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的会计制度在制定的初期尤其是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需要和实际工作有一个“磨合”的过程。通过“磨合”,新会计制度相对于旧会计制度的先进性便会体现出来,但是也会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和完善。笔者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发现了医院新会计制度有尚待完善之处。本文首先探讨了医院新会计制度的实施现状,并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完善对策,希望为有关人士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医院;新会计制度;实施现状;完善对策
医疗问题是我国民众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的解决的问题。目前,受到经济形式、法律环境、社会期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政府正在对卫生体制进行着大刀阔斧地改革。医院方面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也需要对新出现的经济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以往制定的旧会计制度显然已经不能够适应目前医院进行会计核算的有关要求,需要新的的会计制度为其提供参考和依据。虽然我国进行市场经济改革已经多年,而且医院也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做出了许多适应大环境的行为,但是医院的新的经济行为还是受到了比较的局限,主要原因还是计划经济后遗症的影响。为了让医院能够更好地适应的当前的经济环境,更加有效地解决进行卫生体制改革过程出现的新状况和新问题,需要不断地加大改革力度。
一、医院落实新会计制度的必要性
旧的医院会计制度在当时制定的过程中大量参考了当时的企业会计制度,只有在涉及医疗业务方面的会计核算根据业务特点进行了具体的编订。参考当时企业会计制度的做法在当时属于比较具有预见性的做法,并且为了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在制定过程中也基本上遵循了企业会计的基本原则。但是隨着新的会计制度以及新的具体的会计准则陆续公布,在以往的会计制度当中所规定的某些问题均进行大幅度的变革。最为明显的变革就是,新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重新解释了资产的定义、负债的内涵、坏账准备的计提以及投资收益的确认等等。这些变革为不仅让旧的医院会计制度明显落后于时代潮流,而且让外人很难理解医院的会计准则,也很难从会计报表当中了解医院的经营状况。
除此之外,旧的医院会计制度的某些规定已经不能够满足新的经济形式对医院会计的要求。例如,医院的药品支出费用和医疗支出费用当中包括了医院的管理费用,但是在财务报表当中没有进行单独地反映;再如,医院短期投资属于流动性资产,而长期投资则属于非流动性资产,并且两者在回收期、变现能力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旧的会计制度进行核算时均将其归入到对外投资这一个科目。由此可见,落实的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是势在必行,但是在制度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我国还是发现新会计制度也有些不足需要完善。
二、医院新会计制度实施现状与完善对策
1 科室核算方面
医院会计核算方法的转换牵涉面很广,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尤其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室核算的基础工报由科室提供最原始最墓础的数摧,才能保证医疗成本核算准确无误。虽然制度规定,医院其他部门的财会人员行政上归各部门领导,业务上受医院财会部门的指导,但由于种种原因,财会部门与科室的关系尚未理顺,还没有建立起正常运行的协调关系,财会部门常常孤军奋战。
以上问题急需改变,因此,建议医院构成起科室联动、相互能够有效沟通的科室核算体系。另外,可以利用会计电算化以及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技术优势来进行不同科室之间的协调工作,改变财会部门孤军奋战的局面。
2 医院管理费用方面
管理费用的分配过于烦琐,且在报表中没有反映,不利于管理费用的核算和管理。
依照本文的观点,有必要简化管理费用的分配范围,可在三大块支出各一级明细科目下,增设“摊入管理费用”二级明细科目,月末不再分配到各二级明细科目中,这样既可以减轻工作盘,又可以直接反映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实际情况。
3 制剂承包与统一核算方面
虽然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了不管是何种形式的医院承包,全部需要医院进行预算管理,并医院财务部门负责进行统一的核算。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隶属于医院的制剂室采用有个人进行承包管理、依照规定数额上缴收益、经营风险全部由个人负责、核算方式也由制剂室独立进行的模式。制剂室的承包人除按年给医院上缴一定的收益外,享有全部生产业务的经营权,医院会计既不能统一核算,也不能实行监督,无法反映出制荆收支的全部数据,破坏了医院核算的统一性。
依照本文的观点,承包经营是一种可行的办法,医院制剂生产可以采用承包经营方式,但没有理由成为月曳立王国”,承包经营单位仍是医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核算仍应该里于医院财会部门的监督和审核之下。
4 差额预算补助方面
依照新的医院会计制度,通常根据“依照实拨数核算”来理解“根据预算拨入数核算”。也就是说,假如在某个月的计算阶段,进行实际拨付的则应该将其视为“本期收入”;假如应该拨付但是没有拨付的,则需要将其看作“非本期收入”。但是这样的做法有悖于权责发生制的基本原则。
依照本文的观点,应该以月为计算单位,均分财政局的全年差额补助指标(即该指标除以12),并将给结果看作当月的月差额补助收入。同时我们考虑到财政预算通常不是在每一年的年初制定完成并下达到医院,因此,未下达之前先根据上一年度的月平均指标来进行月收入的计算,待指标下达之后在进行调整。
关键词:医院;新会计制度;实施现状;完善对策
医疗问题是我国民众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的解决的问题。目前,受到经济形式、法律环境、社会期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政府正在对卫生体制进行着大刀阔斧地改革。医院方面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也需要对新出现的经济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以往制定的旧会计制度显然已经不能够适应目前医院进行会计核算的有关要求,需要新的的会计制度为其提供参考和依据。虽然我国进行市场经济改革已经多年,而且医院也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做出了许多适应大环境的行为,但是医院的新的经济行为还是受到了比较的局限,主要原因还是计划经济后遗症的影响。为了让医院能够更好地适应的当前的经济环境,更加有效地解决进行卫生体制改革过程出现的新状况和新问题,需要不断地加大改革力度。
一、医院落实新会计制度的必要性
旧的医院会计制度在当时制定的过程中大量参考了当时的企业会计制度,只有在涉及医疗业务方面的会计核算根据业务特点进行了具体的编订。参考当时企业会计制度的做法在当时属于比较具有预见性的做法,并且为了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在制定过程中也基本上遵循了企业会计的基本原则。但是隨着新的会计制度以及新的具体的会计准则陆续公布,在以往的会计制度当中所规定的某些问题均进行大幅度的变革。最为明显的变革就是,新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重新解释了资产的定义、负债的内涵、坏账准备的计提以及投资收益的确认等等。这些变革为不仅让旧的医院会计制度明显落后于时代潮流,而且让外人很难理解医院的会计准则,也很难从会计报表当中了解医院的经营状况。
除此之外,旧的医院会计制度的某些规定已经不能够满足新的经济形式对医院会计的要求。例如,医院的药品支出费用和医疗支出费用当中包括了医院的管理费用,但是在财务报表当中没有进行单独地反映;再如,医院短期投资属于流动性资产,而长期投资则属于非流动性资产,并且两者在回收期、变现能力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旧的会计制度进行核算时均将其归入到对外投资这一个科目。由此可见,落实的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是势在必行,但是在制度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我国还是发现新会计制度也有些不足需要完善。
二、医院新会计制度实施现状与完善对策
1 科室核算方面
医院会计核算方法的转换牵涉面很广,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尤其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室核算的基础工报由科室提供最原始最墓础的数摧,才能保证医疗成本核算准确无误。虽然制度规定,医院其他部门的财会人员行政上归各部门领导,业务上受医院财会部门的指导,但由于种种原因,财会部门与科室的关系尚未理顺,还没有建立起正常运行的协调关系,财会部门常常孤军奋战。
以上问题急需改变,因此,建议医院构成起科室联动、相互能够有效沟通的科室核算体系。另外,可以利用会计电算化以及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技术优势来进行不同科室之间的协调工作,改变财会部门孤军奋战的局面。
2 医院管理费用方面
管理费用的分配过于烦琐,且在报表中没有反映,不利于管理费用的核算和管理。
依照本文的观点,有必要简化管理费用的分配范围,可在三大块支出各一级明细科目下,增设“摊入管理费用”二级明细科目,月末不再分配到各二级明细科目中,这样既可以减轻工作盘,又可以直接反映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实际情况。
3 制剂承包与统一核算方面
虽然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了不管是何种形式的医院承包,全部需要医院进行预算管理,并医院财务部门负责进行统一的核算。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隶属于医院的制剂室采用有个人进行承包管理、依照规定数额上缴收益、经营风险全部由个人负责、核算方式也由制剂室独立进行的模式。制剂室的承包人除按年给医院上缴一定的收益外,享有全部生产业务的经营权,医院会计既不能统一核算,也不能实行监督,无法反映出制荆收支的全部数据,破坏了医院核算的统一性。
依照本文的观点,承包经营是一种可行的办法,医院制剂生产可以采用承包经营方式,但没有理由成为月曳立王国”,承包经营单位仍是医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核算仍应该里于医院财会部门的监督和审核之下。
4 差额预算补助方面
依照新的医院会计制度,通常根据“依照实拨数核算”来理解“根据预算拨入数核算”。也就是说,假如在某个月的计算阶段,进行实际拨付的则应该将其视为“本期收入”;假如应该拨付但是没有拨付的,则需要将其看作“非本期收入”。但是这样的做法有悖于权责发生制的基本原则。
依照本文的观点,应该以月为计算单位,均分财政局的全年差额补助指标(即该指标除以12),并将给结果看作当月的月差额补助收入。同时我们考虑到财政预算通常不是在每一年的年初制定完成并下达到医院,因此,未下达之前先根据上一年度的月平均指标来进行月收入的计算,待指标下达之后在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