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洵美开金屋书店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月派诗人邵洵美出生于名门望族,有“沪上孟尝君”的美誉。1928年,为了方便自己出版诗集,也为了帮朋友出书,邵洵美在上海静安寺旁边开了一家金屋书店。
  “金屋”的店名,并非出于“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典故,也不是因为“金屋藏娇”,而是取自法文“La Maison d’or”的含义(金色的房子)。金屋书店的门面并不大,但室内外的布置却极为精致,所出版的书最注重封面设计和装帧,有人评说:“金屋书店的书籍,是最精致和最讲究的,价格也是最昂贵的。”
  邵洵美的祖父是上海道台邵友濂,外祖父是邮政大臣盛宣怀,外叔祖父是北洋大臣李鸿章。可以说,邵洵美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天之骄子,他继承了万贯家财,从小就喜欢一掷千金,朋友们因此叫他“活银行”。有如此雄厚的财力,邵洵美自然可以随心所欲地实现自己的出版美梦。在当时,邵洵美拥有自己的印刷厂,还有从德国进口的世界上最先进的印刷机,全中国只此一台。
  为仿效英国唯美派文学刊物yellow book,邵洵美出版了金黄色封面的《金屋月刊》,内页为黄色的毛边厚纸,很是新颖独特,请作家章克标担任了刊物的编辑。章克标的长篇小说《银蛇》、短篇小说集《恋爱旧家》等都由金屋书店出版。此外,邵洵美还为郁达夫、胡适、沈从文、巴金、老舍、施蛰存等一大批朋友出了书。
  邵洵美自己的作品在金屋书店出版的有三本,一本是论文集《火与肉》,第二本是译诗集《一朵朵玫瑰》,第三本是轰动文坛的诗集《花一般的罪恶》。
  金屋书店还出版了邵洵美以笔名“浩文”翻译的英国最有名的线条画家琵亚词侣一本诗画集。书中的诗与画一样的优美,而邵洵美的译笔也美妙无比,他在扉页印上一句话:“献给一切爱诗爱画的朋友。”
  金屋书店创办不久的一天,邵洵美的朋友给他送来署名为沈端先的译稿,是日本厨川白村的作品《北美印象记》。朋友说译者刚从日本留学回来,生活尚没有着落,希望书店给出版,好接济一下。邵洵美连稿子都没有翻看,马上拿出五百元。这位沈端先,就是后来成为著名电影艺术家、文化部副部长的夏衍。
  1928年,正值图文并茂的《良友画报》风靡上海,一时掀起了办画报的热潮。漫画家张正宇和作家叶灵凤联袂办起了《时代画报》,欲与《良友画报》一较高下。在精心筹划下,第一期的销路果然力压《良友画报》。然而,张正宇和叶灵凤在欣喜之余却遭遇资金周转不灵的苦恼,画报难以为继,就求助于邵洵美,希望他把《时代画报》盘下来。邵洵美高兴地接下了这个摊子,他把原班人马全部留下,又邀请了许多知名作家来写稿,《时代画报》顿时热热闹闹地继续办了起来。
  为了《时代画报》,邵洵美投入了全部心力,网罗了当时第一流的人才。当时,《时代画报》的编辑部里有张光宇、张正宇、曹涵美、叶浅予、鲁少飞、胡考和丁悚、丁聪父子,以及黄文农、陆志庠等知名漫画家,还有后来成为摄影大师和动画大师的郎静山和万籁鸣。叶浅予创作的长篇连环漫画《王先生》在《时代画报》上连载,由于笑料百出、滑稽精彩,让《时代画报》热销于上海滩。其中的主角王先生高鼻子、尖下巴、兩撇胡子,酷似邵洵美的父亲邵恒。和王先生搭档的小陈,四方脸上戴着一副大眼镜,形象特别像章克标。由于《王先生》描绘了市井的众生相,还拍成了电影,因此在旧上海可谓家喻户晓。
  然而,金屋书店办得并不成功。这都因为邵洵美以艺术至上,只热衷于和诸多作家交朋友,在出版书籍上为了顾及对方的情面就来者不拒,不注重作品的风格和水准,以致金屋书店的书极少有畅销的。于是,金屋不但没有聚金,反而在散金。这样一来,书店自然就办不下去了。1929年,邵洵美结束了自己的金屋书店,去帮和自己亲密无间的徐志摩打理新月书店了。
  诗人经商,从来都少有成功的,邵洵美的骨子里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浪漫诗人,正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你以为我是什么人?是个浪子,是个财迷,是个书生,是个想做官的,或是不怕死的英雄?你错了,你全错了;我是个天生的诗人。”
  在金屋书店,邵洵美写诗、做文章、编杂志,有时在自家豪宅里办文学沙龙,有时则和朋友们汇集在酒楼里谈出版和销路,从早上吃点心一直谈到吃晚饭,可以说是他忙得最为快活的一个时期。
其他文献
惰民,在今天已是一个罕为人知的名词。这是指“齐民”(士农工商)之外的贱民,一个地位低下的阶层,人们往往用堕、丐、贫这样的字眼加以形容。惰民家族干的都是贱业,被称为丐户或乐户。他们与戏曲,尤其是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余姚腔有着密切联系。  顾炎武先生《日知录·降臣》一则注:“今浙江绍兴府有一种谓之惰民,世为贱业,不敢与齐民齿。《志》云:其先宋将焦光瓒部曲,以叛宋降金被斥。”他认为,惰民是宋将焦光瓒部属的
尊敬的雨果先生:  您好!  曾经拜读您的《巴黎圣母院》,为文中曲折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今天再读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又被您无限宽广的胸怀、正直善良的人格深深地震撼。  首先,这封信让我看到了一个温文尔雅的文明的您。尽管您字里行间流露出满腔的愤懑,也不乏辛辣的讽刺,但信中从称呼到论述仍彬彬有礼、有条不紊,对“文明”作了最好的诠释。如果每一个欧洲人都是像您那样的文明
清光绪十一年四月九日(1885年6月1日),杨树达(字遇夫)生于长沙城北门正街宗伯司臣坊侧的租居房屋里。杨氏宗族于明末清初从江西南昌迁入长沙,定居在今长沙县东北角与平江、汨罗接壤的龙华岭一带。先世力农,资产雄于一乡,后因一场大火而使家道中落。到曾祖父春台公时,才移居长沙城区,以种菜为生。春台公虽家境贫寒,但为人正直,尚义侠。祖父炳南公身材魁梧,声如洪钟,性格伉直,因家贫而过早辍学,但督促其子翰仙公
一、为什么读书  纵观历史,读书的原动力,应该是“学而优则仕”。“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读书应试及第,跻身仕途,得享富贵荣华。如若科考受挫,靠笔墨维生,授徒卖文,以笔代耕,大抵是近乎“十丐”的穷困潦倒生涯。“砚田无恶岁”之说似乎是“理想国”的说辞——除非先做官赚足了银两,而后砚田笔耕,方保悠游无虞。  满腹诗书,只有“货与帝王家”,才能变现为物质利益。北魏四门小学博士董征,好古嗜学,宣武帝征教
滕固(1901—1941)先生英年早逝,有些像德国天才薄命的意味。确实,仔细盘点先生遗作,我们要承认,滕固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过早凋零的艺术精英,值得后世追怀。钱锺书眼高于顶,是出名的才子型人物,然与滕固却颇为投契,相互之间有诗词酬唱。滕固赠诗给钱称:“十九人中君最少,二三子外我谁亲。”以表达对小自己十岁的钱氏之格外欣赏。而初闻滕固死讯,钱锺书即作诗悼念,《哀若渠》四首哀婉动人,使人潸然欲泪。后《又
快乐是春天的鲜花,夏天的绿阴,秋天的瓜果,冬天的雪花。快乐在风景中。  快乐是温馨的亲情,真挚的友情,浪漫的爱情。快乐在真情中。  快乐是人困难时给予帮助,人迷惑时给予指导,人悲伤时给予安慰,人绝望时给予期望。快乐在给予中。  生命是快乐的,当下是快乐的。快乐的钥匙在自己手中,让我们怀着平常心与快乐签约,培养快乐的能力吧!  ——特邀主持:程言宝    生命是快乐的  柯 蓝    许多声音在宣布
一  瑞典天才作家斯蒂格·达格曼(Stig Dagerman,1923-1954)的出生颇有戏剧性。据达格曼的传记作者,瑞典作家、学者乌罗夫·拉格克然兹(Olof lagercrantz,1911-2002)描述,1923年,达格曼的父亲,通知父母,自己的女人快临盆了。10月25日晚十一点半,一个男孩降生了。一年后,这对父母关系破裂,男孩留在了祖父母家中。达格曼后来这样描述母亲的离开:“新年的一天
长崎,一个因为“蘑菇云”,几乎人人皆知的城市。长崎和中国的交流史久远,对于中国人,长崎似乎更有了被熟悉的理由。  在不少中国人的感觉里,日本是弹丸之地。我的一个旧同事问过我:“日本就那么点大,老早兜遍了吧?”哦不,不是这样,我这么告诉他,他总不信。不容易兜个遍的。就是早一代的留日学生鲁迅,文字里提到过上野的樱花,只是提及而已,曾经人在东京的他,据说连上野公园也并没去过。  我在日本数年,住在大阪的
最早知道舒芜其人,是小学时从《人民日报》看到他的一篇《文化城刍议》,文中提议要将他的故乡桐城打造成一座“文化旅游城”。尽管有一些字还不认识,但由此知道“舒芜”是我们桐城人,而且是一位著名作家。  及至上中学时,读到一本乡土书籍《桐城古今》,序言就是舒芜写的《“同坐席”与“各论道”》。当时看得也是似懂非懂,只觉得这篇序言与全书的基调氛围似乎有些“不搭噶”(桐城方言,不协调)。这本书以弘扬家乡文化为主
岁末年初,媒体发布一年一度的网络热词榜单,似乎已成为一种惯例。但是,当《人民日报》以九宫格的形式将2010年至2018年的全部榜单一并推出时,这条微博上的一百个热词却足以引发一场冷思考。  什么样的词可以称为“热词”并进入热词榜?“热”,是称为“热词”,并进入热词榜的唯一理由。“热”的体现是该词在一段时间里使用量激增,有些词在大量使用中甚至产生多种衍生形式。2011年8月9日,台湾地区演员谢依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