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哀牢山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附生植物的多样性和分布

来源 :生物多样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psj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附生植物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形成及其维持机制、生态系统的水分和养分循环等有重要作用。作者调查分析了云南哀牢山原生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 80株不同种类、不同径级乔木上附生植物种类、数量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区森林附生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共收集到附生植物 69种,分属 33科 49属,其中维管束植物32种,苔藓植物 37种。附生维管束植物的Shannon 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 2. 93和 0. 91,附生苔藓植物分别为 3. 31和 0. 95。附生维管束植物中蕨类较为丰富,以棕鳞瓦韦 (Lepisorusscolopendrium)、拟书带蕨 (Vittariaflexuosoides)、柔毛水龙骨(Polypodiodesamoenavar. pilosa)等为主;附生种子植物以黄杨叶芒毛苣苔 (Aeschynanthusbuxifolius)、长叶粗筒苣苔(Briggsialongifolia)、白花树萝卜 (Agapetesmannii)等为主。该地区全年气候潮湿、温凉,使得附生苔藓植物非常丰富,主要优势种类包括东亚鞭苔 (Bazzaniapraerupta)、小叶鞭苔 (B. ovistipula)、齿边广萼苔(Chandonanthushirtellus)、树平藓 (Homaliodendronflabellatum)、刺果藓 (Symphyodonperrottetii)、青毛藓 (Dicran odontiumdenudatum)、小蔓藓(Meteoriellasoluta)、尖喙藓(Kindbergiapraelonga)等。从空间分布特点上看,
其他文献
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我国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特点、目的、内容和实施途径、评价方法以及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等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
<正>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学科,也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学科。如何利用现有条件构建信息技术的有效课堂是一个长期的话题。本文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的构建问题进行了有益
目的构建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探讨柴胡皂苷D(SS-d)抗模型鼠肝纤维化的药理学活性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猪血清免疫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实验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
<正>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
<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农业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农业经济国际化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环境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农村的发展、农业的增值和农民的增收始终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心理状态与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经济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2年3月于某院进行治疗的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及经济状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颜色词在汉、英语言中举足轻重,相关修辞表达更是丰富多彩。文章从明喻、暗喻、借喻、夸张、通感、象征等修辞角度对汉英颜色词加以较为详细的比较和
<正>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到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农村人口流动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条件。我国农村人口流动有其特有的基本特点和极强的现实效应,文
萨特的自由观是一种人格自由的自由观。这种人格自由是一种否定性的、非理性的、积极入世的人格自由。这种自由观突出了自由的主体性而取消了自由的社会性;强调了自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