传统戏曲中的武功技巧改编至舞蹈专业武功技巧课程中进行教学,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对舞蹈艺术的表现及审美观,使其成为了十分有效的舞蹈教学方案。
  一、利用改变传统戏曲剧目教学方法促进舞蹈专业武功技巧课教学的作用
  我国戏曲艺术中包含了多种学科,音乐、舞蹈、文学、歌唱等都在戏曲剧目中有所体现,从而形成不同派别、不同种类的戏曲。不少戏曲中包含了大量的舞蹈元素,这也是我国古代舞蹈艺术的一种延续。而现代舞蹈专业课中有一种技巧性教学,即武功技巧,属于舞蹈技巧中的一种,不少学者提出可以利用改变传统戏曲剧目教学方法来促进舞蹈专业武功技巧课的教学成果。而利用改变传统戏曲剧目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舞蹈教学水平有以下两方面的作用:(1)传统戏曲剧目中饱含了武功技巧,对戏曲剧目中的武功技巧加以舞蹈式的改编,不仅能够体现出舞蹈专业的技艺性,还是对武功技巧的一种探索。(2)改变传统戏曲剧目的武功技巧应用到舞蹈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对传统戏曲的了解、对舞蹈的深入掌握。例如京剧《盗仙草》中包含了人物角色的武打动作、舞蹈身韵等,将戏曲剧目中的武功技巧改编,加入舞蹈的元素,使舞蹈教学增添新的内容,满足学生对新鲜事物的需求,从而能够达到提高舞蹈中武功技巧教学水平的目的。
  二、利用改变传统戏曲剧目教学方法提高舞蹈专业武功技巧课教学水平的方式
  1.理论课程的改进设置
  由于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舞蹈专业中的武功技巧课程进行了改革。从教材方面来看,更加注重了学生的人文教育和因材施教的特点,并且提高了教师的舞蹈理论基础,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案编制与优化方面也进行不小的改变,主要可以根据舞蹈专业的学生能力和身体素质等特点为基础,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学方式,教材设置中针对理论讲解方面更是增加了实践教学,以多元化舞蹈人才培养目标做到舞蹈学生对舞蹈基础的合理、完整、充分的学习。
  2.舞蹈身韵课程的改进设置
  身韵课程的改进主要在于身体运用技巧和韵律的掌握能力,身体运动技巧属于舞者的外在表现,韵律的掌握能力在于舞者的艺术内涵,两者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够真正的体现出舞蹈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征。在身韵课程的改进中,将与身韵有关的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等动作元素贯穿到身韵课中,并且强调呼吸在舞蹈中的要求与作用,在节奏的教学方面,要求贯穿手、眼、身、法、步的体现[1]。
  在课程改进设置中,可以从“跑圆场”开始训练,训练初期注重身体的运用技巧及韵律的整我,要求“手”、“眼”、“身”、“脚”的变化以及“节奏”、“气息”、“神韵”等方面的能力表现,每次上课跑圆场可以设定为20~25分钟,期间组织学生变换队形和位置,同时不断变化学生的“呼吸”与“节奏”。通过这样的训练,便能够提高身体运动技巧性与韵律的掌握能力。
  3.武功技巧课程的改进设置
  在舞蹈武功技巧课程的改进方面,可以针对学生的身体关节、韧带的柔软度、幅度等方面进行训练,特别是对腰、髋、腿的柔韧性需要特别训练。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
  (1)下肢要求有大的幅度运动,要求学生达到前、旁、后腿的180°,训练的方法可以设定为压、劈、搬、踢、悠、撩等。通常在身体柔韧度方面可以通过舞蹈中常用的“翻滚调压”四种方式来练习。
  (2)要求学生力量练习,做到舞蹈动作要轻、飘、柔,在运动过程中紧密结合,发力集中,快、稳,讲究发力的“内劲”,也就是训练舞蹈的“爆发力”。同时要做好身体素质与控制能力的训练,为力量的练习打好基础[2]。
  (3)武功技巧的要求,戏曲中武功技巧可以说是舞蹈动作的一种延伸,这种技巧与舞蹈动作十分相似,常见的武功技巧有“探海翻身”、“蹁腿翻身”等,对此方面的训练一定要求学生有舞蹈功底,然后在做大幅度慢翻身训练,保证武功技巧体现出圆润、充实、力量的表现。
  三、教学结果检验
  经课改以后,舞蹈教学中融入了新鲜元素,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更加的科学、合理,对新课改后的教学成果的检验,有以下两方面:
  1.因材施教
  对于舞蹈基础较好的学生而言,课堂中能够很容易的完成学习目标,然后采取拔尖教学法,对基础好的学生的主要培养方向是自主学习;对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将学生的“层次”拉近,主要针对中差学生进行教学内容和项目的调整,保证了教学的效率[3]。
  2.技巧锻炼
  利用改变传统戏曲剧目教学方法来促进舞蹈专业武功技巧课教学水平的提高,从教学初期,便能够规范和建立出合理的教学体系,利用改变后的教材与教学方式,合理的融合武功技巧,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够做到简单易懂、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建立一套合理、科学、全面的教学体系,保证了学生舞蹈技巧的学习效率。
  结论:综上所述,《利用改变传统戏曲剧目教学方法促进舞蹈专业武功技巧课教学水平的提高》的实施,为舞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推动力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多的将学生的需求放在主位,然后根据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在舞蹈专业武功技巧课程中实施“身韵”教学,将课程内容分层、分级的制定,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学生的技巧掌握。所以,利用改变传统戏曲剧目教学方法来促进舞蹈专业武功技巧课教学水平,能够有效保证学生的舞蹈技巧掌握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晶.舞蹈专业钢琴集体课的现状与有效教学模式的思考——以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专业为例[J].四川戏剧,2014,02(05):171-173.
  [2]柳文杰.舞蹈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03(05):198-202.
其他文献
【摘要】中职体育教学能够提高中职学生运动技能水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本文主要结合中职体育课堂的教学特点,分析有效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科学具体地展现实施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可行办法。  【关键词】中职体育课堂 策略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94-0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
利用SIMATICS7PLC、工业以太网和PROFIBUS总线组成了分布式控制系统,具体描述了系统的构成以及组态实现。系统在逻辑结构上分为两层:现场设备层和网络控制层,PROFIBUS用于现
【摘要】体育教学的兴盛发展,是素质教育理念下的产物,是实现新课改全面实施不可或缺的课程。在新时期,如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有效的进行体育活动,游戏教学将成为适合中小学生心理、生理特征的最好教学手段和首选教学方式。本文将以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浅谈关于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手段运用的一些启发和思考。  【关键词】乡镇中小学体育教学 体育游戏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现如今,小学体育教育越来越重要,受到的重视也越来越高,在小学体育教育当中体育游戏的运用也越来越频繁,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扮演的较色也越来越重要,它能够给小学生的成长带来帮助,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体育游戏 体育教学 综合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912-02  引言:  小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入,在初中的音乐教学当中,加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这种模式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间的合作 沟通 协调能力,提升学生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初中音乐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因此,本文就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讨论。  【关键词】初中音乐 音乐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有线的输电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新颖的无线电能传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以微波方式的无线供电因具有传输范围大,距离远,且不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等优点,成为无线电能传输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根据微波无线供电系统的设计指标,以设计高传输效率的移动微波无线供电系统为目标,对微波无线供电系统的组成、结构、传输效率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工作在C波段的
本研究用秋光/水源290,8411/mudgo和日本晴/mudgo三个组合的粳/籼杂种体(F_1)的茎、鞘或幼穗离体培养诱导成四倍体无性系植株,再用其花药培养获得双单倍体。这种再生植株(4n-
音乐欣赏是中学音乐课中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之一。欣赏课教学内容极广,我们应该立足课堂实际,有目的地挖掘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音乐情绪,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去感受音乐,理解音
根据目前无线网络服务和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码分复用/通用分组无线业务(CDMA/GPRS)网络的无线景区图像监控服务系统。系统软件开发主要包括服务器软
【摘要】现阶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聋生存在着一些不良心理现象,如懒惰、小偷小摸、报复、瞎猜疑、紧张焦虑、自卑等等。这些不良心理直接影响到了特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如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 偷他人钱物 破坏公物等,这些现象若在学校不予以及时纠正,待学生踏入社会,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聋哑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困难的群体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词】艺术教育 特殊儿童 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