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研究

来源 :当代经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g45tg54h4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讨论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创新网络形成的原因、过程和理论基础。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地区内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政府及中介组织之间的以创新为目的的互动就有可能形成区域创新网络,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文章认为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价值链分立与整合的过程,最后得出了区域创新网络是市场自发选择过程的启示。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创新 区域创新网络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同时,世界经济发展也呈现出区域化的特征。区域经济的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和区域经济参与者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之所以称之为区域的创新能力,是因为除企业之外,该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政府及有粘合作用的中介组织都是区域创新的基本行为主体,这四类不同的创新主体相互分工协作,与不同的创新资源发生组合与配置,共同推进创新的展开。因此,区域的创新能力是基于市场的创新和相关创新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我们把这种在特定的范围内有多元主体参与的、有多种创新资源流动的、开放的创新系统就称为区域创新网络。全球较为成功的区域创新网络除美国的硅谷之外,还有台湾的新竹、日本的筑波及英国的剑桥等。
  区域创新网络不但可以将各个创新行为主体更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还可以活化沉淀了的科技资源,创造新的科技资源和商业潜力,同时能提高地区和地区企业的竞争优势,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甚至为全球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为此,我国也正在积极培育自己的区域创新网络。笔者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对区域创新网络形成的研究分析,对我国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建设有所启示。
  
  二、创新网络形成的原因
  
  随着全球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只有拥有竞争优势才能生存。以往这种竞争优势习惯于通过降低产品的价格或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来取得市场,但是,这种优势很难长期维持。于是企业必须寻求一种长期的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它不易使竞争对手模仿,且能够带来长期的利益,这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除了具备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技术要素,即核心技术,此外还要在企业的内部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系统进行有机的整合,并与企业文化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它需要企业在人、财、物方面给予长期的、不断的投入。因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拥有一个产业中所需的所有核心技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企业有了这些技术,他也很难独自承担起为保持这些核心技术进行进一步研发的费用。这样企业便形成了希望能与产业链中其他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进行纵向合作的主观愿望。
  另一方面,企业要拥有核心竞争力,必然要对核心技术进行研发。但是由于技术研发费用太高,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够独自承受的,且技术有公共产品的性质,这就决定了企业很难独占研发的技术成果。为此进行创新的企业就希望能够和产业链上同一环节的企业合作,共同分担高额的研发费用,减少企业的风险,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同时,这样也可以使技术的外部性内部化,减少溢出效应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这样企业就有了希望横向合作的愿望。
  
  三、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过程
  
  在具备了创新网络形成愿望后,企业、政府、大学和研究机构及中介组织的互动就形成了一个“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区域创新网络(见图1)。
  


  图1中的A类企业,因为从事专业化的生产,就必然会与产业链上一环节和下一环节的B类企业进行合作。B类企业也从事专业化的生产,也是需要和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合作的,从这种意义上讲,B类企业也可以看作A类企业。在众多的企业中,A类企业要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就会寻求中介组织(各类评估机构及法律、财务、管理服务机构等)的帮助,完成搜寻、识别及选择的复杂过程。A类企业为了生存,必须拥有核心技术,且不断地进行创新。B类企业要保持与A类企业的合作关系,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技术,这整个过程就是以创新为前提的。还有一类企业,我们称之为衍生企业(C类企业),它们是从原有企业分裂出来,在原有企业技术条件的基础上,在中介组织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这种帮助主要表现在资金方面,例如硅谷的风险投资家)。这类企业为了能够拥有核心竞争力,也要参与到创新的大军中,这样三类公司就同指一个交点,即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政府会促成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并调解之间的关系,使当地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成为企业创新的智力依托。当然,这里的合作并不只是大学和研究机构对企业的技术转让,更多的是双方共同参与的创新。
  另外,为了防止技术创新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和不利,企业也会在中介组织的帮助下,寻找合作的伙伴共同进行创新。这种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间的合作在现实的情况下混合在一起,不能分割。当创新成功取得新成果时,创新成果会被注入到企业中,A类企业因此确保了竞争的优势;B类企业完成了适应A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C类企业则通过技术的注入完成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成为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的A类或B类企业。在区域创新优势不断显现的过程中,也会有外来企业不断的注入该地区成为A类或B类企业。而这个互动的过程都是在市场竞争和政府提供的政策、法律等环境中完成的。
  整个创新的过程并不是直线型的,而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当创新完成并注入到企业时,这是一个循环的结束也是另一个新循环的开始。在循环过程中,不断有新的企业注入,有新的衍生企业成立;同样的,也会不断地有企业倒闭,在竞争中被淘汰,这样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并具有持续活力的区域创新网络就形成了。
  
  四、对区域创新网络形成的理论基础探讨
  
  在了解了区域创新网络形成的过程后,我们就可以较为深入的探讨区域创新网络形成的理论基础了。
  一个企业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创造和实现价值,企业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过程是由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系的环节组成的,例如产品设备的提供、产品的研发、产品的生产及生产以后的产品的销售和服务等。每一个环节都是产品增值的部分,它们联系在一起就形成一条价值链,价值链也可以认为是产业链的价值表现形式。由于国际化竞争的激烈和社会化分工的深化,价值链的增值环节不断增多,每一增值环节所需的专业化水平也不断提高。为了生存,企业就必须拥有核心技术从事专业化的生产,放弃了从前纵向一体化的生产模式,这反过来又加剧了竞争、深化了社会分工。当企业所在的市场有足够大的需求且是竞争性的市场时,这种在核心竞争力基础上形成的专业化的生产部门方式,就把企业从原来的价值链中分立出来。若不断地有企业从价值链中分立出来,就意味着各个增值环节的相互脱离,整条价值链便解体了。
  当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增值环节从整条价值链中分离出来时,一系列从事某一增值环节的专门企业在竞争中发展起来,它们拥有相同或相近的核心技术,形成了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企业所面临的市场不再是一两种产品的价值链,而是一个特定产品及相关产业的价值链。这样,专业化生产使企业同时与几条价值链相互发生作用。而当原有价值链中大部分的企业都以这种形式存在、生产和创新时,价值链就会重新整合,形成相互交错的网状结构。
  价值链的分离与整合的过程完成后,区域创新网络也就形成了。所以一个地区内的产业链积聚、价值链分离、整合的过程就是该地区创新网络形成的过程。
  
  五、结论
  
  对区域创新网络形成过程和理论基础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后,我们可以发现,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但政府也只是创新行为主体中的一个因素,整个网络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市场自发选择的过程,企业在网络中自主的决定其合作的对象、合作的时间、合作的内容等等。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甚至与政府之间的互动都是以市场为导向,在利益的驱使下进行的。
  这就要求我国科技园区必须以市场行为代替行政命令,在宏观管理的基础上,对区域创新网络进行管理,充分调动各个创新行为主体的创新积极性、并积极促进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中心,强调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和研究机构、政府之间的密切合作、中介组织的积极参与、各种不同的创新主题之间相互激发而形成的具有知识配置能力的结构体系。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科技园区升级为区域创新网络,真正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世界科技园区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2002(1).
  [2]张国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与扩散[M],管理经济2002(3).
  [3]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中国宏观经济网,2001-4-25.
  [4]高勇、钱三强、张立涛:企业网络:一种新兴的区域发展模式[M],中国产业发展与企业改革——第二篇“地区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
  [5]Andreas Balthasar、Christoph Battring、Alain Thierstein、Beate Wilhelm:“Developers”:key actors of the innovation process.Types of developers and their contacts to institutions involves in reseach and development、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and the transfer of technology,Technovation,2002(20).
其他文献
[摘要]该设计借助模块教学理念,一是从职业分析入手,了解体育行业及其岗位对应用文的使用需求;二是根据行业及岗位需求,重新整合、组织写作课教学内容,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块;三是采用项目情境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并对模块教学内容进行考核和评价,最终达到培养行业人员具备基本应用文写作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模块教学 应用文写作 情境设计  [作者简介]詹燕(1964- ),女,广东湛江人,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
现阶段我国风险投资管理中面临许多困难,这要求我们在投资要素上注重集成化,在投资决策上注重科学性,日常管理的过程中要有整体的规划,战略上注意退出的时机,投资过程中要注重计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将公允价值会计推向争论焦点。但公允价值计量仍是未来趋势,当务之急不是暂停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而是应立足于改进公允价值准则及其运用的相关制度规
传统的绝对优势理论要求两个国家应当专业化生产各自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贸易,这样对双方都是有利的.这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这个理论,本文还
【摘要】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全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战略,对保持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保障边疆安全意义重大。因此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提高到实现跨世纪的战略高度,并从“九五”开始,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对于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逐步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无疑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及时调整有关经济金
威廉·冯·洪堡(Wilhelmvon Humboldt,1767-1835),德国柏林大学创办者,著名教育改革家。他最早领导了对德国古典教育的全面改革,他所创建的柏林大学,开启了德国大学改革和发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程内容能给大学生们提供体验心理健康与否状态的机会,能培养他们理性思维的方式,能教给他们自我调适的方法、锻炼其人际交往的技能,同时还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宣泄不良情绪使心灵得到放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环节至少需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认知实践课、操作实践课、综合实践课和创新实践课。  [关键词]实践教学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简介]朱琦(1978- ),女,重庆
[摘要]文章针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提高大学生科学获取信息能力为目的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信息检索 改进措施  [作者简介]徐建锋(1979- ),男,陕西武功人,吉林化工学院图书馆,馆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吉林 吉林 132022)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
期刊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ubintimal,angioplasty,SIA)的动物模型,进而探索术后血管壁有关组成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 以巴马猪为实验对象,一组(7只)先建立动脉硬